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它千百度

2018-05-14 14:27彭孝干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统编版教材七年级

彭孝干

【摘要】名著阅读在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同时也占据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名著具有精美的语言,包含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侧面反映和描述,也承载了深厚的情感。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还能够引起学生与名著思想情感的共鸣,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和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对此,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提高对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积极探究科学合理的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本文将以统编版教材七年级名著阅读教学为例进行策略探讨。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七年级;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获得了长效发展,而教学重点以及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阅读教学占据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直接由阅读教学的质量决定。在实际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都没有将教学重心集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非常低,它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质。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开始逐步拓宽阅读方向,注重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充学生阅读量。名著阅读一直是广大师生和家长尤为重视的阅读内容,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而为了更 好地推动名著阅读教学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意识到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并从学生实际出发总结名著阅读教学的多样化策略,构建科学高效的名著阅读教学课堂。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时代以及社会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那么要想获得历史知识,增强对历史的认识和了解,则需要通过名著阅读的方式来进行了解。与此同时,针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况,人们的生活习惯等都需要借助名著来获得丰富的理解。例如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就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所处时代的黑暗,体味鲁迅先生的思想与情感,并且将文字和时代背景进行有效结合,可以让阅读理解更加的深刻和全面。对此,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提高学生思想深度。

(二)指导学生开展开放阅读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主要就课本当中的阅读知识和方法进行讲授,不会过多地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因此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以及阅读视野,使得学生在思考人物和事物时往往过于片面,甚至是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而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可以全面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使得学生能够在把握名著的基础之上,更加理性全面地分析人物和事件。更为主要的是名著阅读可以指导学生顺利地开展开放性阅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让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名著阅读教学的价值。

(三)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水平

就当前初中生的文学修养水平而言,初中生缺乏丰富的文学知识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感悟不够深刻,进而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文学素质的提高,这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而开展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则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更是可以开辟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每一部名著作品都有着优雅精致的语言,包含着引人深思和意蕴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而且通过对名著内容的分析与研究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技巧。在学生长久的名著阅读当中会逐步深化自身的语文素质,开拓语文视野,升华文学修养,让学生在今后的语文阅读与学习当中更加得心应手。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名著阅读氛围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上册和下册都设有名著导读的专题,这些专题提示了学生需要在语文学习当中阅读的名著,如《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等。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其中包含的内容更是丰富多样,涉及的人物多,而且情节往往十分复杂,写作方法和技巧丰富,对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可以让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拥有丰富的材料。对此,教师可以在新生一入学就为学生推荐名著导读专题当中要求学生必读优秀名著作品和自主阅读的名著,同学需要在家长会当中向广大家长阐述名著阅读在学生成长发展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深化家长对于名著阅读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与家长达成共识,并且在学生阅读名著过程中得到家长的支持,在家长的帮助下购买或借阅名著作品,并督促学生科学高效地开展名著阅读。另外,当前学校图书馆在名著资源方面受到经费的限制较为缺乏,而且内容较为陈旧,难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名著阅读氛围和环境。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当中设立名著读书角,鼓励学生自主捐献本学期必读和选读的名著作品,建立名著阅读平台,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图书传阅的过程当中广泛涉猎阅读多个名著作品,形成浓郁的名著阅读氛围。

(二)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

名著之所以会被稱为名著,并在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是因为这些作品经过了历史的洗礼,是对历史状况的一个直观反映与描述,这也就决定了这些作品距离学生所处时代较为遥远,而学生缺乏对历史的了解,这让学生在名著阅读当中遇到重重困难,也难以让学生对名著阅读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影响到了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么要推动七年级名著阅读教学的顺利实施,就必须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名著阅读兴趣方面,鼓励学生主动投入名著阅读活动,带领学生进入到名著阅读殿堂。第一,教师可以巧妙借助教材当中的名著选文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名著选文,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鲁迅先生《朝花 夕拾》的选文,这部作品描述了鲁迅先生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极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于是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讲解这部作品的精彩之处,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进行描述,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第二,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七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上册的第六单元当中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这部名著作品有着极强的故事性,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述西游记当中的故事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名著的认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阅读原著。

