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作战游戏

2018-05-14 17:13王培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关卡安安护士

王培

拼插各种各样的枪

——发现男孩子拼插枪的兴趣

活动区,几个男孩子用摩尔纷、创意积木等玩具拼出了枪的造型,他们兴奋地介绍自己的枪,有冲锋枪、狙击步枪、散弹枪……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参与到拼枪、讨论枪的功能的活动中来,一天、两天……

从孩子们拼插中专注的神情,讨论中兴奋的表情,我们看出了他们对枪的痴迷。为了丰富和拓展孩子们的拼插经验,我们共同收集了枪的模型、图片、图书,还开办了枪展。

室内作战游戏

——无规则的自发游戏

孩子们拼插枪的速度越来越快,快速拼完一杆枪就玩起了假装游戏:

123趴在桌子底下拿着自己拼插的枪,嘴里发出突突突的声音;

可心用桌子作为掩护,时而张望123的情况,时而拿出自己拼插的枪进行反击;

友友和安安躲在纸箱里,在纸箱上挖一个洞,把枪口伸出去;

小宛悄悄地拉拢小岳和自己一队,用小椅子围起了一堵墙,大声宣告:这是我们的基地;

……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自发加入作战游戏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利用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箱子、积木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作战游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

此时,我们有很多顾虑:玩枪战存在安全隐患,要不要支持他们玩下去,如何支持?会让孩子们产生攻击性的行为吗?这个游戏能调动全班孩子,尤其是女孩的参与吗?

在得知我们的发现和顾虑后,教学干部和教科室的老师们一起来到班上,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大家发现,孩子们能够意识到安全隐患并进行自我保护,虽然没有提前约定规则、角色和玩法,但每个孩子似乎都很有经验,教室中的椅子、桌子、小床等我们认为是障碍的东西,都成了他们作战布局的道具……游戏时间结束时,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作战游戏也成了他们时时刻刻谈论的话题。这次观察也让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已经不在拼插活动上了,他们对作战的情节、过程充满兴趣。

在教学干部的鼓励下,我们和教科室的老师们一起围绕幼儿原有经验是什么、作战游戏的价值是什么、有哪些潜在的隐患、游戏有哪些可能性等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推敲。这个过程,让我们继续尝试的愿望更加强烈,思路也更加明确。

户外枪战游戏初体验

——初步的玩法、角色、规则形成

室内的空间和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了,他们提出要到操场游戏。

孩子们使用户外材料进行基地搭建,边摆放材料边讨论怎样摆更好;拿着自己拼插的枪在操场上进行“枪战游戏”,跑着、跳着、假装瞄准和闪躲,神情是那么专注。然而,因为游戏的玩法、角色分工和规则尚未确定,游戏进行得不太顺利。

队的组建

游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别打我呀,我是你这队的。”“你不是我们队的。”这时正在“扫射”的小宛停止了攻击,摸着头说:“真乱,真乱,到底谁跟谁一队啊,我都不知道该打谁了。”

这样的问题导致孩子们的游戏断断续续,在分享环节,孩子们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安安建议每次玩之前商量好分组;晨晨迁移当值日生的经验,提议有固定的两个队,选择好就不能轻易换了;涛涛说:每个人做一个名签,想和谁一队就和谁贴在一起……到底哪个方法更可行呢?孩子们各抒己见,试了几次以后,形成了分组的方法:全班分成两组,孩子们自己选择队伍,还给自己的队起了名字:钢爪队——像钢铁做的爪子一样结实有力量;威龙队——像龙一样威武。

输赢的判定

游戏后,孩子们都喊着自己赢了。那怎样判断游戏的输赢呢?孩子们讨论起来:“哪队受伤队员少哪队获胜”“哪队到对方地盘的人多,哪队获胜”“咱们不是玩过夺宝战嘛,我们一个队几个能量棒,谁从对方获得的能量棒多谁赢”……

晨晨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孩子的支持,他们还提出了让游戏更好玩的想法:必须通过所有关卡到对方基地后,和守护能量棒的小朋友猜拳,赢了才能获得能量棒。于是判断游戏输赢的方法形成了。

为了保护能量棒,孩子们用操场上的轮胎、纸箱搭建了一关又一关的障碍;安排守护能量棒的人;为了得到能量棒,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前进、躲闪……大家都觉得,这样太好玩了。

