在昆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

2018-05-14 17:20阿国智马国栋朱艳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高等院校

阿国智 马国栋 朱艳

摘 要: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以昆明市250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习生为调查对象,对专业的教育实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实习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视;各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差异性,实习相关安排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实习时间除云南农业大学有16周以外,其他高校只有8至9周,规划不够合理,教育实习内容与计划不相匹配,实习效果不够理想;实习地点取决于各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主要实习基地有学校(30%)、健身俱乐部(26%)、社区(24%)、企业(13%)、其他(7%)。

关键词:高等院校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068-03

教育实习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实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教育实习发现自身不足或存在问题,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高校可以通过教育实习工作了解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社会发展对该专业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社会体育活动指导与咨询、组织管理、教学、科研及经营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要求专业学生具备社区体育指导、健身咨询与服务、制定运动计划与运动处方、健身过程监控、健身效果评价、运动伤病诊断、体育管理、创新创业等多种能力,这就对该专业的实习提出较高的要求,决定了其实习必然是多样化的特征。教育实习环节促进了大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准的协同提高。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进和教学改革决策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习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实习形式、实习时间、实习周期、实习地点以及实习管理、实习经费等方面。以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4所高校的250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料库中检索、查阅、梳理、归纳和整理近十几年以来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现状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研究結果进行分析,建立研究理论,对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具体调查方案。

1.2.2 访谈法

设计访谈提纲,对部分实习生进行了访谈,对其所在学校的实习基本情况、实习中遇到问题、改进建议等进行了详细调查。

1.2.3 问卷调查法

依据问卷设计的标准和规范要求,结合研究实际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设计出调查问卷,从不同侧面反映实习现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0份。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问卷资料进行了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习形式

现阶段昆明市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育实习主要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单兵实习)两种。集中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分散实习(单兵实习)由学生自行联络实习单位,学校不做统一安排。各高校均对分散实习(单兵实习)有严格规定,实习必须由实习生本人申请,实习单位开具实习证明,并要求家长签字确认。实习生到实习单位后,因为岗位的不同,实习工作存在较大差异性。在学校内的教学实习往往是指导教师指导下的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完全履行其岗位的所有职责,这对实习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巨大要求,极具挑战性。

由表1可见,多数高校实习都选择了集中实习,其次是分散实习(单兵实习),仅有云南农业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采取了分散实习(单兵实习)的模式。访谈发现,云南农业大学的专业实习也主要采用集中实习,只是在2018届毕业生中出现了比较多分散实习(单兵实习),但以后仍会选择集中实习为主的组织形式。受调查的实习生普遍希望学校能提供多种形式供大家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

2.2 实习时间

昆明市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育实习都安排在临近毕业前一学期,其它学期只安排见习内容,具体实习学期因各高校的学制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实习采用的都是一次性教育实习模式,即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全部教育实习。

通过调查得知,各高校的专业教育实习时间一般都安排在第七学期,云南农业大学因实行每学年三学期制,故其时间安排在第11学期。

实习生首先在学校培训1周到2周,培训时间一般在实习前的一个学期或实习学期的前两周。云南民族大学的专业实习时间为7周,云南大学实习时间为9周,云南师范大学实习时间为8周。云南农业大学对2014级开始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实习时间延长到了16周。各高校的实习时间不统一,除云南农业大学外,其他高校普遍较短。实习时间短且集中,这就使得实习内容受到了很大限制,实习生刚进入工作状态,实习可能就已经结束。安排仓促,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提升,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云南农业大学因为安排的实习周期较长,实习工作比较容易安排,例如,实习生到中小学进行教学实习,因为时间长,实习生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可以协助完成各校运动竞赛,这就极大地缓解了学校压力。因此,云南农业大学的实习生很受实习单位的欢迎,实习单位愿意安排更多的工作给实习生,并对实习生给予更多的指导。

通过调查得知,有78%的实习生认为教育实习的时间较短,实习时间不够充裕,应增加教育实习的实习时间。还有一半以上的实习生认为应该增加实习的次数。大部分实习带队教师、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都认为实习时间、实习次数都应相对增加。此外,实习时间要尽可能避开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就业。只有实习时间延长、实习次数增多了,实习生才能充分地去实践实习内容,最好地发挥出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社会体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将来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应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根据自身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要注重修正和弥补完善。

2.3 实习地点

实习地点的选择具有多样化,通过调查发现,在昆明市4所高校选择的实习地点分别是校内、各大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产业相关的企业等。如图2所示,社区实习和健身俱乐部实习相对平衡,多数学生选择了学校实习。近几年企业也迅速加入到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对昆明市4所高校的240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生的调查中,校内实习的同学有 30%,健身俱乐部实习的同学有26%,社区实习实习约占总人数的24%,企业实习的同学有14%,6%同学选择了其他的地方进行实习。建设优质的实习基地非常重要,实习基地的好与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实习质量。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其相关的实习部门能积极主动地联系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实习地点较为重视,能合理安排实习生集中实习、分散实习或顶岗实习。云南农业大学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非常重视,对普洱、楚雄、昆明市等地区都在开展实习基地的建设。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实习基地建设较为理想,其他高校较为薄弱。

