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化路径研究

2018-05-14 17:05杨媛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供给侧改革

杨媛媛

[摘 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而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口再生产模式发生转变的结果,养老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老年需求快速增长与养老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文章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发展现状入手,对养老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路径进行研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居家养老服务;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至2017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8亿人,占总人口的11.4%。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而养老服务业发展缓慢,养老服务结构性矛盾突出。养老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在养老行业培育新供给主体,形成新动力,以改变养老供需不均的现状。居家养老已成为养老地产、机构养老之后的又一个“大风口”,因此,探寻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化路径是亟需重视和解决的一个方向。

1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1.1 是应对养老需求增加的必然选择

老年人口的数量大幅增长,老年人的相关养老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基本的家庭照顾功能逐渐弱化,加之养老机构和床位的不足,使得养老服务的需求与压力增加。因此,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方式,积极采取全新的、适应新形式的手段与措施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与效率,提高老年人满意度。

1.2 是创新养老内容与手段的重大举措

传统的居家养老的关注点集中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忽视了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大部分老年人在生活中处于一种缺乏陪伴的“精神空虚”状态。通过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设施,开展更适合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社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3 是缓解家庭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积极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供给主体和内容的多样性,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有利于减轻家庭成员的养老压力,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从而推动社会养老问题的顺利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不足

2.1 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现阶段社会上提供养老服务的理念、内容较为局限,只是关心老年人衣食住行,尚未对其进行心灵上的慰藉,其他养老功能尚未完全开发。除此之外,有些机构在未深度考察其辐射区域老年人具体需求状况下,大肆开展各项未完全使用服务,无效供给多,有效供给质量差,造成资源浪费。

2.2 政府角色转换困境,购买服务未实现常态化

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干预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市场化的发展要求政府引入市场力量。在资质审核中,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中遇到各式各样的行政难题,参与者对此常常望而却步,更加加深了养老机构的供需不匹配。此外,政府在一些購买服务项目上,并未持久保留这些服务,反而像昙花一现,不能持续性地发挥其养老助老作用。

2.3 监督管理不到位,财政支撑不足

当前对于养老机构的监管存在很大的漏洞,常常因监管不到位导致养老机构劣性发展,甚至导致事故的产生。政府在对养老服务的财政拨款中,往往出现政令不统一,使得一些养老机构无法获得财政支持。同时,在资金来源上,资金筹集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和家庭承担,社会资本很难整合。

3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化路径

3.1 利用信息化驱动居家养老服务

依托信息数据平台、终端平台、网络化可视系统等对养老服务进行全方位覆盖,可以分析每一位居家养老者日常体征和紧急状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利于养老服务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的建立,指的不仅是单个养老服务中心内部形成养老信息系统,而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互通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共同助力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3.2 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层面的供给侧改革要求社会组织与政府相协调,形成完备的协调机制,并建立由政府牵头、社会组织参与的合作关系。社会组织的参与将会带来资本与技术在竞争的环境中激发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创造性。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社会组织参与主要是建立家庭、社区、政府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三者全面互通,更好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服务。

3.3 引入市场管理模式

政府只是社会发展进程的指引者、秩序维持者、规则裁判者。对于养老服务,政府应该做好秩序维持者做到功必赏、过必罚,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引入市场管理模式,开放养老服务市场,给准备进入市场参与者以充足信心。引入市场管理模式将会极大刺激养老服务市场的活力,充分竞争优胜劣汰,从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3.4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监督管理体制

相较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速度,相关的支持政策法规稍显滞后,尤其是对于一些细节条例规定及较针对性的法规政策十分匮乏。养老服务能否向好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不断引导和监督管理,同时应激励社会组织和公众群体加入监督队伍,提倡养老服务机构之间互相监督。

[参考文献]

[1] 陈莉莉,彭程,茅海军,等.标准化视角下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7(04).

[2] 张园.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养老服务向产业化发展的思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03-21(003).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供给侧改革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