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实施“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8-05-14 11:32汪运彪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汪运彪

摘 要 重庆市永川区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程,推进有机质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途径,切实转变施肥方式,在一系列保障措施下,2016年化肥施用量为7.72万t,667 m2用化肥量41.7 kg (折纯16.68 kg),较2015年减少3.5%。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初见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建议:设立专项研究项目与课题,全面提升农业副产物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意识,健全推进农业资源减量化投入“责任制”,制订实施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大力推广有机无机复合肥,加强商品有机肥价格和质量监督。

关键词 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现状;问题;对策;重庆市永川区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012

重庆市永川区总面积1 576 km2,其中:农耕地面积6.74万hm2,占42.8%;果茶园林地1.9万hm2,占12.1%;养殖水域0.7万hm2,占4.4%;森林地3.3万hm2,占20.9%;非农用地3.12万hm2,占19.8%。常年农作物种植总面积12.33万hm2,粮油7.83万hm2,蔬菜2.8万hm2,水果1万hm2,茶叶0.5万hm2,其中特经作物2 000 hm2;复种指数183%。据《永川统计年鉴》,2014年全区化肥施用量7.5万t,667 m2用化肥量40.5 kg(折纯16.2 kg);2015年8万t,667 m2用化肥量43.2 kg(折纯17.28 kg),较上年增长6.7%。为有效遏制农业生产上存在着的化肥过量、盲目滥用等问题,遏制生产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加剧,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与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重庆市永川区大力实施了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

1 现状

1.1 主要做法

1.1.1 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

加大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的推广应用,并向多特作物领域拓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2016年全区实施侧配方施肥技术9万公顷次、覆盖率73%,较2015年提高3百分点;其中粮油作物6万公顷次、覆盖率76.6%,多特经作物3万公顷次、覆盖率66.7%。推广专用配方肥3.33万公顷次、施用1.75万t、折合35 kg·667 m-2,较大面积减少施肥量6.7 kg·667 m-2;累计减少不合理施用量3 350 t,节肥率16.1%。并在水稻(复合肥20~25 kg·667 m-2、尿素5~10 kg·667 m-2)、油菜(复合肥30~35 kg·667 m-2、尿素10~15 kg·667 m-2)等大宗粮油作物上实施限量施肥、精准施肥3 700 hm2,起到了较好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1.1.2 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程

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为核心,提高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农作物秸秆、绿肥种植,充分利用大中型禽畜养殖场沼气化、资源化利用废污处理和食用菌菌渣(棒)循环利用技术,加大有机质还田培肥地力力度。全面普及机收及秸稈还田技术,2016年全区建立水稻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示范片10个、0.33万hm2,油菜秸秆粉碎还田示范片25个、1 000 hm2,种植绿肥压青还田示范片50个、面积333.3 hm2;辐射带动全区90%的稻田近3.67万hm2稻草、10%近1 000 hm2的油菜秸秆直接还田25万t、占全区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还田利用率)52%,较2015年提高8.7百分点;相当于向土壤返还纯总养分6 075 t(纯N:2 775 t、P2O5:500 t、K2O:2 800 t,农作物秸秆干物含纯养分N 1.11%、P2O5 0.2%、K2O 1.12%);花生、薯类藤蔓和绿肥压青还田5万t;折纯节约化肥施用量1.5万t。既减少了化肥施用,又提高了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1.1.3 推进有机质源综合开发利用

2014年全区规模养殖户(场)723家,近两年已关停或即将关闭117家,据畜牧部门调查测算,农村人畜实际产生粪肥约260万t,按每公顷承载量30t标准计算,全区耕地和园林地可承载262万t,总体上可基本消纳畜牧养殖业废弃物。食用菌种植业60家、年栽10 000万袋,产生菌渣20万t(2 kg/袋)。通过沼气(全区农村约4.2万口)、干湿分离、生物发酵等措施,并在金龙、五间、何埂、茶山竹海等镇街建设大型养殖场沼液管道输灌系统,在一品种畜禽养殖场、国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鸡粪商品有机肥生产、在蕊福农、正百农业公司等建立菌渣为基质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等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全区年处理粪污205万t、利用率78.8%,菌渣回收利用95%,较2015年分别提高11.5百分点和15百分点;切实开辟有机肥源,提高生物质肥循环利用价值。

