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化差异 实施有效教学*

2018-05-14 10:26赵怀贵
考试与评价 2018年7期
关键词:差异文化教学

赵怀贵

【摘 要】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然而中学生的文化信息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学习。我国在新课标中把文化意识列为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五个内容之一,特别强调语言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努力增强文化意识,多方位渗透文化信息,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文化 差异 有效 教学

交际法语言教学者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主要用来建立和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言学习者除了要懂得语法和词汇之外,还需要知道在各种场合中使用语言的规则。例如:要知道讲故事和开玩笑有什么不同;参加葬礼时使用的语言和参加婚礼时使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要知道与社会地位高低不同的人讲话时,如何变换自己的语言等。要想了解本族语者在各种场合如何运用语言,就有必要知道句子层次以下和句子层次以上的语言结构和非语言行为的文化规范。

一、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第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精深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和态度,贯穿在人们的社会行动之中。它影响着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的思维模式及交际原则。比如,英美人把隐私视为禁区,他们把privacy赋予很高的个人价值,神圣不可侵犯,而中国人很难领悟到英语文化中的privacy的那种价值意义和社会规范。如ambitious一词,我们常取其贬意,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多取其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

第二,社会准则的差异:社会准则是在社会范围内,规范各种活动和方式的总体原则与社会价值体系,不同文化的社会规范会有不同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评价模式而且其差异很明显。如与西方人交谈应避免涉及婚姻、财产、家庭、行动去想等内容。

中国学生学英语没有学习母语的那种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一定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鉴于此,在教学中,增强文化意识,多方位渗透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第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的英语教学也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努力。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列为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之一,英语学习就是一种文化学习。英语教学就不能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教会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理解一种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异文化。

第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语言学习内在的要求。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还要使他们了解英语所依附和产生的英语文化。最终能运用语言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的任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做机械的语法练习,从而使他们在一定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造性地完成某项任务。

三、应对策略及建议性途径

第一,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电影电视录像,学习外文歌曲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第二,让学生明白中西文化是存在差异的以及懂得得体运用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或明白中西文化差异是存在的。比如:打招呼(Greetings)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语国家,朋友在街上见面都习惯打招呼问候,在这方面,两者也存在着差异。在英语国家,人们只用一些简单的问候语来招呼对方,如:“Hello!”“How do you do!”“How are you!”等。在中国,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他们见到外国人时,就会用中国人的习惯去打招呼,如:“Have you eaten?”你吃了吗“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Are you going to work?”你是去上班吗?等等。对于所有这些问题,外国人都会感到迷惑不解,他们会认为你是在邀请他们吃饭或你有麻烦了需要他们的帮助。

第三,充分挖掘现有课程的文化因素,随时渗透文化意识。教材的内容安排上,大量渗透了英美文化知識,依据教材进一步拓展知识,把更多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中每册上都有很多英美国家的节日、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内容。如7A Unit 2 My day引出英美两国的学校生活,这话题与中学生的生活很近,很多学生有话可说,也有兴趣交流。7B中对Halloween的介绍激起了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节日兴趣,教师适时大量输入节日方面的文化信息,同时与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对比,利用网络、视频等媒体,让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上全面了解此文化信息,使学生很快掌握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学习兴趣。

第四,创设合理情境,加强语言得体训练。很多英语教师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言语规范与言语得体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得体性是作为衡量言语是否恰当的主要标准,是交际的最高原则。学生常把言语规范与言语得体混为一谈,多数情况下,只顾规范而忽视得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合理情境,给予学生一定量的语用知识和文化信息,在实践中内化文化意识,在运用中提升言语得体性。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教师应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交际能力教会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达到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最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猜你喜欢
差异文化教学
相似与差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谁远谁近?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