(三)指导学生名著阅读方法

名著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尚未掌握名著阅读方法,在阅读名著时往往过于走马观花,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和目标,并有目的也有方向地投入阅读活动中。针对语文名著的阅读,反复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在阅读中也要有层次,注重深入浅出地阅读,努力沉浸和融入名著的语言环境当中,进行深度的情感和语言体会,这样才能够发展阅读能力,掌握名著阅读的有效方法。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时由浅入深,也就是可以划分层次地进行名著阅读。第一层先了解名著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以及作者的情况。之后投入到名著阅读当中,突破文字障碍,通过通读的方式了解梗概。第二层要站在整体角度对文章进行感知,理出文章的线索,把握核心情节。第三层则是深入探究,有针对性地对文本语言、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三个层次形成由浅入深的梯度,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第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笔阅读方法,也就是让学生边阅读边在自己有疑问的位置做上标记,用笔记录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在自己感受深刻的位置写上自己的批注与感受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是这样的三大步骤:课前自读——课堂品读悟读——课外拓展阅读。而从七年级语文开始,阅读教学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预习中要掌握生字词,初步了解文本内容,初步品读文本,学会对文本作勾画圈点批注,关于文本有自己初步的思考。课堂教学中老师则重在引导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理解、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同时因为课时数有限,一节课的容量有限,对一篇文本的阅读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取舍,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在单元的整体教学中,教读课文教给方法,给例子,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而自读课文重在阅读方法的实践,把教读课中学到的方法用起来。同时注重知人论世,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课外引导学生走进名家名作、经典文学,提高语文素养,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迁移能力,尽量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 课外。

(四)抓住要点开展灵活教学

名著阅读教学和一般的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为名著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和进行自主理解与感悟,这就为名著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把握要点开展教学活动。第一,为了引导学生突破名著阅读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名著阅读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有关名著的电影、视频,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观看感受,深层次的理解名著。教师还可以查找一些名家对名著以及名著人物分析鉴赏的视频资料为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开展灵活多样的名著阅读。第二,为了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积累多样化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名著阅读。在指导学生阅读相同的名著作品如《骆驼祥子》等后,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阅读方法,并进行阅读内容的互相补充,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当中感受名著阅读的魅力。第三,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名著阅读的成果,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名著常见知识练习题,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

(五)革新名著阅读评价机制

针对七年级的名著阅读教学,学生此时正处在阅读名著的初步阶段,在面对厚厚的名著作品时往往会产生退缩的心理,阅读自信心极度缺乏。为此,教师积极构建激励机制,改变名著阅读教学的评价机制显得尤为关键。教师在开展名著阅读的评价活动时要将激励学生作为核心,科学客观地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成效进行评价,保護学生的自尊,指导学生进行彼此监督,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进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在评价学生的名著阅读成果时,教师要将教师评价、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整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互相监督和督促,也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互相补充,获得更好的能力发展。而在指导学生展示名著阅读成果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心得,并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名著阅读知识竞赛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名著的独特见解,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畅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也让学生彼此交流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

名著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情怀,能够深化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帮助学生用开放性的胸怀投入语文阅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为学生打开名著阅读之窗,带领学生激情昂扬地进入名著天地是时代和语文教育改革赋予教师的使命。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情出发,对名著阅读教 学策略进行创新,营造良好的名著阅读氛围,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名著阅读方法,抓住要点开展灵活教学,革新名著阅读评价机制,让名著在学生心中绽放夺目光华。

参考文献

[1]毛元利.加强名著阅读 丰富文化底蕴[J].甘肃教育,2010(4).

[2]薛亚玲.名著同堂阅读 教师有效引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9).

[3]王少洁.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名著阅读指导[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

[4]陈丽蓉 .开展名著阅读的教学思考[J].新课程(中),2017(2).

[5]顾君.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之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

[6]蒋玉婷.开展班级读书活动 助力学生快乐阅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5).

[7]陈淑芳. 略谈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学周刊,2012(1).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教学统编版教材七年级
聚焦教材“切入点”层层推进语用力
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名著有效阅读教学的模式解读策略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究
浅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浅谈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设计(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