角色的丰富

孩子们为了赢回更多的能量棒,他们勇敢向前冲,但是也会假装被对方打到。安安就是“被打到”的一个小朋友——他躺在地上。这时他的队友涛涛大声喊:“不好了,不好了,安安被打倒了,谁是护士,救一下安安?”旁边的女孩子闻声而来,自觉地担任起护士的角色,几个女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一起把“受伤”的安安抬到临时搭建的护士站进行医治。

下一次玩作战游戏时,女孩子自发地背上小医院的急救箱,用软棒、跳绳等当作针筒和输液管等,乐此不疲地给他们治疗。孩子们还约定,每个队伍都有自己的战地医院,凡是受伤的战士都要去小医院治疗后才能再次上场。

就这样,随着护士角色的丰富,女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情节和道具的创造

涛涛(钢爪队):“老师!我明明打到小宛了!但是他不下去疗伤!”

小宛(威龙队):“没有啊,我都没感觉到你打到我了,我为什么要治疗啊!”

雨轩(威龙队):“就是,你说打到就是打到了吗?”

游戏在孩子们的争辩中结束了。

我问:“小朋友说没有感觉自己被打到了,那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有感觉?”

晨晨说:“因为我们的枪没有子弹,打不到他们,当然没感觉了。”

这时泰戈尔提议:“子弹不安全,会伤害小朋友。不如找个东西代替吧。”

孩子们纷纷出主意,要轻一点的,不要打疼小朋友。孩子们按照这个标准,想到了在美工区制作纸球、沙包等当作“子弹”。

小宇提出了一个问题:“战斗的时候还需要枪吗?拿着过障碍很不方便。”

这时,孩子们有的说要背着,有的认为不需要枪了,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但是,随着游戏玩法、规则的建立,孩子们在作战时自发地背起制作的“子弹”去战场,渐渐没有人再拿着枪了。

这不正是来源于幼儿自发的游戏吗?充满了未知和创造的空间。他们为自己的游戏创造条件,为了获得成就感、刺激感而创造新的情节和道具,为了获得快乐体验而不断制订新规则和角色,沉浸于角色之中时不断创造新的策略,让这个原本看似只有打斗攻守的游戏越来越丰满、有趣。我们曾经担心幼儿会在自发游戏中产生混乱、冲突等等问题,然而孩子们似乎总能很明确地意识到问题,还能够自己想办法或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们正在“用孩子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

作战游戏中的交往

以往的游戏很少有这种规模和形式的团队合作,孩子们在交往中经历了许多“第一次”。

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怎么办?

设计作战障碍时,突然听到了“我不同意”的否定声,随之两个男孩子激烈地争论起来。原来是因为设置障碍的意见不统一。这时,有小朋友建议用猜拳的方式决定采用谁的想法,他俩不同意;又有小朋友建议两个人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谁的办法更好。两个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依旧没能达成一致。问题始终不能解决。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为了帮助孩子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我从等待状态的旁观者,变成和幼儿共同解决问题的参与者。

我问孩子们:“有什么办法能够把你们的办法合起来呢?”经过老师的启发,两个孩子都在自己的想法上做了一些调整,吸纳了同伴的一些想法,综合设计的障碍看上去更有挑战性。问题解决后,两个小朋友还拥抱了对方。

小组活动中,孩子们交往增多,为了达成一致的观点,相互质疑、解释、争辩频频发生。我们和孩子们讨论:发生冲突可以吗?有了冲突我们怎样解决呢?游戏中的冲突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情境、机会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我们引导孩子迁移“比比和朋友”课程中的经验,运用应对情绪的策略,自主化解冲突。孩子们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倾听、理解,感受合作的意义和乐趣。

◆ 物品分配不均,怎么办?

随着游戏的逐渐完善,游戏中所需要的物品也越来越多,担架、吊瓶、听诊器等。孩子们带来了一些现成的,游戏的时候他们发现,物品不能平均分配,这对游戏来说并不公平,怎么办?孩子们想到,既然子弹可以在美工区制作,那么,是否可以将吊瓶等用品也放在美工区制作呢?当然可以。于是老师和孩子们开始丰富美工区的材料,为幼儿想法的实施提供了材料上的支持。随着对战备物资需求的增加,孩子们建议制作订单,要什么做什么,要多少做多少,这样就不会白做了。我们还开辟了一小块地方,用于存放幼儿写好的订单。孩子们在体验快乐的前提下自然发展。

◆ 不想攻守,怎么办?

