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2018-05-14 17:29赵斌
党政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校研究生行政

赵斌

研究生教育作为省以上党校、行政学院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面临着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面对当下研究生“一高三低”的群体特性给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时期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规律,实现从粗放到精细化的管理,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一、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群体的变化特点及影响

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从“做大”向“做强”转变,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研究生群体的变化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研究生管理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当下,党校、行政学院日渐突出的研究生分布“高

分散化”和研究生群体“低龄化”“低职化”已成为影响研究生管理的重要因素。

1.高分散化

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完成了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办学单位从最初只有中央党校一家,发展到目前省以上党校、行政学院已普及了研究生教育;专业从党的理论,发展到涵盖党史党建、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公共管理等多个专业;单个办学单位年招生规模,从不足百人发展到最多能达到2000人;办学形式既有学位研究生教育,也有党校学历研究生教育;教育对象既有全日制研究生,也有在职人员;授课方式有全日制、周末授课、集中授课、函授授课等多种方式;教学地点从单一本部,发展到校本部、分部、异地的多点教学。

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和形式的多样性,使其在学习层次、学习专业、学生成分、在校时间、学习地点的分布上高度分散化。这些变化对研究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例如,专职班主任的数量配备有限,学生管理矛盾点、风险点增多,学生间在不同地域的横向攀比对管理的影响增大,日常琐碎事务增多,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等等。

2.低龄化

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教育同我国教育发展形势密切相关,本世纪初高等教育扩招,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使上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毕业大学生普遍产生知识层次提升的需求,随着中央党校和部分省级党校研究生教育向在职人员的延伸,尤其是国家大力推出专业学位教育,地方党校普遍开展党校学历研究生教育以后,大量在职干部加入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教育大军之中。然而随着这部分早期大学毕业生完成知识层次的提升,当下的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在年龄上明显呈下降趋势,在职研究生平均年龄已降到27岁,甚至更低。

低龄化使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越来越多地呈现年轻人群体特性。表现为思想更活跃,个性更强、需求更多。传统的以维持课堂秩序为主的带班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要求,原有制度需要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亟待加强,班主任沟通协调能力急需提高。

3.低职化

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群体具有很强的职业特征,除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外,绝大部分来自党政机关和事業单位,尤其是开办MPA和党校学历研究生教育以后,情况更是如此。同样,在高等教育普及和研究生扩招后的当下,大部分处以上干部已通过多种形式取得了研究生学历,目前在校研究生低职化趋势十分明显,主要是刚入职2-3年的科以下人员。

低职化使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越来越多地呈现职业起步阶段的群体特征,迫切需要在思想教育中注入学习引导和职业规划等内容。

二、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思想有待深化

新时代要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质量。为此,许多党校、行政学院出台了各种举措,主要是在招生环节上提高入学门槛、严格招生纪律,在教学环节改革课程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在论文环节上加强论文指导、严格评审、严守答辩关口,在学生管理环节加强学风建设,等等。

这种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改进研究生管理的工作思路,重点强调纪律,属于被动式管理,创新和突破空间不足,还没有从“人”的角度加以深化,尚不能构成研究生管理的指导思想。同时,这种思路没有突出新时代党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与党校、行政学院办学宗旨,与研究生自身发展规律结合不够紧密。

2.管理内容有待进一步清晰

当前党校、行政学院比较重视研究生管理工作,大部分都配备了专职班主任。在突出“学风”作用的情境下,工作重点更多放在保证到课率上,为此,许多党校、行政学院严格规定了研究生每门课程的请假次数,还有的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如上下课刷卡和人脸识别,并以此作为课程成绩和学分认定依据。同时,班主任还承担许多与研究生课堂学习相关工作,主要是通知与教学相关事宜、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

传统的研究生管理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缺”,即政治思想工作缺失。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主体是在职研究生,多以走读方式参加学习,很难有整块时间开展党性锻炼和学生活动,另一方面是指导思想还不够深化。二是“杂”,即管理工作繁杂无序。班主任除了“盯班”以外,承担了大量事务性工作,如发放学习资料,办理学生入学、休学、退学事宜,收集整理各类作业、表格,布置教室,组织研讨,召集班会等,而这些工作规律性不强,主要由班主任经验应对。

3.整体统筹有待深入探索

面对研究生高分散化的特点,许多党校、行政学院出台了一些举措,主要是针对研究生地域分布广的情况,选择多个教学点,委托当地党校、行政学院进行管理;对不同班次配备专职班主任;组织开展不同年级、班次的联谊活动等。

