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平台的创新激励研究

2018-05-16 12:43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航天工业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内化专家信息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IT革命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大了信息传递的范围,降低了信息成本,弱化了封闭型创新系统在信息沟通、资源配置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革命性信息网络技术所推动的知识生产方式的弥散化,知识生产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周期越来越短,而且创新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复杂的连锁模式。随着研发项目的复杂化与巨大化以及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封闭的企业内研发体制”不管是从知识储备还是资金供给方面都已达到极限。同时,随着国家科研管理体制、军队体制改革和军民融合的深入推进,军品和军民融合领域的竞争性、开放性、融合性特点更加突出,外部环境的变化为科研院所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唯有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全面创新,并在创新中谋发展,才能支撑未来长远发展。对科研管理部门而言,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用户信息对接、科研人员创新激励等工作,也面临新的考验。

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交互工具、远程管理工具、评估工具等应用系统,促成不同主体间的知识流动与共享,丰富自身的知识库并与现有知识进行整合,提升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或平均知识创造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采用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的知识共享既可以是知识传递方和知识接收方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知识转移与共享,也可以通过众多主体共同讨论,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创新构思,还可以使知识接收方通过平台搜索功能,有针对有目标的在社区网络平台的知识库中寻找所需要的创新构思等。不仅如此,通过构建一套系统的选、育、用、留指标体系,可促进平台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综上所述,为整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各方向的市场信息和科学技术知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笔者对基于知识管理平台进行了创新激励的初步研究,对创新激励的内容、工作流程、组织形式和奖励方案进行了初步构想,以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牵引、甄别和孵化。

一、企业创新激励过程

从宏观层面划分,企业知识管理可分为以下3个过程。

一是知识获取是将组织外部的知识转化为可识别的内部表达形式,可以通过与外部企业或组织交流、吸收新知识,并根据市场要求和反馈挖掘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来实现。

二是知识内化帮助企业员工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建设相关知识内化的公共信息库,开设知识内化的论坛、贴吧,提高企业员工对于知识内化的积极性,利用网络平台公布知识内化相关的措施、规章制度,通过知识交流和共享来达到目标。

三是知识应用是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企业创新设计过程中,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是新理论,可以通过提供知识应用的技术支持、建设知识应用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和专家系统,建设相关知识应用的信息库来实现。

通过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知识内化—知识应用过程,可以促使企业不断地吸收新信息和新知识,促进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设计,提升企业的创新设计能力。其中,知识内化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将知识内化才能真正地应用知识。企业在接收新信息和新知识后,要通过充分的内化才能使员工更好地吸收这些新信息和新知识。

二、基于知识管理平台的创新激励工作流程

研发中心作为预研创新单位,其工作性质要求员工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为提升技术人员的预研创新能力,构建了基于知识管理平台的创新激励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内化和知识应用3个维度。

1.面向创新的知识获取

建立专家体系,包括外部专家和内部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逐年组织专业知识产权布局研究;依托战略研究室,收集国内外大型航空航天企业的最新情报动态,制定后续发展战略。

2.面向创新的知识内化

主要依托知识管理平台开展创意、灵感等创新型知识的采集与共享,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一是创意需求发布与申报。科研管理部门根据具体市场信息不定期发布需求通知,并将其统一编入需求信息。研发人员可依据需求通知进行创意申报,也可自发申报创意。

二是处室审查。研发人员完成创意申报后,首先由本处室领导对创意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审查,审查通过后将该创意录入创意项目。

三是大众点评。从研发人员线上提交创意开始到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在线盲审前,研发中心所有用户登录知识管理系统的“创意广场”模块后,可对创意进行浏览、评论,创意申报者依据评论结果,可对创意进行修改完善。

四是在线盲审。科研管理部门构建盲审专家库,定期组织在线盲审。盲审专家库由中心领导、副总师、处室领导、中心级/室级专家、正/副主任研究师等组成。盲审专家通过填写盲审专家信息表,确定打分权重,选择“拟评审领域”和“拟评审专业”属性。

在线盲审流程:首先,根据创意项目所属领域和专业,在盲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位对应领域和4位对应专业的专家,将创意项目盲审任务推送给专家;其次,专家分别从创新性、可行性等维度,对创意项目进行在线打分,提出意见、建议及疑问。打分规则为百分制,100分满分,60分及格;最后,当7位专家反馈盲审分数后,系统去掉最低得分和最高得分,对余下5个得分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最终分数。将最终分数大于60分的创意项目录入到种子库中,并根据分数进行排序。

五是创意大赛。科研管理部门不定期组织创意大赛,邀请用户单位领导、行业内专家等对种子库中排前30的创意进行评比。大赛材料由知识管理系统自动形成,材料形式为:每一条创意形成一篇文档,内容为创意项目、盲评中各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及意见建议、申请者根据盲审结果进行的修改完善材料。

图1 基于知识管理平台的创新激励工作流程

大赛过程中,专家根据创意项目材料以及申报者的汇报分别对创意项目进行打分,阐述对创意项目的意见建议。大赛评比得分前10名的创意项目,标记为最佳种子,编入最佳种子库。

六是创意推送。对于所形成的需求信息、创意项目和种子库,可在后台查询。创意项目信息可自动形成文档,供项目主管进行项目推介。系统可自动形成简报,由科研管理部门(或指定系统管理员)定期通过邮箱推送给中心领导、专家及研发人员。

3.面向创新的知识应用

当创意项目经专家和机关推介、成功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依托“项目管理”模块,组建相应的创新项目团队,进行后续的实施工作。

三、组织形式和奖励方案

由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基于知识管理平台的创新激励建设工作,由技术室进行技术支持。

制定关于企业创新设计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进行创新,并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对员工的创新设计成果给予表扬和重视,向员工传达一种理念,即企业重视创新设计,创新设计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营造出积极主动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基于知识管理平台的创新激励流程,可以整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各方向的市场信息,激发研发中心员工的创新活力,为研发中心孵化新技术和新项目提供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工作将是研发中心加强科研管理、提升创新能力的有益控索,平台建成后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内化专家信息
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内化关系研究
致谢审稿专家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从知识内化视角看翻转课堂
订阅信息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展会信息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