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践行“两山”理论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

2018-05-14 12:45万积平
新丝路(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绿色群众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不仅生态环境恶劣,而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为少数民族地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南。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精准脱贫,避免陷入“贫困陷阱”,必须要建立起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自觉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关键字:少数民族;精准扶贫;绿色发展

一、绿色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贫困与生态环境破坏往往是密不可分的,生态破坏是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贫困的结果;如果采取不适当的扶贫措施必然会加剧生态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又会导致新一轮贫困。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普遍面临着消除贫困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等边疆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4%,生态环境相对比较恶劣,贫困发生率偏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决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掉队。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任务重,困难群众脱贫意愿强烈,很容易出现不顾生态环境而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最终陷入“贫困陷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少数民族地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南。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走绿色发展之路,意义重大。既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短板”,寻找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持续增收的突破口;又能补齐“生态短板”,进一步缓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压力,破解“贫困陷阱”,让少数民族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绿色减贫、生态减贫,不仅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内在要求,少数民族地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更是少数民族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精准脱贫中少数民族地区践行“两山”理论面临的挑战

1.绿色发展理念欠缺

由于长期处于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思想相对保守封闭,不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想严重,一味追求索取大自然,对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接受慢,导致过度放牧、过度挖掘、过度砍伐问题比较突出。

2.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民族八省(区)共有农村贫困人口1411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2.5%,其中有113个少数民族县属于深度贫困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之深面之广,可以说是贫困中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

3.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地理环境等其它客观条件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绝大多数以农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种植业也主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农户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加之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科技水平不高,管理粗放,种养殖科技含量低,农牧品的产量和质量优势不明显,导致经济效益不高。

4.生态脆弱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高山高原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生态地质环境极为脆弱,一旦被破坏修复难度很大。例如甘肃境内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坡现有冰川面积64.8平方公里,冰川储量21.4亿立方米。从1956年至今,在人类不合理的运动下,祁连山冰川面积减少了12.9平方公里,占冰川总面积的19.9%。同时,雪线不断上移,年均2--6.5米,有些地段达到12.5--22.5米。

5.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欠缺

农民群众作为现实社会中的“经济人”,有时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往往主要是以能不能帮其带来实惠为主要标准。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方式(先污染后治理)的扬弃和反思,但是绿色发展的经济效益的显现有一个过程期,不会“立竿见影”,因此会影响少数民族群众对绿色产业发展的认识,导致内生动力欠缺。甚至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由于长期“靠天吃饭”的生存方式,使其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不会主动去发展绿色产业。

三、少数民族地区践行“两山”理论实现全面小康的对策建议

1.构建绿色发展的思想认同机制

少数民族群众不仅是绿色扶贫的主体,更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必须要构建其绿色发展的思想认同机制,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微信等多种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绿色发展的认同感。特别要积极挖掘和总结少数民族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秀文化遗产,营造好传承与弘扬的氛围。各扶贫帮扶单位,也要在所联系的贫困村开展绿色发展的宣传宣讲活动,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认识绿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更好的、更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对绿色发展的本质认识。

2.构建绿色发展的产业培育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绿色脱贫,关键是要有绿色的产业支撑。首先是摸清家底,科学定位,寻找到自身发展的特色优势。例如,生态基础良好和生态资源保护较好的地区可以依托生态资源特色,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业。其次是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培育好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及生态产业产品,鼓励走电子商务之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网店,扩大市场份额。第三要鼓励积极组建合作社,集中优势力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品牌。第四要鼓励积极引进外商和外资。

3.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扶贫机制

生态扶贫是利用国家生态政策,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扶贫效益。因此,绿色发展必须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政策,如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拓展生态经济的高效扶贫效应。同时对生态脆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统一规划,收缩居住,安排其从事森林、草原、河流保护等工作。

4.构建綠色发展的典型示范机制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最具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产生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首先加强对典型的培养和树立。注重发现和总结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加强对其的培养和树立。第二加强对典型的宣传和推广。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引导、带动作用。第三要加强对典型的激励和再造。通过项目支持、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手段提升绿色发展典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琦.绿色减贫增强脱贫内生动力[N].中国环境报,2016.7.25

[2]刘德海.绿色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08

[3]洪向华、杨发庭.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N].光明日报,2016.13.03

[4]王勇、俞海、夏光.构建内生机制推动贫困地区绿色发展[N].中国环境报,2016.11.01

作者简介:

万积平(1984--)男,藏族,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共武威市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绿色群众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追踪绿色的秘密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
再造绿色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