豆豆不想当攻守队员,可是他又想参加这个游戏,小岳说:“你可以看看谁碰到红外线了,就提醒他去看医生。”安安说:“你就当裁判吧,看他们是不是遵守规则了。”这个建议得到了豆豆的认可。在分享环节,他们还一起丰富了裁判的职责。

孩子们从同伴的角度出发,体验同伴的心情,在同伴遇到问题时,能积极主动帮助同伴想办法。

过不了红外线关卡,怎么办?

孩子们的关系由此更加和谐,他们能够积极发现同伴的优点。

可心是我们班比较高大的孩子,几次都是因为对方设置的“红外线”关卡无功而返,很多小朋友也都在这一关“受伤”。他们向裁判叫停,几个进攻的小朋友商量着过这一关卡的方法。

可心:“这一关我过去太难了,瑶瑶瘦,瑶瑶可以钻过去,我来掩护你。”

涛涛:“程程,你腿长,你可以迈过对方设置的宽河。”

友友:“贺一小一点,不容易被对方发现。”

朵朵:“我和果果学过舞蹈,身体很灵活,可以躲过威龙队的子弹。”

果真,孩子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优势,并且根据游戏不断调整进攻队员,获得的能量棒越来越多,他们欢呼雀跃着。幼儿之间的合作为他们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他们相互认可,相互鼓励,用自己的优势在团队中发挥作用。这些对巩固幼儿合作行为,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在分享环节,我会有意地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 我要为你点赞

每次游戏后,有一个点赞环节,孩子们为自己和同伴好的想法和做法点赞。每次的点赞环节都让我们很感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孩子们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23要为海轩点赞。在搭建基地的时候,因为梯子太重,123只能拖着梯子一步步地往前挪,海轩看见了,放下手里的拱形门,和123一起搬梯子。这样的场面经常出现,为了尽快进入游戏环节,孩子们相互帮助,共同合作,搭建基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感受着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

婷婷要为小岳点赞。有一次,护士站只有一位护士婷婷,她对作战过程很感兴趣,看到没有病人,就扮演战士角色;看到有伤员就扮演起护士角色。小岳说:“我受伤很严重,没有护士及时给我看病,我已经死了。”听到小岳这样说,婷婷很伤心。小岳赶快安慰她:“没事没事,我没死,你想当战士吗?”婷婷点头,小岳说:“那你去当战士吧,我来当护士。”婷婷很开心。

威龙队要为钢爪队点赞。钢爪队把梯子搭在了靠近基地的地方,威龙队总是在过这关时被对方打到,很长时间都没有获取能量棒。于是威龙队和钢爪队商量,把这个关卡挪得离基地远一点,钢爪队欣然接受。威龙队给钢爪队伸出了大拇指,他们还主动询问钢爪队在通过他们设置的关卡时有没有难度。游戏中,孩子们会观察“对手”行进的速度、难度,向裁判申请调整线路,闯过关卡的小朋友多时,他们就商量增加关卡的难度;看到对方很难闯过关卡时,他们会把关卡调整得容易一些。他们觉得,对方总通不过关卡他们的心情会不好,游戏也会没有意思。

游戏中的“其他人”

我们把孩子的游戏情况和家长们进行了沟通,家长们也说,孩子在家经常和他们说起作战游戏,每天都盼着和伙伴们一起游戏。很多家长主动为孩子们制作服装,一位军人爸爸還主动要求进行家长助教活动,讲一讲士兵平时的训练,还有一位护士家长来到班上为小朋友讲如何包扎,让小护士们更加“专业”。为了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了解游戏场地的摆放,由家委会带头,自发组织幼儿进行了真人CS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了更多关卡的设置,了解了分工的重要性,并且总结了一些方法,如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进攻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以保存体力等。家长的参与,拓宽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了幼儿的知识,让活动更加多元。

在游戏中,孩子们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在大班游戏大会时,孩子们将自己的创意玩法和其他班小朋友分享,别的班有好的创意玩法,孩子们也吸纳到自己的游戏中,形成经验共享。

作战游戏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孩子们热情不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习着交往、协商、合作,感受着同伴间的默契、信任、团结,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了,情绪对应策略增加了,勇气增加了,体能增强了……

课程源于什么?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游戏、学习。当他们满怀热情和兴趣地投入其中时,当他们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当他们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发解决时……课程就在孩子们的行动中。孩子们是富有智慧、富有力量的,我们需要相信他们,让他们真正成为课程的主角。

猜你喜欢
关卡安安护士
电塔岛历险
诚实守信的陈尧咨
快乐的藤架
疯狂冒险岛
滴答
归来的信任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