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饲养桔小实蝇的方法

2018-05-16 09:53郑传伟周益锋王艺璇冯丹袁瑞玲和秋菊陈鹏
西部林业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蝇细沙羽化

郑传伟,周益锋,王艺璇,冯丹,袁瑞玲,和秋菊,陈鹏

(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3.宁洱县林业局,云南 普洱 665000)

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al),又名东方果实蝇(oriental fruit fly),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rypetidea)果实蝇属(Bactrocera),是中国二类进境检疫性害虫[1-4],该虫可危害40个科的300余种瓜果[5-6]。云南省是桔小实蝇的发生区之一,并造成大量经济损失[7]。长期以来,如何有效防控桔小实蝇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昆虫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应用昆虫基因组学方法、基因干扰等技术也逐渐成了害虫防治研究的热点之一[8-11]。因此,针对大量试验材料的需求,建立稳定的试验种群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关键[12-13]。

就桔小实蝇人工饲养而言,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大小不等的养虫笼或养虫箱等传统饲养装置[14-17],主要用于成虫阶段饲养,使用功能单一,不利于喂养管理,也不能满足实蝇发育各虫态的要求,不能满足简单方便快捷地将各虫态分开饲养和管理、轻松地把实蝇不同虫态不同日龄分离开、随时获取不同时期昆虫试验材料等要求。为此,本研究设计使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饲养桔小实蝇,该装置既能满足天然水果饲养实蝇,也能满足人工饲料大规模饲养实蝇的要求。此方法主要是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装置处理,获取精确到日龄的不同虫态的实蝇试验材料,喂食、取虫、更换和清洗等的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装置制作成本低廉,且能保证建立的种群强健、稳定。该装置也可用于其他实蝇类等昆虫饲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制作材料

方形钢管、角钢、不锈钢纱网、铁皮、PC塑料管、纱布、海绵或棉花、磁铁、夹子和玻璃板等。

1.1.2 养虫箱

(1)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 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图1),规格为60cm×60cm×60cm,采用带支脚的矩形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顶侧、底侧以及后侧采用不锈钢纱网X1,左右两侧采用玻璃板X8;玻璃板上部设置通孔,箱体内设置贯穿玻璃板的喂料管X2,喂料管上方开口X7,开口处垫上大小合适的海绵X6,喂料管一端设置直径大于通孔的固定盖,另一端设置水平向上的投料口;箱体内中部两侧设置支架X3,支架上放置物料盘;箱体前侧上部采用纱布,纱布中央设置纱网袖X4,纱布通过外缘设置的粘扣带与箱体连接;箱体前侧中部采用不锈钢纱网,箱体前侧下部设置抽屉式底托X5,底托内铺设石英砂。

图1 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Fig.1 New type of Bactrocera breeding box

(2)传统养虫箱 传统养虫箱(图2),规格为30cm×30cm×30cm,采用玻璃、纱布和铝合金等做成的矩形箱体。箱体由铝合金作为边框和支架包住玻璃和压住纱布,箱体正面薄木板制成并在中间设置纱布袖套口C3,左右两侧采用纱布C1,其余3个面用玻璃C2封闭。

图2 传统养虫箱Fig.2 Traditional insect box

1.1.3 虫源及饲养材料

饲养虫源桔小实蝇幼虫采自云南省元江县植保植检站的青枣园虫果(经虫果在室内饲养而得桔小实蝇成虫),达到成熟幼虫从水果里跳出钻入沙中化蛹,要求供幼虫化蛹的沙子必须消毒并保持湿度(用手捏无水滴出现,手放开会自然散开即可)。

成虫饲料(酵母浸粉和蔗糖按1︰3的比例溶解在水中喂食)[18];阿斯达芒果汁饮料。

幼虫饲料(将豆渣45.0g、麦胚7g、蔗糖14g、酵母粉7g、盐酸0.3mL、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3g加以适量的蒸馏水配制成糊状饲料,将其饲料的pH调控为3.6,配制成幼虫人工饲料)[19-24]。建议现配现用,对桔小实蝇幼虫饲养效果明显。