1.1.4 积极探索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途径

为积极迎合广大市民对健康安全、生态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追求,近年来,永川区在蔬菜、西瓜、葡萄、蓝莓、草莓、柚子、猕猴桃、杨梅和茶叶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多特经作物上,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沼液沼渣、油饼、胡豆等生物质农家肥,以及林间套间种紫云英、胡豌豆、大豆、油菜青等饲料绿肥过腹还田或直接压青还田土等措施,配合粘虫版、太阳能杀虫灯、生物农药等技术使用,有效降低和减少了化肥使用。据2016年区粮油站与重庆农资连锁集团在仙龙、红炉镇的66.7 hm2蔬菜(甘蓝、茄子)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甘蓝可替代减少化肥用量40%、茄子可替代减少化肥用量60%,产量提高3%~4%,效益增加200~700元·667 m-2,且大为改善产品品质和耕地质量。

1.1.5 切实转变施肥方式

以农业园区、粮油高产创建、多特经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新型施肥技术,促进施肥方式转变。1)以水稻、油菜全程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为载体,开展水稻精准控量施肥2 666.7 hm2(复合肥20~25 kg·667 m-2、尿素5~10 kg·667 m-2)、油菜1 000 hm2(复合肥30~35 kg·667 m-2、尿素10~15 kg·667 m-2),较2015年增加77.8%和76.5%,促进大宗粮油作物减量用肥。2)在大棚蔬菜、生姜、高效果园等园艺设施农业上推广水肥一体化373.3 hm2;结合高效节水灌溉实施2 120 hm2,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入管道,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3)推广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总施肥量,基肥与追肥施用比例,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实施分期施肥技术,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科学施肥带动周边农户精确施肥6 667 hm2。4)推进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深度融合、基肥追肥统筹兼顾原则,结合水稻、玉米、油菜高产创建,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等,推广旱地深中耕技术2 000 hm2,因地制宜推进机械深施基肥、机械撒施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1.33万hm2,减少养分挥发与流失。

1.2 保障措施

1.2.1 加强组织领导

及时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分别制定了《永川区到2020年化肥化肥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加强组织领导与工作协调,加强项目监管与督导,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1.2.2 强化技术支撑

1)进一步完善科学施肥指标技术体系。2015—2016年继续开展粮油、多特经作物相关肥效、利用率、调酸剂、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肥、农作物秸秆还田土筛选、肥效、配方、验证试验30个,为建立健全科学施肥指标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2)建立永久性地力定位监测点。根据农业部、市农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全区主要土壤类型按6 667公顷次建立1个定位监测点的要求,永川区分别在大安、何埂、仙龙等地建立永久定位监测点2个、临时监测点5个,并不断完善其基础性工作。3)不断补充土样分析检测等基础性工作。在2011年永川区耕地地力评价分析检测土样8 988个的基础上,今年又补充采集土样2 000余个、植株样100余个,不断丰富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管理系统及专家咨询系统;并向农业示范园区、粮油高产基地、专业种植大户、多特经业主倾斜,提供科学施肥个性化服务指导。

1.2.3 完善扶持政策

1)2015—2016年利用项目资金约300余万元,共招标采购秸秆腐熟剂240 t、良种大豆种子24 t、胡豆种子27.35 t、紫云英种子1.6 t等配套物资,加大物化补贴力度,将所采物资及时足额全部发放到户,供生产使用,促进农作物秸秆还田和推动绿肥种植。2)为大力配合测土配方施肥高产高效示范片建设,在全区实施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过程中,整合粮油高产创建资金、农业救灾资金等367.87万元,招标采购水稻专用配方肥(N 22-P2O5 8-K2O 10)