2.4 实习经费

实习经费促进了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实习经费应该包括:实习学生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保险费等;实习单位的指导费、管理费、活动费和办公费等;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费和差旅费等。在调查中得知,云南农业大学设有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经费,对实习生给予交通、生活补助费,其他高校都没有具体的实习经费管理办法,有些高校在组织教育实习中,只报销实习生来回的路费,有的高校只有集中实习的实习生才会有交通、伙食补助费,分散实习(单兵实习)的实习生则由自己承担生活费。

通过调查了解到,各高校的实习经费微乎其微,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费都基本满足不了,学生的实习经费更是无法保障。由于实习经费得不到保障,许多老师不愿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降低了对实习生指导的积极性,许多实习基地、单位不愿接受实习生,实习工作被当作是一种工作负担和累赘,导致高校无法正常开展和实施实习基地的建设,严重阻碍了实习工作的开展,无法确保实习质量。

3 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

3.1 实习生自身因素

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主体,因此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影响教育实习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学生虽然在学校里经过长期系统的文化理论学习和技能技术学习,但没有步入过社会工作,缺少社会磨练,容易对未来的工作产生理想化。通过实习,实习生走出校园接触到社会以后,现实的差距会让他们难以适应,与自己想象中样子有所不同。实习基地或单位的工作条件比他们想象中要艰苦很多,这很容易让学生们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从学生到实习教師或辅导员、班主任等身份角色的转变都会产生不适应。做事情不充分换位思考,还停留在学生角色,做什么事都想一步到位,但总有欠缺,出现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的。刚步入社会的实习生,自我调整能力和适应能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学生在学校里要学着适应身份角色的转变,学会应对各种工作中未知的困难和压力,要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积极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养成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思想品质,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价值,为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适应社会发展打好基础。

3.2 教师的因素

教师作为学生教育实习的引导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实习效果。许多实习带队教师或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只重视学生怎样去完成实习工作上的教学与任务,而忽略了对他们教学方法、工作过程等的监督与管理。调查得知,各高校教育实习管理机构都没有明确的制度与体系来监督与管理实习指导教师,导致带队教师、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对实习生的实习工作重视度不够,对学生的管理处于放养状态,学生在实习过程就容易出现散漫现象,直接影响了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的实习生认为带队教师、校内、外指导教师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习质量。

3.3 实习地点的因素

教育实习的开展离不开实习基地、实习单位,实习生通过实习单位、基地的工作岗位来锻炼和提升自己。实习基地的实习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到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在调查中得知,有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影响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充分体考虑实习生专业特点、实习生容量等因素。实习基地、实习单位要让实习生体验到工作的整体性,不能脱离工作岗位环境只有单项的专业技能训练。优质的实习基地能提供了好的师资力量、体育场地和器材,为实习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环境与氛围,在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把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习中更好地发挥出来,积极地促进了学生的实习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实习受到了实习生、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学校、实习单位等诸多方面的重视,为教育实习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各高校实习形式上有所不同,部分高校都选择了集中实习,其次是分散实习(单兵实习)。受调查的实习生普遍希望学校能提供多种实习形式供大家选择。

(3)除云南农业大学实习时间为16周以外,其他高校实习时间都只有8~9周。从时间跨度上看,实习时间规划不尽合理,与计划教育实习内容不相匹配,导致诸多实习内容实践完成度不高,未达到教育实习应有的效果。

(4)实习的地点较为广泛,实习地点的选择比较充裕,多数同学选择了校内实习和健身俱乐部实习分别为30%和26%,社区实习和企业实习次之,分别为24%和13%。其余少数同学选择了其他地方的实习。

4.2 建议

(1)丰富实习形式。提供多种教育实习形式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

(2)延长实习的时间。实习时间可以延长至一学期,实习的时间可以分散进行,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实习后对实习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稳定优质的实习基地。优质的实习基地能提供好的师资力量、体育场地和器材,为实习生创造了良好的实习环境与氛围,从而有利于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实习生能够深入到实习岗位,得到充分的锻炼。

(4)保障实习经费。建议支付实习学生的补贴费用:交通补贴、住宿补贴、伙食补贴、购买保险等;支付实习单位的费用:实习单位的指导费、管理费、活动费和办公费等;支付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费和差旅费等。把实习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解决了,才有利于实习基地的建设,教育实习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 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海洋出版社,1991.

[3 张建雄,江月兰,许肇明.研究体育专业学生特点 加强教育实习管理工作[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84-87.

[4] 王超英.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实习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 李树怡,孙敬,朱越彤,等.体育教育实习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1-4.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高等院校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所产生的影响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