豆渣为市场上购买的豆腐制作过程的新鲜大豆残渣;酵母浸粉为英国汉普郡的酵母提取物;蔗糖为昆明国达通工贸有限公司提供的白砂糖;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由昆明硕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分析纯≥98.5%;水果等。

1.1.4 养虫室

养虫室通风透光,能避免其它昆虫或动物的干扰。养虫室装有人工光源,室内用加湿器调节湿度,保持相对湿度为60%-70%,用海尔电热油汀控制温度在25-30℃,用温湿度表监测温度和湿度,光暗周期为光︰暗=12h︰12h。

1.2 桔小实蝇人工饲养方法

1.2.1 成虫饲养

利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饲养桔小实蝇成虫,在成虫饲养过程中,设置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30℃,湿度为60%-70%,光周期为光︰暗=12h︰12h。将同一时期羽化的成虫聚养在同一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60.0cm×60.0cm×60.0cm)中,每24h补充1次饲料(蔗糖3︰1水解酵母粉或新鲜芒果、香蕉等水果)和饮用水。2-3d对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进行清洗和灭菌消毒。

(1)使用水果饲养 将芒果(Mangiferaindica)或香蕉(Musanana)等水果切成薄片放于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物料盘中,再把装有适量水果片的物料盘放进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支架上即可喂食。每24h更换1次水果,更换时用毛刷从袖套口伸入轻轻赶走在水果上取食的桔小实蝇成虫,把之前放入的物料盘取出,用洁净的其他物料盘装好水果片放进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支架上更换即可。喂料管开口处垫上海绵或棉花,从喂料管的投料口注入饮用水供桔小实蝇成虫饮水,每次加水到海绵或棉花基本全部浸湿即可。

(2)使用人工饲料饲养 喂料管开口处同样垫上海绵或棉花,将蔗糖和酵母粉比例为1︰3制成糖水混合液,直接从喂食管的投料口倒入糖水混合液;或倒入芒果汁,使海绵或棉花基本全部浸湿即可。

(3)不同日龄成虫的饲养 把收集好的蛹移入到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底部抽屉式托盘的细沙(细沙经过120℃高温灭菌消毒2h;并保持细沙的湿度,用手捏紧时没有水滴下,松开手沙子自然散开为好)中,待其羽化。从发现有羽化成虫当天起,则开始把每天羽化的成虫分开。选择每天下午18点左右为宜,将底部抽屉式托盘抽出,换进新的托盘防止箱内成虫飞出。抽出抽屉式托盘带出来的刚羽化成虫小心捡起放回原来饲养箱内,然后把之前取出装有未羽化蛹的抽屉式托盘放入到先前准备好的另外养虫箱中待其下一天羽化再分。按上述方法每天同一时间分离1次,直到放入箱内羽化的蛹全部羽化为止,这样则把每天羽化的成虫分开,并得到不同日龄的成虫。

1.2.2 卵的采集

(1)人工采集卵 自制采卵器,采用饮水用的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上口径7cm,下口径5cm,高9cm),在距离底部2cm以上的区域扎上1mm大的小孔,孔间距约为0.5cm。采卵时,将从超市买的阿斯达芒果汁饮料倒入自制产卵器内,约1.5cm深,用保鲜膜封住杯口。把产卵器放入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的物料盘中让雌成虫将卵产于产卵器内壁上。

或用鲜橙多的透明塑料瓶,在其一侧用针扎孔,密度越密越好,制成桔小实蝇采卵器。在塑料瓶中倒入阿斯达芒果汁饮料,其汁液覆盖瓶底且不能顺孔流出即可盖上瓶盖,擦去瓶身上残余的芒果汁,将产卵器横放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的物料盘中引诱桔小实蝇雌虫产卵。放入24h后将产卵器取出并把卵收集下来饲养。再者使用特制的桔小实蝇产卵引诱器(专利号ZL201420615654.0)收集桔小实蝇卵。

