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航天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模式研究

2018-05-16 12:43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航天工业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型号生命周期研制

/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它区别于标准规范、经验禁忌、故障案例、科技情报、科技成果等其它知识资源,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法律性,因此成为组织或个人参与市场竞争、获取行业优势、占据垄断地位、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利器。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武器装备采办条例的改革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发布和实施,知识产权在武器装备承制的资格准入、项目立项、研制攻关等项目全产业链将发挥更大的先导、战略和支撑作用。

型号研制是航天企业最重要的科研生产活动,对型号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提高型号研制效率和质量确保武器装备性能的重要保障,对型号知识产权进行管理是型号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根据GB/T 23703-2010系列标准规定的知识活动内容和方法,结合知识产权的特殊属性,分析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航天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需求,提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航天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模式,为航天型号有效利用知识产权提升研发效能、掌握核心资产、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向用户提供始终合格一致的产品提供支撑。

一、知识活动及知识产权活动内容分析

根据GB/T 23703.4-2010,知识活动包括知识鉴别、知识创造、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应用和知识共享,各个活动的目标、主要内容、方法和工具、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见表1。这6个部分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直接影响着组织知识管理的目标实现。其中,知识鉴别是知识管理的前提,其核心是分析知识需求;知识创造的核心是产品或服务的知识创新,需要全员参与并且存在于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知识获取的核心是梳理、分类和汇总内部知识、获取外部知识;知识存储的核心是建立组织内部知识库;知识应用的核心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知识的交流传递;知识共享的核心是促进知识在组织内得到应用、实现价值提升。

知识产权活动一般包括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信息利用6个部分见表2。其中,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是前提,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是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的落实,信息利用是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方法。

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的核心是围绕组织战略对知识产权工作做出全局性谋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创造的核心是组织在科研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或者管理创新;运用的核心是发挥知识产权的竞争和经济效能,实现知识产权保值增值;保护的核心是通过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手段获得保护、进行动态维护;管理

的核心是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对自有和外部知识产权进行管理;信息利用的核心是对获得的自有和外部知识产权进行分析,预测有关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以支撑技术研发、规避侵权风险。

表1 知识活动及内容

表2 知识产权活动及内容

对比发现,知识产权作为知识资源的最重要类型之一,其活动内容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与知识活动有所不同,但在内涵上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如图1所示。

二、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需求分析

航天型号包括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运载火箭、卫星和飞船。虽然这些型号的研制程序在细节上存在不同,但整体上都包括论证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和定型阶段。其中,论证阶段的工作是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基于作战需求和自身综合实力进行作战任务使命、作战使用性能、初步总体方案等论证或技术指标论证;方案阶段的工作是依据批复的要求,进行多方案论证、设计和验证,提出研制要求和研制方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制;工程研制阶段的工作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制,进行样机的设计、试制和试验;定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考核武器装备的性能,确认是否达到批复的研制要求。

结合知识产权活动及内容,分析得出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活动存在于型号研制的论证阶段,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信息利用贯穿型号研制程序的各个阶段。由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科研生产,在实际应用中型号知识产权活动一般不再单独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而是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框架下开展各项活动。因此,基于知识产权的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需求重点内容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信息利用。

图1 知识活动与知识产权活动内容的对照关系

三、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模式

1.总体思路

以型号研制程序需求为中心,以型号研制程序为主线,以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为前提,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信息利用为重点,建立由型号研制队伍、知识产权主管机关、知识产权研究人员构成的“三结合”保障队伍,为型号研制提供知识产权技术支撑,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模式总体思路,如图2所示。

2.知识管理模式

一是主体及职责。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的主体为型号研制队伍、知识产权主管机关、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其中,知识产权主管机关组织开展型号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职务智力成果登记及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落实,完善、监督并考核型号所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型号研制队伍负责制定型号知识产权战略与规划、记录技术创新成果、提出知识产权信息检索需求、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所需技术材料、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完成转阶段知识产权工作总结;知识产权研究人员提供型号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等研究支撑,提供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成果推广与转化应用、知识产权信息分析与咨询、知识产权培训等服务。

图2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模式总体思路

二是工作流程。

在项目论证阶段。首先,开展立项知识产权分析,规划型号知识产权工作。型号研制队伍编写型号相关技术介绍,对型号的立项背景、关键技术、拟攻关的技术做出说明。知识产权研究人员针对关键技术开展知识产权检索分析,分析技术发展现状,形成型号立项知识产权分析报告,把握自身技术水平,研究提出技术创新方向、技术风险和建议、型号研制全流程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计划。型号研制队伍依据型号立项知识产权分析报告,梳理关键技术创新点及知识产权项目,完成型号关键技术及知识产权项目梳理表。知识产权研究人员依据该梳理表,开展知识产权查新检索,确定能够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环节和关键技术,完成型号知识产权规划报告。

其次,有效利用专利信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知识产权研究人员针对型号研制队伍提供的知识产权检索分析需求表,开展深度专利检索分析,定期推送有价值的专利文献及主要技术内容分析报告,形成项目创新性技术专利信息动态。

在方案阶段至定型阶段。首先,开展专利技术挖掘,全方位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研究人员依据型号知识产权规划报告,随时向型号研制队伍提供咨询,与型号研制队伍进行技术沟通,开展技术挖掘工作。知识产权主管机关组织型号研制队伍定期开展职务智力成果登记,填写职务智力成果登记表。研究人员针对职务智力成果登记表开展可专利性评估,形成可专利性评估报告,判断技术创新成果的授权前景。

其次,进行专利申请文件撰写、提交和维护工作。型号研制队伍依据可专利性评估报告,在知识产权研究人员的技术指导下,填写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开展专利撰写、上报和后续维护工作,形成专利申请文件。定期汇总型号知识产权状况,形成知识产权状况汇总表。

有效利用专利信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针对型号研制队伍提供的知识产权检索分析需求表,开展深度专利检索分析,定期推送有价值的专利文献及主要技术内容分析报告,形成项目创新性技术专利信息动态。依据需求视情况形成关键技术专利分析报告、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布局研究报告、关键技术知识产权跟踪报告、产品专利预警研究报告等成果,以期掌握技术发展方向、有效保护创新成果、规避产品或者技术的知识产权风险。

开展转阶段知识产权工作总结。型号研制队伍协同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完成型号转阶段知识产权工作总结,知识产权主管机关组织转阶段知识产权评审。当型号完成定型后,型号研制队伍协同知识产权研究人员完成型号知识产权总结和推广应用,为其它型号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借鉴参考,知识管理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型号全生命周期知识管理工作流程

航天型号技术创新成果从某种程度上是国家最高精尖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武器装备作战能力的体现。知识产权制度确保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的法律保障,使得知识产权成为国家或者组织最重要的知识资源之一。将知识产权制度有效应用在航天型号研制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型号技术创新效率、有效保护创新成果、掌握核心知识资源、提升有效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提出以型号研制需求为中心、型号研制程序为主线、“三结合”队伍为保障、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规划为前提、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信息利用为重点的管理模式,旨在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工作进型号、进规划、进流程,最终实现知识产权与型号研制全流程的有机融合。该模式已经在某军工单位某型号中进行了试点,在统筹型号知识产权工作、建立知识产权队伍协同工作机制、凸显知识产权应用效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施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型号生命周期研制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关于提高航天型号计划完成率的思考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航天型号全要素管理的初步实践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