1 924 t、尿素239 t,2015、2016年在全區21个镇街135个村465个村民小组实施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4 026.7 hm2,开展科学施肥、精准施肥和减量化控制施肥,提升广大农户科学施肥水平,促进化学肥料施用“零增长行动”的落实和有效推进实施。

1.2.4 强化示范引领

加强示范片建设,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不断引导农户实施科学施肥、精准施肥、减量施肥。1)建立化肥施用零增长示范片。2015—2016年共建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示范片101个、面积8 160 hm2,其中2015年水稻、玉米、油菜、蔬菜等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

2 960 hm2,紫云英压青还田示范片66.7 hm2油菜高粱机播机收秸秆还田示范片1 000 hm2;2016年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3 000 hm2;蔬菜施用有机肥代替无机肥示范片66.7 hm2,紫云英压青还田示范片66.7 hm2,油菜高粱机播机收秸秆还田示范片1000 hm2。2)积极推广应用稻田综合种养、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生物或绿色防控技术。以临江、陈食、朱沱、板桥、大安、来苏、吉安等镇街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示范推广应用“稻—鸭”生态绿色共生种养模式利用2 000余hm2,年稻田放养生态鸭20万只,667 m2增效益600元以上;实现稻、鸭“双增双收”,并减少化肥、农药施用,节本增效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发展“稻—鱼”工程,以吉安、朱沱、何埂、五间、来苏等镇街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稻—虾”“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工程,提高稻田利用效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全区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 000余hm2,稻田鱼产品667 m2产值1 500元左右;同时减少肥料、农药使用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减少面源污染。

1.2.5 加强宣传培训

深入开展“科学施肥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科学施肥知识,增强农民科学用肥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科学施肥技术水平。

1.2.6 加强法制保障

加快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肥料使用管理,启动实施“化肥零增长”和“农药减量化施用”行动,严禁野外秸秆焚烧,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和循环农业发展,落实农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农业生态保护区域,加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1.3 取得的成效

据2016年永川区统计年鉴数据,化肥施用量为7.72万t,667 m2用化肥量41.7 kg (折纯16.68 kg),较2015年减少3.5%。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初见成效。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耕地保护意识差

多数农民群众缺少耕地质量保护与质量提升观念,更缺少环保和健康施肥意识,特别是对农作物秸秆、有机物还田培肥地力以及施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对耕地土壤质量、结构改良改善,增强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通透性和水肥涵养能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作用认识严重不足;加之农村劳力缺乏、体力下降等因素制约,连农家肥也极少施用了,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科学施肥思想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从而忽视了化肥对耕地质量结构的破坏,土壤酸化板结,环境污染加重,地力和生产能力水平严重下降的影响。

2.2 普遍存在施肥技术落后

农民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精耕细作农业,到七八十年代化学化肥农业,再到21世纪初的今天以及未来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只看到了化肥对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快速与及时效应,仍停留在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化学元素肥料的技术水平上,因而滥施和过量施用化肥现象普遍。

2.3 缺少资源化利用意识

当前,全区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率50%左右,且利用方式简单、途径单一,如稻草秸秆采取直接还田方式,而玉米、油菜、高粱、大豆、果茶枝叶等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旱地作物秸秆,农户或作薪柴或就地焚烧,大幅损失有机质、氮 磷营养元素,既污染空气又影响环境。养殖业污物处理利用率仍然较低,部分养殖场废弃物仍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任由漫灌、污水横流,污染环境和水体,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城镇废弃物虽得到有效处理,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不高。

2.4 缺乏有机物料(肥)加工与生产企业

目前,永川区没有正统和规范的有机肥、有机无机混合肥、有机物料等商品性加工与生产企业,也没有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专业化处理企业,更无有机肥登记产品名称和品牌商标。全区723户畜牧规模养殖大户虽有255户建有沼气池能进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但综合利用率不高,主要是缺乏处理后的蓄积池和输送管道。

