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2018-05-14 13:50赫英丹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赫英丹

摘 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前后总共历时20多年,这次运动对新中国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概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前期阶段、中期阶段以及后期阶段,在运动的后期阶段,运动性质逐渐转变,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一场政治运动。本文主要围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主题进行详细的研究,结合实际,客观的分析此次运动的利与弊,分析运动带来的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以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考察与思考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从1955年开始至1980年结束的运动,需要强调的是,这场运动并不是所谓文革的产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有关思想变革的运动,不同阶段性的运动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意义。下文通过分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不同阶段的过程,从而总结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带来的思考。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过程以特点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按照年份来说,1955年至1958年是开始阶段,1961年至1966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发展阶段,1968 年底至1980 年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后期时阶段。

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初期萌芽阶段

自从毛泽东同志指出年轻人在农村发展的重要前途后,党中央就发表了相关青少年应该下乡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这个时期,城市存在的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就业问题。由于此时不再处于战争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出生率逐渐增加,日积月累,城市的人口数量呈现爆炸性的增长。然而国家单一的经济运转并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工作需求,所以国务院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在农村大所作为。

根据初期阶段运动的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下乡青年知识水平差距较大 响应号召的青年大概有两种类型,一是没有升学的小学毕业生,另外一种是在城市中没有找到相关适合工作岗位的知识青年。这两种下乡青年的知识水平差距较大。

(2)下乡知识青年受欢迎

在自愿的接受的情况下,青年主动选择下乡,所以,在农村建设工作中,下乡青年都有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知识青年作为建设农村的部分力量,受到了农村人民的强烈欢迎。

(3)有效平衡城乡人口数量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由国家和政府号召的,是受到国家的支持的运动。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一定成熟上减轻了城市容纳大量人口的负担,有效平衡了城乡人口数量,是属于正常的调控措施。

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中期发展阶段

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导致我国国民经济陷入危机。在1965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减少城镇人口的相关政策,将全国城镇人口向乡村进行转移,目标是减少城镇人口至少2000万人。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号召,国民经济困难的多种因素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话题再次被热议。国务院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有志青年的长远发展目标。除此之外,还成立了相关指导知识青年下乡的指导队伍和培养了相应工作的负责人。从此以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快速发展起来,并且有组织有计划的持续发展。加上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致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人数在1966年底,发展为130万人。

在知识青年下乡上山运动的中期发展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运动政治色彩明显。《人民日报》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动决定了知识分子在中国今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能否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可能性。自从《人民日报》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行评价后,上山下乡运动就被冠上了政治色彩的帽子,逐渐演变成一场具有政治意义的运动。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后期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中期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队伍逐渐壮大,并且热情高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城市就业难问题突出

文化大革命以后,许多下乡的知识青年分子不再响应国家的号召,部分知识分子要返回城镇,并且煽动其他知识青年一同返城。随着返城的呼声愈来愈高,多数知识分子都选择了回城,这就导致了城镇人口数量剧增的结果。直到1968,城镇人口数量再次超过合理容纳范围,城市的就业难问题再次得不到解决,城市就业相应原先,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重。

(2)经济方法解决就业问题

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转折就是1979年召开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面对城市就业困难的情势,提出将知识青年下乡支出的部分费用用于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城镇经济运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利用经济方法解决就业问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随着城镇就业难问题的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逐渐走向尾声。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带来的思考

在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引发的思考时,我们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来具体分析,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阶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知识青年下乡为农村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而后期由于运动逐渐演变成为政治性的运动,也给新中国带来了不小的抨击。虽然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经济的危机,加强经济建设,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1.积极意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长达20年之久,在运动的过程中,根據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1)知识青年积极响应了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在城镇就业困难的情势下,主动的走向农村,虽然没有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的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2)大量的知识青年走向农村,实现了劳动生产力的重新分配,给农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使农民接触到全新的观念,就某种意义而言,还是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还影响了返乡知识青年的精神层次方面。在多数知识分子都选择回城的情况下,部分知识青年仍然为了新中国建设而做出牺牲,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努力奋斗。在后期才返回城镇的知识青年,不仅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克的精神品质,还提高了自身的修养。

2.消极意义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带来许多积极意义的同时,还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总结如下几点:

(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经济的危机,加强经济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解决城镇就业困难的问题。

(2)知识青年投身农村建设事业的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知识青年是新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应该留在城镇,大力发展国民经济。而不是去农村干农活,进行劳作。这是人力资源的过度浪费,是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发展的后期,逐渐演变成为一场带有政治色彩的运动,以至于后期面对城镇就业困难的情况,国家不得不用经济方法来解决由于政治产生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泽民,买文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考察与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40-44.

[2]王万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考察及其现实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樊冬梅.“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考察[J].党的文献,2005(4):110-115.

[4]吉彦波.从“知青”下乡到大学生“村官”的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2):119-122.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毛泽东对理想社会的新探索—上山下乡运动
生态创新:位于东台沿海的江苏黄海海滨国家4A森林公园
阿里的“上山下乡”路
互联网金融“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 激情燃烧的岁月
插队青年要注意和当地青年团结合作
为什么革命化就得劳动化
正是量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