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型”开放“友好型”放开

2018-05-14 13:13李丽华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离园教育资源资源

李丽华

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对学校提出要求,开放共享学校资源,向社区提供教育服务。这一要求将学校的资源面向社区最大化共享,满足了周边群众的需求,是一个双赢的活动。我们的幼儿园也在进行着这方面的活动——“离园1小时”。

先定原则,成立管理小组

当有了将现有教育资源开放给家长想法的时候,我们制定了以下原则。

一是,注重环境材料的安全。我们所涉及的教育资源一定是安全、卫生的。

二是,考虑材料设施的耐用。我们所选择的活动材料一定是不易损坏的、结实耐用的,不然无形之中会增加幼儿园的经济负担。

三是,重视活动内容的适宜性。可以开放的教育资源一定是能够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使用的,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活动需要的。

四是,关注幼儿兴趣和家长参与。我们会考虑哪些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家长可以参与其中。这样的活动才更能够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不是形式主义的“假开放”。

五是,思考幼儿园实际负担。活动时间的长度既能保证幼儿和家长有效的活动,又不牵扯幼儿园和教师太多的精力。活动材料也易于收放整理。我们通过教研发现,幼儿园的户外大型玩具、户外体能器械、亲子阅读角、幼儿图书室、创意美工坊、美食之家等作为开放资源,时间限定在离园后的1小时内。

我们成立了“离园1小时行动队”,园长任队长,带领行政、教研组长研讨活动开展的形式,指导活动的开展。后勤副园长任“离园1小时保障组”组长,带领后勤工作人员做好活动开展安全、保障工作。这样的前置思考让我们的活动有序推进。

友好开放并不是完全放开

幼儿园的资源开放不是自由市场里的买卖,我们的开放活动并不是完全的放任自流,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步骤的开放。既确保放得开,又保证开得好。

我们将幼儿的活动也做了相对的时间安排。每月,幼儿园开放三周,小、中、大班各一周,第四周是对全园的活动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针对器械和材料进行检修和调整。每周开放三天,周一和周五是對区域的整理和检查。

另外,我们还将开放的内容设定为长期开放项目和间歇开放区域。比如,户外的大型玩具、器械区可以长期开放;间歇开放区域包括周二的亲子阅读、周三的美工坊、周四的美食之家。每天,根据幼儿园的活动安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活动。而教师则是轮流承担相应区域的开放任务,观察了解活动的进展情况,提供必要的服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我园刚开始采用班级试点,逐步推进的方式。最开始,我们只开放了户外的大型玩具区和小器械运动区,并且在小、中、大的每个年龄段选择两个班进行探索性的初期实践,从中发现一些普遍问题。比如,到结束时间了,但是家长和幼儿不走;玩具材料丢得到处都是;垃圾乱扔,活动后的卫生情况堪忧等。

发现问题之后,我们请班级教师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馈活动效果;还同幼儿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将制定的规则做成宣传板,每次活动的时候出示;并使用自然后果教育的方法,让活动现场混乱的班级暂停一次活动,在微信群中观看前一天活动现场的照片,并且谈论感受。这样让幼儿和家长都认识到遵规守纪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

多元互动,开放更有益

幼儿园的资源开放活动,看似是幼儿园的单方行为。其实,家长、幼儿、周边社区也在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在计划、设计活动时,就将家长、幼儿、周边社区的资源考虑其中。

为了确保活动效果,我们提前制定了活动方案,在方案中完善制度建设。除了幼儿园必要的常规制度保障,我们还制定了《幼儿园资源开放日家长行为规范》,提示家长注意自身形象、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还从家长参与活动的人数、衣着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夏季家长不穿拖鞋进入活动场地;场地内禁止吸烟;禁止饮酒的家长来园接孩子;每个家庭由一位家长陪伴活动等等。

我们还通过班级的微信群、幼儿园家园共育宣传栏、幼儿广播等途径,将要求向家长进行宣传和说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活动有序开展的有力保障。家长在规范的约束下,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得到了保障。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组织开放活动中,我们也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我们将班级家委会成员纳入活动之中,帮助教师维护秩序,协助活动区收拾整理材料。我们还将有特长的家长纳入幼儿园课程资源,比如国轩妈妈的泥工活动深受大家的喜爱,还被孩子们亲切称为“软陶妈妈”。

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我们请幼儿与教师共同为每周的开放活动做准备。小班的幼儿跟教师一起准备材料,中大班的幼儿将制定的活动规则绘画,大班的幼儿初期活动的时候还向家长做了宣传。

通过前期进行的社区幼儿家庭摸底调查,我们召开了专题家长会“向低龄儿童家庭开放教育资源”,让家长知道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做法——每周三下午,我园向社区家长和幼儿开放一次,允许每个家庭派一名家长陪同幼儿活动,来园需要做好登记、消毒等工作等等。等这些充分的准备活动实施之后,我们才开始尝试向社区开放。

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学习资源、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用,是我们打开园门实施开放的初衷。以好友般的相处心态迎接家长和幼儿来活动,并通过细策划、立规矩、讲策略、懂合作的过程,达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真正成为“儿童友好型”幼儿园。

猜你喜欢
离园教育资源资源
幼儿园自主离园活动的尝试与思考
我给资源分分类
小班幼儿离园活动五部曲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从容组织,快乐离园
幼儿离园环节的思与行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