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微小RNA的表达ぜ坝胱庸内膜癌相关分子改变的相关性探究

2018-05-14 17:00哈丽莎地力夏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相关性

哈丽莎地力夏提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微小RNA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分子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56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微小RNA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微小RNA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分子改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微小RNA302c表達水平(2.023±1.562)低于对照组(6.652±2.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23,P=0.021<0.05)。子宫内膜组织微小RNA302c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肌层浸润无关(P>0.05)。高微小RNA302c患者的3年累计生存率(94.29%)高于低微小RNA302c患者(90.47%),且其复发率(8.57%)低于低微小RNA302c患者(33.33%)(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微小RNA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可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微小RNA;子宫内膜癌相关分子;相关性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生殖肿瘤,常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大肠癌 [1]。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是晚期,因此,早期发现及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旨在分析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微小RNA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分子改变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内膜诊断及分期标准,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未行激素治疗及放化疗;精神病者及其肝肾功能障碍者。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56.78±8.23)岁;临床分期:Ⅰ期25例,Ⅱ期18例,Ⅲ期8例,Ⅳ期5例;分化程度:低分化8例,中分化20例,高分化28例;淋巴结转移11例,无淋巴结转移45例。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5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5.36±7.27)岁。两组的临床资料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以微小RNA302c为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提取总RNA,采用微小RNA专用逆转录试剂盒行逆转录,其反应条件:37℃ 1h,85℃ 5min,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绘制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微小RNA302c表达预测患者死亡及复发受试者相关曲线,采用最大约登指数法来确定截断值,将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高、低微小RNA302c表达组,统计及比较3年累计生存率及其复发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采用(%)表示,用χ 2检验;计量采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微小RNA302c表达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微小RNA302c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子宫内膜癌组织微小RNA302c表达与子宫内膜病理参数的关系

子宫内膜组织微小RNA302c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肌层浸润无关,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子宫内膜癌组织微小RNA302c表达与子宫内膜癌预后与复发的关系

微小RNA302c表达量<1.563为高微小RNA302c,>1.563为低微小RNA302c,得到高微小RNA302c患者的3年累计生存率高于低微小RNA302c患者,且复发率低于低微小RNA302c患者(P<0.05)。

3 讨论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日益增加,且呈现年轻化,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妇女的身心健康。临床对微小RNA分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成为肿瘤发生及发展的热点内容 [2]。微小RAN是一种非编码链小RAN,通过和靶基因mRAN基因产生作用,使其在转录后的翻译过程中受到抑制及降解,降低了蛋白表达水平。临床已有学者指出:微小RAN320c对细胞周期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在染色体结构的形成、p63基因的蛋白、mRAN表达上有较大作用。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微小mRA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微小mRAN表达下调与子宫内膜癌组织相关,可能与靶基因结合,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繁殖的作用 [3]。通过研究微小mRA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的相关性,发现微小mRA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表明肿瘤细胞中的微小mRAN表达可直接或者间接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并调节肿瘤细胞的增值、分化及凋亡,参与到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同时,本文作者通过研究表明微小mRA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及复发相关,对于低mRAN表达者有着较差的预后性。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微小mRAN表达水平在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分化、转移及预后中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新萍,赵丽君,沈丹华,等.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病理分子标志物与其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03(06):519522.

[2] 王颖,阿迪拉·斯依提,张晓明,等.子宫内膜癌微小RNA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3(02):8894.

[3] 周惠玲,何莹莹,范良生,等.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基因及分子标志物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01(10):947950.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相关性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