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 积淀 创构

2018-05-14 09:44张会建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主传统学校

张会建

学校管理十多年的磨砺,经验累积,我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民主、积淀,激发教师的主动性;激励、帮助,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超越自我;创新、构建,形成全新的学校文化体系。”

“民主”激发潜能——“人人自信 个个成功”

尊重赢得真正的民主——“相信人 尊重人”

尊重教师,让每位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相信人 尊重人”这是我经常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我与人相处的准则。多元智能理论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即在于:每一个人都是优秀且有潜能的人,只不过每一个人优秀的方面不同而已。人与人之间,也正因为彼此间存在着对每个人价值的认可和尊重,而获得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内在平等与相互尊重。尊重每位老师的意见,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并关心学校的发展。正是这样的基于尊重的民主,让每位教师觉得,参与学校管理,不是为别人而“做”,不是为别人的期望或要求而努力、奋斗,是为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而做,是为“自己”而做,做发自内心所渴望的工作。

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中心”。“让孩子开心才是最重要”,这是我对学校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中心”。走进教室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特殊学生的需要,以尊重和平等的姿态,教育和感化学生。放低姿态与特殊学生平等沟通,在尊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使其逐渐融入集体。

制度产生和谐的民主——“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尊重自然是民主的前提,但是适当的制度约束,是民主走向和谐的必要保障。围绕办学目标,学校能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教代会制定并完善学校章程;严格执行教育政策法规。坚持每周召开班子会和例会,通过校长信箱搜集学校的教师建议、家长建议,积极实施校务公开、民主理财、教代会等制度,健全民主合作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了教师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了教师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设置、绩效工资考核、职称评定、优秀教师评选等制度建设,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利益,都能积极召开座谈会,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扬民主,最终形成决策等等。以新教育试验具体推进的过程为例,组织骨干教师代表,民主产生实施方案,并在具体实践时,根据教师的意见再行修整,以达到最佳的操作方案。

尊重学生和老师内心的想法和需要,进行民主管理,也必然能够激发“我要……”的那种主体精神,找到自信,并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家共同制定的制度,更能产生一种和谐的氛围,从而为达到“个个成功”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积淀”自然发展——“厚积薄发 超越自我”

我一直以来,最执着、最朴素的管理思想的定位是:我做校长,不是要“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成长服务,我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樂!因为,只有找到“工作的快乐”,教师才能感受到责任之外的“价值”,才能激发起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使教师自觉自愿地投身于学校工作和自身发展,使学校和个人同时获得持续不竭的发展力。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我一直坚持自我的学习和提升。

自我提升——做好教师的表率

校长的“带”是学校发展的首要因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车头”;“大海航行靠舵手”,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舵手”,学校前进的速度、前进的方向就靠校长。我的办公室里,最吸引人眼球的应该是那办公桌上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高的一摞摞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相关的书籍。因为我深深知道要求老师和学生做到的校长首先要做到。因此,在忙碌之余抽出时间读书,便是我作为一名校长的必修课。每周二放学后的学习交流时间,我一方面为老师阐述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另一方面以一个个看似浅显,实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引导大家积极思考,从而在交流碰撞和轻松的聊天形式中获得启迪和提高。

引导“充电”——激励教师不断超越

除了自身的表率作用外,我还积极思考:教师应该怎样“充电”,“充”什么样的“电”,学校应该怎样引导教师“充电”。当然我自身也困惑过,学校发展的方向,帮助我指明了方向。从为教师购买与“新教育”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并指定阅读篇目;到开放森林书吧,规定时间阅读教育教学类杂志;从自身的积极的影响,到适度的制度约束,用多种方法,引导教师不断的去阅读、积累知识,从而使教师的理论层次从量变达到质变,不断地超越自我。

除理论学习外,我还极力推行团队的共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科间的业务学习,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通过聆听窗外的声音,向南通、如东等兄弟学校,学习高效的课堂操作模式,从而提高教师实际的课堂操作能力等等。

一系列全面而系统的学习,必定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升,也为学校的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力量。

“创构”文化体系——深度解读“博文明理”

学校文化建设要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相统一,在提升教学质效和品位的探索和实践中创构学校文化,以学校文化的积淀铸就教学品牌,提升办学品质。“在传承校训——‘博文明理传统的基础上,学校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彰显校本特色,如何发挥育人功能?”我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从未停止过。

一路前行,筚路蓝缕,我带领着全体教师不断探索,迎宾路小学的文化建设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摸索中取舍——实践中定位——创新中构建。

从最初“四快特色”的实践、否定,到后来根据学校师资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只保留快速计算,并最终将“珠心算”纳入学校课程。2015年,我又积极开发科学课程,并和师范学院联合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2016年2月,成功加盟“新教育”,成为亭湖区唯一一家“新教育实验学校”。在此期间,学校始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发展育人特色,打造节日文化,以童心解读经典,让国学润泽童心,赋予国学以丰富的生命力,让孩子在经典的润泽下做谦谦少年,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2017年成功签约孙双金名师工作室,并成为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联盟校。经历实践,在困顿中迷茫,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寻找发展的崭新路径。最终,我发现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的视角:借力传统文化助推学校发展,并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构建属于迎宾路小学自己的文化建设体系,并立足以下四方面将这一理念做实做新:1、基于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营造。创设了以国学经典、传统节日、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为主题的文化长廊; 2、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新课程研发。编著了以中华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系列教材和以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教育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并围绕传统节日、八礼四仪教育编排文艺节目,先后开展了传统文化节日、成长仪式和入学仪式等一系列的精彩活动;3、基于传统文化的学生素质发。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儿童的心里,反映童心发展的需要,促进童心健康快乐成长,真正落实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目标;4、基于传统文化的教师能力提升。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学习、实践和课程的研发、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从理念到教学研究的能力都得以普遍提升。

总之,我努力探索的学校管理模式和创构的全新的学校文化体系,是以深刻理解学校精神为核心、环境文化为背景、课程文化为主要内容、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动态的实践过程,这方是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发展的正道。

(江苏省盐城市迎宾路小学)

猜你喜欢
民主传统学校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少年力斗传统
学校推介
清明节的传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