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家长 打造班级特色课程

2018-05-14 09:05刘时银
新班主任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育人职业班级

刘时银

班主任是班级课程建设的组织者,除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外,班主任应该根据班级实际构建班级课程,形成与三类课程目标一致,具有班级特点的课程。

家长是最丰富的课程资源,借力家长,可以实现班级课程的多样化。家长来自不同的行业,从事不同的工作,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可以带来不同的课程,极大地丰富课程内容。

班级课程建设,最主要体现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班本化实施。与课堂教学不一样,这两类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地方性、实践性与体验性。因此,在班级课程建设中,一般可以实施以下三种课程:

专题教育课程。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但是,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有限,除国家课程外,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要紧紧圍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展。职业认识课,让学生在聆听家长故事中了解各行各业;职业体验课,让学生在家长工作场所中体验职业的特点;职业理想课,让学生在感知各行各业伟大人物及成就时充满对职业的追求,从而激发职业自豪感。班主任应系统规划一个学年或几个学年的专题教育内容,形成系列教育,设计课程方案,落实教育目标。

主题活动课程。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利用学习雷锋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世界环境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禁毒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可以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感染力。如,请老红军讲长征故事、请环保局家长讲环境污染与治理工程、请公安干警讲禁毒案例等,将生动、感人的故事贯穿在主题活动中,极大地鼓舞学生,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担当。班主任要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拟订教育主题,确定聘请的社会人士,精心设计活动环节,确保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社会实践课程。班主任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在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等方面,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走进各类基地、场馆开展活动。组织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社会实践,家长既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安全管理员,因为家长对场馆熟悉,可以更贴近学生实际,更接近学生认知,从而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班主任要根据学校要求,确定每学年社会实践的若干主题,预先落实时间、场地、联系人、交通工具等具体事宜,将实施方案细化到每个人,细化到每个环节。

学科教师也是班级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班主任除主动规划班级课程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科教师参与到班级课程建设中来。富有特色的班级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只有建立多样化的班级课程,才能使育人途径多样化,育人方式多样化,育人模式多样化,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教育局)

猜你喜欢
育人职业班级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级“无课日”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我爱的职业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