2.5 商品有机肥推广难

据调查,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有机肥产品主要存在六大缺陷和一大障碍:1)目前厂家生产商品有机肥只注重有机质含量,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大量元素含量很少仅5%左右,中微量元素基本没有添加,根本没考虑到有机、无机肥的综合效应作用。2)有机肥与无机肥相比施用量相对较大,单季粮食作物一般100 kg·667 m-2以上、經济作物更多达400~500 kg·667 m-2以上,所需劳力成本和耗时相对较高较多,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成本。3)商品有机肥使用后见效缓慢,效果不显著,农民难于接受。主要原因是商品有机肥虽然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在10%~50%,但其对土壤的改良需要经3~5 a的较长时间持续施用方能显现良好效果;还有商品有机肥的氮磷钾主体营养有效养分(N+P2O5+K2O)含量仅≥5%,一般不超过10%,与无机肥相比其含量相对较低,连最基础的单质磷肥“过钙”的有效养分含量12%和“碳铵”氮肥17.2%的最低标准含量都达不到,施用后对农作物生长发育见效就十分缓慢,增产增收效果不十分明显,如想见效快、增产效果显著,必须增大施用量和施肥次数,这样就更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农民的接受程度。4)商品有机肥水分含量太高(一般在15%以上),且体积庞大,增加运输、搬运和施用成本即用量大成本高。5)商品有机肥品种多而杂乱,给使用者的总体感觉质次价高,优劣难区分,施用后见效缓慢,效果不明显。6)多数商品有机肥产品未经充分发酵和灭菌杀毒处理,具有不良恶嗅和病毒病原菌携带(包括检验性有毒有害生物入侵等),给使用地区和施用者带来潜在的生产、生命与健康安全威胁。7)零售商为谋取暴利,在销售环节将商品有机肥的“有机质和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与高含量无机复合肥的有效营养成分相混淆,假冒,夸大宣传,误导农民,采取等价销售,而实质达不到无机复合肥的增产增收效果与作用,农户使用后感觉上当受骗,是推广商品有机肥最致命的障碍因素,导致推广更加困难。

3 对策建议

3.1 设立专项研究项目与课题

“农兴则国之盛”,从保护耕地资源质量和提高地力培肥与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切实提高粮食(食物)综合生产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战略安全建设的角度,设立农业包括城镇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的重大专项与顶层设计科研究课题,加强城乡巨大废弃资源库的开发利用价值,创造社会永竭不断的科技发展动力。

3.2 全面提升农业副产物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意识

伴随着农业生产有一半以上的副产物产生。要教育引导广大业主和市民全面树立农业副产物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意识,切实加强环保、生态、健康意识教育,克服丢弃、焚烧、掩埋等简单处理传统陋习转变,通过收集整理、分类收检、生物发酵、糖化处理、纤维再生、生物质发电、沼气利用、有机粪肥生产等方式,建立农副产物与城镇垃圾处理新兴产业体系,通过“碳”能源无限再利用循环,为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创造美丽空间与环境。

3.3 健全推进农业资源减量化投入“责任制”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民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首长负责制”,从行政干线上打通和树立为民造福祉的历史责任感与紧迫感,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3.4 制订实施相应配套政策措施

在国家和地方财力允许条件下,加大农业资源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适度加强和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应用、尤其是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输运管道建设补贴力度,将城镇废弃物和各大养殖场处理后的可利用和适宜利用的有机物料资源输送到农区,无偿供种植农户、大户业主、农业园区等生产基地使用,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处理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提高节能减排作用,促进“化肥零增长”行动的落实。

3.5 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增加试验示范工作经费和项目安排,加强推广应用模式选择,树立典型示范样板,扩大辐射带动效应,引导农民自觉效仿与实施。

3.6 大力推广有机无机复合肥

为提高商品有机肥使用效果,提高作物产量和增收效益,应重点发展有机无机复合肥,特别是多特经类作物。

3.7 加强商品有机肥价格和质量监督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有机肥质量差、价格高,有时与高含量无机肥价格相当,以低价产品高价销售来麻痹农民,让农民难以辨认真假,但使用后效果不明显,导致商品有机肥推广难。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