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分析

2018-05-14 17:05毛振华胡长战钱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土地制度

毛振华 胡长战 钱军

[摘 要]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村的土地种植是我国农业的发展基础。在农业的种植发展中,土地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土地制度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土地的流转模式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讲有着最根本的影响,一个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土地进行有效流转的模式制度才是可以帮助我国农业得到更好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土地制度;土地流转模式;股田制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农业是我国的发展根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业发展的基础又建立在土地之上,所以,农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依靠一种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来进行。从很久以前土地制度的改革就在我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变,从西周的井田制盛行开始,我国就一直在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土地制度,秦朝时,土地私有制更是得到了承认,在北魏孝文帝到唐朝,均田制开始得到推行。土地制度一直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直到1947年,耕者有其田的概念出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在我国开始推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地流入城市,农村存在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土地的流转模式需要选择出更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流转模式来进行,以帮助农业的发展。

1 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流转模式在我国农村土地使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农村的土地流转模式也开始得到频繁使用。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存在着很多种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

股田制是一种帮助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来进行经济发展的模式。股田制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当做了一种物权和资本,投入到了农业企业中来进行入股,使农业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土地来进行经济活动,并将经济获益以股份分红的方式给予农民。股田制的方式有效地将土地集中起来,使土地可以通过农业企业得到更好的利用。

股份合作制是通过将农民的土地进行集中,并与土地的拥有者进行谈判,为农民划分股权,并根据农民的股权进行分红。这种方式和股田制有些相近,但股份合作制与股田制的区别是股田制作为个人农林企业存在,而股份合作制是政府进行的经济活动,由政府将土地进行统一后进行项目经营,实现了土地的集中化。

出租是一种农民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他人的行为,这种行为通过有偿的方式将土地转移给他人,由他人进行农业活动,土地中的一切出产都与农民无关,利益均归对方。这样的土地流转模式可以使土地所有者在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土地劳作活动时将土地转让出去,对暂时性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来讲有着一定的帮助。

转包是指承包方在承包土地的期间将土地转让给第三方,第三方继续行使承包方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方式一般分为有偿转包和无偿转包,也存在倒贴转包的方式。转包一般都是因为承包方的产业发生变动,无法继续进行农业活动,而将土地的使用权转包至第三方。转让也和转包有相近的情况,转让是将承包方的土地使用权和税费义务都转让给第三方,使第三方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税费。

拍卖是将一些并不肥沃的荒地通过拍卖的形式使土地可以获得开发利用。拍卖模式的拍卖对象是一些较为贫瘠的荒地,这种荒地很瘦有农民愿意进行承包,只能通过拍卖的方式来将这些土地进行转让以便综合开发和利用,避免了土地的浪费。

互换是指农民因为自身情况或农产品的生长情况等原因将自身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与其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换,双方的义务没有任何变化,使互换双方的土地使用权可以做到等额互换来满足农民对农产品种植的需要。

代耕是指农户之间进行的一种帮助形式的土地使用权转让,这样的转让方式只限于对土地拥有者之间进行的相互帮助,只拥有较小的流通范圍。

这些土地流转模式都是可以帮助农民进行有效的土地使用权利用,使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进行使用,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转让。在农业发展中,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有着不同的辅助效果,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有不同的影响。

2 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

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影响中,可以最有效地对土地进行利用并且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土地流转模式是股田制。股田制的存在对农民来讲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股田制可以很好地使土地的价值得到体现。对农民来讲,股田制的实行可以有效地扩大土地的利益,使农业活动的效益可以得到最大化的提升。股田制有效的将土地集中在一起,以便农业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范围进行相应地农业活动规划,以便农业发展的效益可以最大化,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水平和整体效益,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提高对我国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而土地流转模式作为我国农村对土地拥有权的一种使用方式,合理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而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选择中,股田制无疑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农业发展的流转模式。股田制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我国的土地进行集中,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帮助农业活动可以更好地进行。在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采用股田制可以有效的帮助农民解决三农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有效地带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可以更好的获得利益。

[参考文献]

[1] 杨德才.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5(12).

[2] 沈仁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选择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3] 朱建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典型模式和法律困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

[4] 张婧雯.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之实证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04).

[5] 翟敏.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土地制度
家庭农场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研究
土地开发权与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与土地制度改革初探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变化中的若干关系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农民土地问题
家庭农场:当今农业发展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流民和农民起义之关系及反思
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村社组织
论土地制度对徽州历史档案传世留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