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提琴演奏中调性分析的重要性

2018-05-14 08:59詹呈智
北方音乐 2018年20期
关键词:重要性

詹呈智

【摘要】调性是西方音乐创作的重要因素,演奏前先进行调性分析,有助于演奏者从各方面对音乐作品进行把握。本文从音准、节奏、分句、音色、音乐情绪、背谱等方面探讨调性分析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调性分析;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西方古典音乐中绝大部分作品是以调性音乐为主,无论巴洛克时期的复调还是古典与浪漫时期的主调音乐,无不是以调性为创作思维的根基构建作品。所以,分析小提琴作品中的调性对于演奏好这些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演奏者在演奏西方小提琴音乐作品时头脑中只有单线条的旋律,没有调性与和声概念,[1]致使在技术与音乐层面都遇到困难,在音准、节奏、分句、音色、音乐情绪与如何背谱等方面不知如何处理。本文从这几个方面探讨调性分析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调性分析对音准的重要性

小提琴演奏中音准的处理是最值得研究的方面,音准的精确度完全受演奏家内心听觉与左手按弦技巧影响。拥有高超的手指控制能力并具有良好调性音准感觉的演奏家演奏出来的音准会更稳定,并且更具有调性色彩的表现力。如在演奏旋律性质的乐句时,采用五度相生律会使乐句的倾向性更明显,演奏和声性质的乐曲时,采用纯律的音准方式演奏音响效果会更和谐。调性音准使得音在指板上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要根据演奏的调性进行微调。[2]

同时,小提琴音准也受到定弦的影响,小提琴相邻两根弦一般采用五度相生律定弦法,所以G、D、A调性最适合在小提琴上演奏,音准问题容易协调,调性和声容易产生充分的共鸣。莫扎特在同一年创作的第三、四、五小提琴协奏曲就分别用G、D、A大调创作,这三个调性中的D调,其主音、属音以及下属音都是小提琴上的空弦音,并且D调的下属和弦、主和弦、属和弦的根音与五音正好为GDAE四个空弦音,音响效果最和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作曲家偏爱D调,号称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三首(贝多芬、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都是用D大调写成。

五度相生律定弦和调性音准间会产生冲突的情况,例如,在演奏C大调和声性质旋律时,如果以第四根空弦G为属音,得出的纯律三级音E相对五度相生律较低,那么这个E音与空弦E音就产生了偏差;如果要照顾空弦E的音高,以它作为参照,势必要将C和G音两音调整高一些,而這个G音与空弦G无法和谐。这时就要合理运用音准处理方式:一般C大调采取以空弦E音作为标准,将主音C在指板上的位置稍微往高移,调整至与E音形成纯律三度的位置,这样整个C调在指板上的位置就会稍微上移;如以G弦为标准确立C调性音高,修订合适的指法,尽量避免使用空弦E音;还有一种方案,采取调整定弦的方式以适应当前演奏作品的调性,比如,将E弦定弦稍微调低或将G弦略调高,使空弦E和G音形成和谐的纯律,也可以有效解决调性音准与五度相生律定弦的矛盾。

二、调性分析对节奏处理与分句的重要性

确定具有调性功能上的音符后,可以通过对节奏进行处理,将调性感展现出来。

谱例1:圣桑《哈瓦奈斯》

通过调性分析,谱例1主旋律为E大调。前三小节分别由B-#G-E构成E大调主和弦,节奏为一拍三连音加一拍两个音。在演奏时,不能死板地按照节奏型演奏,要将第一拍三连音和第二拍前半拍的四个音想成一组,第二拍后半拍的音略向后靠,倾向于下一小节的音。这样,主和弦上的三个音就非常鲜明地展现出来。

谱例2: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谱例2中,带重音的B-G-E-B-G音为e小调主和弦,三连音音型按节奏分组以六个音为一组,每组后五个音可以看作下一组第一个音的回转装饰音,谱例中的弓法体现了这一点,所以要注意节奏上的倾向性,后五个音往有节奏重音的音组。

音乐分句(乐句)如同文章中的句子,将单个的字(音符)和词组(节奏型)连成一句,表达一个特定的意思。如果分句错误或过于细琐,会产生歧义或增加理解的难度。音乐中的句子都有其特定的规律,认真研究调性以及调性中的和声功能使演奏者演奏出的音乐乐思更清晰简明,更易于听众理解。

谱例3:巴赫《g小调第一无伴奏奏鸣曲》

谱例3中共有四个和弦音,第一小节是g小调主和弦(G-bB-D)进行到属七和弦(D-#F-A-C)第二转位,第二小节由属七和弦原位解决到主和弦。和弦要演奏得饱满,之间的快速音型要向下一个和弦流动,落在和弦上后不能松掉,音乐要继续向下一个和弦流动。