(2)水果采集卵 将从超市购买的香蕉或芒果用水果刀扎些小口,然后放到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的物料盘中,让雌成虫将卵产于人工扎的水果小口中,1d更换1次或2d更换1次水果。

(3)卵的收集和饲养 使用自制采卵器采集的卵,将封口的保鲜膜撕下,用洗瓶把粘附在产卵器壁上的卵冲洗下来,用纱布或可湿水纸巾过滤,将收集的卵连同纱布或纸巾一起放入配制好的上述人工幼虫饲料中。或用细毛笔轻轻把产卵器壁上的卵挑到上述人工幼虫饲料中。使用水果采集的卵直接就由其在水果里孵化生长,不需要转移。

(4)不同日龄卵的收集 在成虫产卵期,将每天利用自制采卵器采集的卵收集下来,集中统一置于人工幼虫饲料中保存(避免卵孵化没有食物死亡),并详细记录每天卵采集的时间及其他标签,这样在卵孵化前便可得到不同日龄的卵。

1.2.3 幼虫的饲养

利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饲养桔小实蝇幼虫,把上述配好的人工饲料放在物料盘中,把收集的卵放在饲料中,再把物料盘放到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的中间支架上供其孵化,幼虫在人工幼虫饲料中孵化取食。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的底部抽屉式托盘中放入细沙,待幼虫生长发育至老熟幼虫时跳入细沙中化蛹。

如果是用水果采集的卵,则直接把已被雌成虫产卵的水果放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的物料盘中,使卵在水果中孵化并取食水果。同样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的底部抽屉式托盘中放入细沙,供幼虫生长发育至老熟幼虫时跳入细沙中化蛹。

1.2.4 蛹

桔小实蝇幼虫老熟后会从物料盘上跳入细沙(细沙使用前需过筛并在120℃高温下灭菌消毒2h)中化蛹,所以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的底部抽屉式托盘中需要放入约5cm深的细沙,并保持细沙的湿度(要求细沙用手捏紧时没有水滴下,松开手沙子自然散开即可)。

化蛹过程中可以每天更换底部的抽屉式托盘,收集同期的蛹,保证羽化后成虫的整齐性。并且不用把蛹从细沙中筛出,减少一些人为的破坏。直接把每天跳入细沙中的老熟幼虫和底部的抽屉式托盘转移到另一个空的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中,待其化蛹,直到羽化(在完全羽化前要一直保持细沙的湿度)。然后羽化出的成虫就在该箱中饲喂繁殖。

不同日龄蛹的收集 从有老熟幼虫跳入细沙中起,底部抽屉式托盘及里面的细沙每天定时取出并换上准备好的托盘供新跳入的老熟幼虫化蛹,24h后筛出细沙中已化的蛹,置于调好湿度的细沙中保存,依次循环分离,并做好化蛹的详细信息。在蛹羽化前均可得到不同日龄的蛹。

1.3 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计算方法

1.3.1 卵的孵化率

将取好的500粒卵放在配置好的人工幼虫饲料中,让其自由孵化,记录和统计卵孵化所得的幼虫的数量,从而得到卵的孵化率(孵化率=孵化出幼虫数/试验卵数×100%)。

1.3.2 幼虫的化蛹率

将随机取出的300个幼虫放入人工饮料中饲养,待其发育至老熟幼虫跳入沙中化蛹,每天收集蛹,记录和统计蛹的数量(化蛹率=化蛹数/试验幼虫数×100%)。

1.3.3 蛹的羽化率

随机取出200个蛹放入底部抽屉式托盘的细沙中(保持细沙的湿度用手捏紧时没有水滴下,松开手沙子自然散开)让其自由羽化,统计羽化后成虫的数量(羽化率=羽化成虫数/试验蛹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与传统养虫箱比较