这种针对高分散化研究生的管理改革举措部分缓解了因规模扩张造成的研究生管理工作压力。但还停留在以“量”制“量”阶段,即以增加管理“力量”制约管理“数

量”,也说明了对研究生群体统筹规划不够,在发挥整体优势、相互补充、相互提高方面的探索还不深入。这种以“量”制“量”的做法,其结果是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适当增加管理人员,再辅以少量临时聘用人员,这在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背景下,将难以为继。

三、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质量直接关系教育质量,必须加以重视。针对存在问题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旗帜和方向,只有指导思想明确了,研究生管理才有“主心骨”。明确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指导思想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符合党和国家的育人要求;二是符合党校、行政学院办学性质;三是符合研究生成长规律。

就党和国家的育人要求而言,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及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按照习近平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研究生管理工作第一要务。就党校、行政学院办学性质而言,就是要围绕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

“党校姓党”的原则,“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而且要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遵守

《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着力培养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能力。就研究生成长规律而言,研究生管理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通过管理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因此,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指导思想可归纳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围绕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中心工作,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龙头,打造信念坚定、道德高尚、素质优良的研究生队伍。

2.理清管理思路

管理思路要建立在对主要职责认知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避免因受具体的、琐碎的事务影响,而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

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主要职责必须体现指导思想的要求。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生管理的第一要务的理念。其次,进一步认清思想政治工作与学风的关系,将学风作为政治思想建设的行为结果,把规矩制度挺在前面。第三,注重对研究生的服务工作,许多研究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困难需要我们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做好服务,保证研究生顺利、愉快地完成学业。

因此,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主要工作应集中在“抓思想、抓学风、抓服务”三个方面,这是“纲”。这个“纲”要通过将现有和需要建设的具体工作作为“目”

来充实,做到“纲举目张”。

在“抓思想”方面,要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分层次、专业和班级建立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通过支部建设落实《党章》“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要求,将“三会一课”制度同专业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谈心活动,以达到研究生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的目的。

在“抓学风”方面,要利用法治方式加强研究生管理,严格落实现有研究生管理各项规定,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通过日常课堂管理提高研究生“规矩”意识,做到“有规矩、用规矩、守规矩”。同时,要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学习论坛、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班级活动等,提高研究生的组织认同、思想认同和作风认同。

在“抓服务”方面,要关心爱护研究生的学业和个人成长进步,不仅要做好入学、休学、退学、评优、评奖、毕业等学籍管理工作,以及教室布置、跟班教学、外出考察、协调就餐、应急处置等学习保障工作,而且要在研究生就业服务、职业规划等涉及个人发展方面提供更加深入的指导。

3.整体统筹融合

统筹兼顾既是思想,也是方法。针对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高分散化特性,作为管理者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对各类别、各年级研究生管理进行统筹,将全体研究生融合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团体。

在不同层次类别研究生的统筹融合上,要充分发挥不同层次类别研究生的优势,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如博士研究生可以参加在职研究生班次学生论坛,汇报研究成果,一方面提升在职研究生学术思维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博士研究生也可以吸取多方面的实践经验和职业体验。再如,加强不同专业研究生的交流,碰撞思想、共享经验。

在不同学习方式研究生的统筹融合上,要充分发挥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联系学校方便和在职走读研究生资源经验丰富的优势,共同在考察实践、校园文化组织等方面相互促进提高。

在不同地域研究生的统筹融合上,要加强异地教学研究生托管的巡视巡查工作,同时要让外地研究生有机会参加校本部研究生教学和重大活动,为校本部研究生与异地研究生交流提供条件和支持。

4.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

在党校、行政学院研究生管理队伍建设上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奋机制”的要求,着力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能力。

要加強班主任的思想建设。将热爱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人员选拔到班主任岗位,并将班主任工作与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联系起来,通过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把对研究生的爱融入实际工作之中,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党性、道德和素质。

要加强班主任的能力建设。明确学生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指导班主任加强新时代研究生工作新特点的研究,加强班主任间的交流,共同提高管理能力。要给班主任压担子,通过承担研究生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书记工作,学会通过支部建设做好学生政治思想,促进学风建设,进而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

要关心班主任的成长进步。根据班主任工作性质和时间对其工作范围和职责做出合理安排,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上为班主任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成长空间,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激发班主任工作活力和创造力。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处处长)

(责任编辑 周 巍)

猜你喜欢
党校研究生行政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党校人的忠诚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浅析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