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读写点 突显训练意识

2018-05-14 09:44潘昌先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原文课文文章

潘昌先

阅读教学中有习作表达的千万个接触点,在教学时要慧眼识材,抓住读与写的结合点,促使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乃至修辞手法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并逐步仿中有创,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阅读为写作提供范例,积淀语言材料;写作是学生综合运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技巧,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外显行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可见,阅读和写作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阅读教学本应该承担起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积累生活素材以及如何写出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但是,平时我们语文课当中的指导和训练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真正得到落实,讲得多练得少,为此我们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高年级段的读写结合最重要的是寻找好训练点,训练点的确立是以文章思想为主线为准绳,根据“大纲”有关年级训练的规定和单元重点训练要求确立训练着眼点,根据课文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确立训练的侧重点。那么,“读写结合点”可以从哪些地方去考虑呢?

读写训练,须以文本为立足点。教师在设计读写训练点时,必须以文本为立足点,充分运用教材,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语言因素,设计行之有效的读写训练。通过课堂教学,将阅读和写作有效地链接,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活动的情景。

我们的教学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要考虑学生的活动有多少,考虑学生参与的面有多大,考虑每一项活动将带给学生多少利益。因此,我们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内多读多写,尽可能在每节课里安排动笔时间,把思考的空间、读写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具体可以分为:

仿写句子。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对那些用词准确、描述生动、形式特殊的句子进行仿写,是引导学生积累词句、锤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小学阶段重点仿写的句子有: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等。如在教学《陈毅探母》时,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学生能根据句式联系生活说出了不同的句子,生动有趣。

仿写段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可见,人的语言能力是在学习实践的模仿和创新中逐渐提高的。如《闰土》雪地捕鸟片段,运用了连续性的动词,把捕鸟的过程写得很详细,很生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一个游戏片段,并用上一系列动词,这样,根据阅读来设计写作练习,学生不会害怕写作了。

想像补白。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为读者留出了空白点。这些留白往往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极好的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留白,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文中的有关语句,补充情节,填补空白,这样既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又达到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如《轮椅上的霍金》一文的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人都静默了!教师在课堂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听者内心可能想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无形中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

续写故事。续写,就是根据提供的文章开头,通过合理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接写故事情节,写成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健康可信、事件完整连贯的文章。那么怎样续写呢?首先,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其次,要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第三,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可分为片断续写和全篇续写。阅读课上的续写以全篇续写为主,即学完课文后,根据原文的体裁、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如教学《爱之链》后,引导学生想象写出:第二天,乔伊醒来以后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她的妻子和他怎么样度过眼前的贫困生活,最后他们的结果怎样等。这样使学生通过续写,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

缩写课文。缩写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原来一篇较长的文章,压缩成一篇较短的文章。这是作文训练的基本方法之一。缩写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由繁化简、精炼语言的表达能力。例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就是将《鲁滨逊漂流記》缩写为6小节,这是训练学生缩写很好文本。通过适度原著补充与课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缩写时要做忠实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另立主题;要做到忠实原文的基本内容,不能任意增减,只能减掉不伤害主题的内容;要做忠实原文的骨架。这就是说,原文是叙述性的,有故事情节的,要保持原故事的基本构架。继而依据《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行文结构:书的来历——书的梗概——阅读的收获,三个部分写自己读的一本书。

仿写课文。所谓仿写,就是模仿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首先,可以进行课文结构的仿写,构筑文章骨架。如教学《陈毅探母》后,也让学生模仿课文结构,联系自己生病时的见闻写出《我生病了……》,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其次,可以进行辞手法的仿写,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文才。如教学《桂林的山水》后,可让学生学会排比、比喻等手法写一处景点,将文章写生动写形象。再者,可以进行课文题材的仿写,拓宽选材的思路。如学习《爱如茉莉》,教师可以在课后设计写作练习:用笔写写发生在你身边的爱的故事。并要求描写好细节。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师对学生阅读中“表达”指导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教学实践,解决好阅读与习作的关系,不断思索,不断创新。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原文课文文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