经过试验对比分析,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具有如下优点。

(1)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60.0cm×60.0cm×60.0cm)的空间大,是传统养虫箱的6-7倍;且设计增加了物料盘,喂食管和底部沙盘等;易于观察虫态变化;便宜喂食、清洗等操作。而传统养虫箱(30.0cm×30.0cm×30.0cm)空间小,养虫数量少;没有物料盘和喂食管,喂食不方便;制作成1个固定的整体,只有1个纱布袖套开口,不利于操作和观察。

(2)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除了2个侧面用玻璃板支撑喂食管外,其余面都由铁沙网和纱布制成,能够很好地保证养虫箱内环境与养虫室环境一致。通过控制养虫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就能保障桔小实蝇生长发育的箱内环境。

(3)根据实蝇老熟幼虫跳入沙中化蛹的生物学特性,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专门设计的抽屉式底托X5,可随时收集老熟幼虫和蛹,箱中放入特制的桔小实蝇产卵引诱器(专利号ZL201420615654.0),可随时收集桔小实蝇卵,进而转入另一个养虫箱,这样,可以简单方便地收集到桔小实蝇不同的虫态,以及不同日龄的成虫、不同日龄的卵和不同日龄的蛹等试验材料。该方法可以为桔小实蝇的研究提供更多、更精细的试验材料。而传统养虫箱做不到精确到不同日龄、不同虫态试验材料的获取。

2.2 新型养虫箱与传统养虫箱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比较

试验利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和传统养虫箱分别饲养桔小实蝇,随机选择第3代的卵、幼虫和蛹(前2代均用上述养虫箱和相同饲料饲养),分别利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和传统养虫箱饲养(其他条件相同),各设置4个重复。随机选取500个卵测定其孵化率,取300个幼虫测定其化蛹率,取200个蛹测定其羽化率等(见表1)。

表1 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与传统养虫箱饲养桔小实蝇结果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used new type of Bactrocera breeding box and the traditional insect box feeding Bactrocera dorsalis

表1和图3的结果显示,采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进行桔小实蝇的人工饲养,卵的平均孵化率为95.70%、平均化蛹率为95.10%、平均羽化率为94.63%,而采用传统养虫箱人工饲养时,卵的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分别为79.50%、85.60%、79.50%。方差分析表明,使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饲养桔小实蝇时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均显著高于使用传统养虫箱饲养时的效果(P=0.000)。可见,使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及方法室内饲养桔小实蝇效果好,是可行的。

图3 使用2种装置饲养的生物学指标比较Fig.3 The biological indicators comparison of two breeding box after using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研究是利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饲养桔小实蝇的饲养方法探索及其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可在实验室大规模饲养桔小实蝇,有利于桔小实蝇的扩繁和种群建立。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饲养的方法便于观察桔小实蝇各虫态生物学特性,方便分离得到各虫态不同日龄的试验材料等。新型养虫箱解决了现有的养虫箱体积小、结构简单、养虫不方便、不能满足同一箱体饲养各个虫态及分离不同日龄试验材料的问题。通过新型养虫箱,饲养时在第一次羽化出桔小实蝇成虫后,即能完成整体的、系统的、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虫卵收集、虫蛹收集、蛹的羽化以及成虫饲养全过程,用饲养获得的桔小实蝇成虫可以再次循环饲养,并且可以对桔小实蝇的饲养过程进行科学管理控制[25]。此外,该新型养虫箱,也方便试验昆虫的复壮,仅需将野外采集的受害果放入箱中,待老熟幼虫跳入箱体抽屉式底托X5,然而转入另箱体中饲养,即完成试验昆虫的复壮。

3.2 讨论

桔小实蝇是中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严重危害果蔬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26-28],对桔小实蝇研究尤显重要。室内饲养桔小实蝇是认识其生物学特性,探索其防治方法的有效手段。

