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刻画融情入景

2018-05-14 14:27汪冬梅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

汪冬梅

【摘要】小学生写作最难的是写景。本节课,重点教给学生进行细致描写,凸显景物特点的几种方法。从言之有物,到探究范文、总

结得法,再到練写片段用法,最后带着如何融情入景,做到人景合一的思考进一步实践,构成整节课学生写作生命的延展轨迹。

【关键词】习作教学;范文引路;融情入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设计理念:

小学生写作,最难的是写景。首先,描绘景物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其次,要抓住重点景物,细致地描绘景物特点;再次,要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最后,还应当融入自己的感情,展开丰富的联想,写出感受和体验,以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本节课重点教给学生进行细致描写,凸显景物特点的几种方法。从言之有物到探究范文、总结得法,再到练写片段用法,最后融情入景,做到人景合一的思考进一步实践,构成整节课学生写作生命的延展轨迹。

教学目标:

1.分析名家范文的写作方法,归纳总结,得法;2.激发写作兴趣,用法;3.评价学生习作,修改。

教学重难点:学习细致描写的方法,体会如何融情入景。

教学准备:观察一处秋景,在心中准备好要写的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重点景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聊秋天,感知秋景

1.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家乡的秋天,再动笔写一写秋天的美景。喜欢秋天吗?为什么?2.出示儿歌《秋天到》,说说你是如何感知秋天的?3.师:除了儿歌中所说的秋景外,家乡还有哪些你喜欢的秋景?学生自由说说家乡秋天的景物特征。(设计意图:小学生写作文,兴趣最重要。通过引入儿歌《秋天到》,聊一聊家乡的秋天,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又能让学生的记忆在交流中得到唤醒,让学生有景可写,言之有物。)

二、依托范文,学法得法

过渡:如何把景物写得细致生动呢?咱们一起去探寻大师的写作秘诀。(依次出示方纪的《三峡之秋》树和三个片段。)

1.“三峡的秋色,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1)师:写了什么景物?抓住什么来写出特点的?(2)小结:重点写两岸的橘柚树,写出了景物的颜色、形态、气味。多种感官相结合,有形有色有味。

2.“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1)师:明明写的是静物却富有浓浓的生命气息,作者是怎么做到的?(2)小结:还是写橘柚树,作者却能巧妙地借助闪耀的露水和闪烁的阳光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动静结合)。

三、赏景说景,练写片段

1.课件出示家乡秋景图片,赏家乡美景,师激情解说,口头作文激趣引路。2.师:你觉得家乡秋天里什么景物最能让你感受到秋的气息?学着大师的写法,试着对一两种景物进行细致描写,可以以“秋天的___”为题试着写一个片段,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3.学生写片段,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以景激趣,以言导练。大量拍摄于家乡的秋景图,既愉悦了学生的眼睛,又再次提高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四、多轮点评,深层修改

1.第一轮点评:细致描写。(1)师:看来大家的片段描写基本完成,谁来将自己的习作展示一下?展示前介绍下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个,写作时你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2)小结:运用学到的描写方法将景物的特征细致刻画,再大胆想象,用上合适的修辞方法,笔下的景物就不仅能凸显特点,还能生动形象起来。

2.第二轮点评:融情入景。(1)师: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将景物写得形象生动,本身就体现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不喜欢它又怎么会有兴趣去仔细观察它呢?那么又如何通过细致描写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许多文字本身就是带有温度的,在刚才的描写中你们有没有注意用那些带着温度的词语呢?审视下自己的习作,一会交流下你觉得自己用得最恰当又最有温度的词语吧。(2)小结:在习作中用上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词语,也是融情入景的关键。将情感融于描写,藏于巧妙的修辞和大胆的想象中,少些直接抒情,多些含蓄表达,融情入景。(设计意图:一课一教,教什么练什么,练什么就评讲什么。同样的写景习作指导,不同学段有不同目标,本节课只教这四种细致描写的方法,那么在评讲过程中就重点针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修改指导,深化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五、回归整体,续写整篇

1.师:同学们,最精彩的片段你们已基本写好,家乡秋天的美景还有很多,回去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再写几种景物,再给作文加上开头和结尾,拟好题目,就是一篇完整的习作了,写完后一定要认真修改。2.出示写作提示:(1)关于拟题,家乡的美景你无法用一篇作文全部写下来,所以不能用“家乡的秋天”为你的作文题,你写哪里的秋景就以“ 的秋天”为题,也可以以“秋天的 ”为题。(2)关于按顺序写,大胆使用以前学过的写景顺序,注意过渡和衔接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写好最精彩的部分,回家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再拟个合适的题目。由整体着眼,精练片段,最后再回归全篇。)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
习作评价表撬动小学习作教学的翻转
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探讨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谈新媒体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让作文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