谱例4: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例如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独奏小提琴进入。这一句建立在D大调属七和弦上(A-#C-E-G),句子一直延续到第一主题(D大调分解主和弦)进来。在这个大句子中间音乐要一直流动,不能分成好几个小句子。

三、调性分析对音色处理与音乐情绪的重要性

在作曲家心中,每个调都有其特殊的色彩,不同的调性建立在不同的主音音高上,能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感。如作曲家科萨科夫的调性色彩表为:C大调为白色,D大调为金黄色,E大调为蓝宝石般的青玉色,A大调为鲜艳的玫瑰色,G大调为棕黄色,B大调为铁灰色,#F大调为灰绿色等。在同一调性中,大调式和小调式又有着不同的色彩和感情,一般来讲,大调相对光辉明亮,小调相对柔和暗淡。在演奏不同调性作品时,要仔细分析和揣摩作曲家心中的感情色彩,选择合适的音色和感情去演奏。

调式音阶中每个音都有其功能性,在音色处理上要根据其功能进行设计。一般来讲,主音是整个调性的基础,特别是乐曲开始的主音和作为结束的主音,要清晰明确地演奏出其色彩基调。三级音与主音的音程关系决定着大小调性,所以,在演奏三级音时明确调性色彩,对整个曲目音乐情绪有着很重要的推动。

谱例5: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谱例6:巴赫《d小调第二组曲之阿拉曼德舞曲》

谱例5和谱例6都是D调,谱例5为D大调,其三级音#F要处理得温暖而明亮;谱例6为d小调,其三级音F要显得肃穆而沉稳。

调式中功能性和弦的色彩也是一样,主和弦与属和弦音乐处理的感觉要有区别,主和弦要演奏得相对沉稳,属七和弦要演奏得更加不安和尖锐些,与主和弦形成色彩对比。如谱例3中巴赫无伴奏奏鸣曲柔板乐章特别要突出第一小节第三拍中属七和弦中的#F-C不协和音程,以获得更大的紧张度,以期望解决到主和弦。另外,某些旋律中的和弦外音或和弦中的变音要稍加强调,这也是作曲家希望让听众感觉到不同寻常的地方。

通过调性分析,也可以确定整个乐曲的基本音乐情绪,如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为e小调,具有女性柔美气质,虽也有力量爆发的段落但仍不失优雅。到了第三乐章E大调,马上欢快明亮起来,有着男性般舞蹈性的跳跃感觉。当然,这是乐曲的基本调性,一首乐曲不可能从头到尾都在一个调性上进行,作曲家创作乐曲一般会依照一定的曲式结构,各段落都会有相应的调性安排。如奏鸣曲式中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一般是乐曲主要调性,副题一般是主题的屬调性,发展部很多时候是往下属方向转调进行乐思发展,而再现部的主副部主题一般会统一在主调性。这样分析过后,对作曲家整体创作思路有一个印象,按照调性的变化处理音乐情绪与色彩的变化。

四、调性分析对背谱的重要性

各段落的调性明确后,将隐藏的和声或和弦音从旋律中找出来,如同从枝繁叶茂的树上将主干分离出来,音乐进行的大线条就容易记忆,即便小的加花忘记了,大的方向也不会错。

谱例7:莫扎特《G大调第三协奏曲》

前三小节乐队为G大调主和弦伴奏音型,第四小节句子半终止在属七和弦。如果能将前三小节归纳为G、D、B三个音(主和弦),第四小节半终止在属和弦的三音#F上,再把其他音看作是这几个音的加花与装饰,就很容易理解这几个小节的演奏风格,并十分容易记忆。同时,利用分析曲式段落调性的方式,将功能和弦中的主干音剥离出来进行分析,能有效增进对乐曲的理解并改善背谱效果,演奏时也不容易将乐曲前后相似的段落或句子混淆颠倒。

综上所述,调性分析在小提琴演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拿起琴演奏一首作品前,演奏者首先要对作品进行分析,结合调性对音准、节奏、分句、音色、情绪、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音乐处理,头脑中对要演奏的作品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然后再综合运用自己的演奏技巧将曲目演绎出来,最终将作曲家的意图和音乐完美地传达给听众。

参考文献

[1]丁芷诺.弦乐重奏的音准及其训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01):69-76.

[2]张国柱.关于小提琴演奏的音准问题[J].广州音专学报,1979(02):58-66.

猜你喜欢
重要性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措施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涂布率在再造烟草综合品质中的重要性分析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重要性
蜜蜂
跟你一辈子
无敌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