影响桔小实蝇生长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种群密度、食料等,故在室内饲养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子的作用。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温度对桔小实蝇生存和产卵前期影响较大[26];对其飞行能力的影响也比较明显,适宜桔小实蝇生存和飞行的温度范围是20-32℃[17,29]。光刺激是导致桔小实蝇活动的基本条件[17],使用养虫箱饲养桔小实蝇时应保证箱内光照充足。不同的湿度条件也明显影响桔小实蝇的存活和发育,梁光红等[30]研究显示在25℃条件下,相对湿度为75%,对桔小实蝇种群寿命影响最大,为最适相对湿度;袁瑞玲等[17]和刘建宏等[29]研究结果一致,桔小实蝇适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的范围内活动,有利于其飞行。

2017年,潘飞等[31]设计了一种简易养虫笼(100cm×45cm×120cm)饲养瓜实蝇(Bactrocera,cucuribitae),其养虫笼整体为不锈钢材质,两侧为铁沙网,笼顶部、前部、后部和底部均用有机玻璃镶上。与本文研究设计的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相比空间较大,但仅两侧为铁沙网与养虫室环境(24- 26℃)保持互通,对养虫箱内湿度、通风、散热等条件的控制有一定影响。袁盛勇等[13]饲养桔小实蝇使用的养虫笼(50cm×50cm×50cm),笼顶部、前后面、两侧面镶上玻璃,只在玻璃上开了个直径14cm的圆形孔,难以保证养虫箱内环境与养虫室环境条件(温度25-28℃;光周期L︰D=14︰10)一致。二者在养虫室环境调控时均未明确提到相对湿度的控制范围,设计的养虫箱在控制相对湿度上有一定局限,也不能与养虫室环境很好地融合。

邵屯等[32]设计了50cm×50cm×60cm规格的养虫笼饲养桔小实蝇,其中框架、底座和前面为不锈钢材料,其余为铁沙网并用透明玻璃封顶,前面有两个直径为10cm的圆形开口。该养虫箱能使箱内条件与养虫室环境(温度26±1℃、湿度65%-75%、光照L︰D=14︰10)保持相同,但其不能满足同一箱体饲养各虫态及没有方便分离获得不同日龄桔小实蝇材料的设计。

陈敏等[16]和袁瑞玲等[17]饲养桔小实蝇使用的养虫笼(75cm×60cm×45cm)和(35cm×30cm×30cm),四周固定封闭或只有2个面用纱布封住,整个箱体只留1个10-15cm的袖套开口喂食和取虫等。其设计开口太小不利于饲喂、管理、清洗等。本新型养虫箱设计比陈敏和袁瑞玲等使用的要大,还设计了反复粘贴面并设置纱网袖X4并增加了喂料管X2、物料盘和供实蝇化蛹的抽屉式托盘X5等,有效解决了传统养虫箱存在的一些问题。

上述前人使用的养虫笼主要用于成虫阶段饲养,不能满足实蝇发育各虫态均可使用的要求;不能满足简单、方便、快捷地将各虫态分开饲养和管理的要求;更不能满足轻松把实蝇不同日龄的卵、不同日龄的蛹和不同日龄的成虫分离开的要求。而本研究设计的新型养虫箱均能满足上述需要且可行。

本研究在于解决现有养虫箱存在的上述一些问题,实现了饲养空间大、规模大、结构简单、饲养方法简便、易操作、满足同一箱体可饲养各个虫态及容易收集得到不同虫态、不同日龄的实蝇等。同时,使用新型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及本文所述饲养方法饲养的桔小实蝇生物学指标与野外自然种群的指标比较接近。因此,利用该新型养虫箱和饲养方法能获得大量的桔小实蝇,为桔小实蝇的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充足的试验虫源。同时,也为同行饲养实蝇类昆虫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Chen P,Ye H.Relationship among five populations ofBactroceradorsalisbased on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in western Yunnan,China[J].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2008,132(7):530-537.

[2]Drew RAI,Hancock D L,White I M.Revision of the tropical fruit flies (Diptera:Tephritidae:Dacinae) of South-east Asia,Dacus Fabricius[J].Invertebrate Taxonomy,1998,12(4):567-654.

[3]邢楚明,韩冬银,符悦冠,等.气象因子对芒果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7,37(4):48-51.

[4]汪兴鉴.重要果蔬类有害实蝇概论(双翅目:实蝇科)[J].植物检疫,1995,9(1):20-30.

[5]陈鹏,叶辉.云南潞江坝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变动规律[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33(6):633-640.

[6]陈鹏,叶辉.云南六库桔小实蝇成虫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昆虫学报,2007,50(1):38-45.

[7]李红旭,叶辉.桔小实蝇在云南的危害与分布[J].云南大学学报,2000,22(6):473-475.

[8]尹传林,李美珍,贺康,等.昆虫基因组及数据库研究进展[J].环境昆虫学报,2017,39(1):1-18.

[9]王宪辉,徐洪富,许永玉.昆虫分子生物学的一些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1):95-98.

[10]谢逸菲.桔小实蝇piRNA通路相关基因tudor及海藻糖基因对卵巢发育影响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11]李晓雪.橘小实蝇RNAi及其对RNAi的免疫耐受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12]余晓莉.柑橘大实蝇饲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4):90.

[13]袁盛勇,肖春,李正跃,等.桔小实蝇实验室饲养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577-580.

[14]高扬.橘小实蝇饲养方法的改进及田间防治[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15]张永科,朱国渊,肖关丽,等.室内不同饲养代数对番石榴实蝇发育历期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30(5):676-680.

[16]陈敏,陈鹏,叶辉,等.桔小实蝇卵巢形态结构及发育特征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4,36(1):83-88.

[17]袁瑞玲,杨珊,陈鹏,等.温度、湿度、光照对桔小实蝇飞行能力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6,38(5):903-911.

[18]袁盛勇,孔琼,肖春.桔小实蝇成虫人工饲料的筛选[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4):371-374.

[19]杨珊,陈鹏,袁瑞玲,等.一种桔小实蝇幼虫人工饲料的配制[J].林业调查规划,2014,39(1):76-78.

[20]杨珊.桔小实蝇迁飞能力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昆明:西南林业大学,2014.

[21]陈毅超.桔小实蝇人工饲料优化及其对TOR基因表达的影响[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3.

[22]李丽丽.橘小实蝇大量饲养技术优化[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23]高强.橘小实蝇人工饲料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24]任真真,季清娥,陈家骅.橘小实蝇幼虫液体人工饲料中pH值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华东昆虫学报,2008,17(1):17-21.

[25]张瑞萍,马锞,李国平.瓜实蝇饲养技术研究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2):72-74.

[26]林进添,梁广文,曾玲,等.温度和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成虫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4,36(1):2-11.

[27]刘晓飞,陈强,叶辉.桔小实蝇于番石榴实蝇幼虫的种间竞争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4,36(1):33-38.

[28]赵静,王华堂,曾鑫年,等.卵表化合物对桔小实蝇产卵行为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4,36(1):89-94.

[29]刘建宏,叶辉.光照、温度、湿度对桔小实蝇飞翔活动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6,43(2):211-214.

[30]梁红光,陈家骅,黄居昌.湿度对橘小实蝇及寄生蜂存活与发育的影响[J].华东昆虫学报,2006,15(3):196-200.

[31]潘飞,秦双,肖彤斌,等.瓜实蝇的一种简易饲养技术[J].植物保护,2017(6):62-63.

[32]邵屯,刘春燕,曾玲,等.桔小实蝇及其寄生性天敌—前列长管茧蜂饲养方法[J].环境昆虫学报,2008,30(4):377-380.

猜你喜欢
实蝇细沙羽化
潮汕地区实蝇发生现状及种群结构分析
沙滤料对南疆农田排水过滤效果的影响
不同饲养方式对柑橘大实蝇羽化的影响
中国重要检疫性实蝇的全球分布和入侵情况
张掖大沙河
性诱剂诱集实蝇类害虫监测种群动态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家乡的细沙羊尾
夏天的海
毒土封杀对柑橘大实蝇羽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