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方式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辅导探究

2018-05-18 10:49王义
考试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学讲初中语文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辅导提出了新的挑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辅导的教学目标在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享受阅读过程、使自己得到升华,传统的课外阅读辅导方式单一、乏味,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在阅读上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学讲”式教学应运而出,“学讲”式是一种新推出的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在整个课外阅读辅导环节同时兼顾好“学”和“讲”,让学生成为课外阅读辅导课程的主角,教师则是要担任好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的身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发挥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辅导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学讲”式教学;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辅导

“学讲”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着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则采用的是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敢于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帮助同伴解疑答惑,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种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辅导课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讲”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征选择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读后感,分享读书经验和感受,集思广益,提高课外阅读辅导课堂教学效率。

一、 树立明确的阅读思想

(一) 明确阅读目标

目标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把阅读当成是一种兴趣而不是一项任务,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读、去看,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养成每天记录阅读量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喜欢就变成了一种兴趣,学生就能很快融入进去。

(二) 提升阅读理解

教师要及时监督并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播,帮助学生消除阅读中的阻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和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不定期的向学生提问题,检查他们对课外书的理解程度;明确文章大体框架和主旨,反复阅读,体会文章内涵和精髓;帮助学生养成多读、多看的好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找寻阅读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一套阅读方法,同时也能丰富课外知识,提高自身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三) 掌握阅读流程

阅读活动是一个阅读、思考、反思、总结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去读、认真遵循阅读流程,而不是急功近利,反而一事无成。

例如:在阅读前,明确书籍类型、作者所处背景、文章的大体框架和情感基调等;帮助学生正确规划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对于理解起来困难和词藻优美的语句及时标红,摘抄下来,反复诵读、体会精髓;组织学生课上交流心得体会、分享阅读经验。

二、 选好课外阅读作品

(一) 根据年龄

选择课外阅读作品时要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年龄等综合考虑。例如:有的学生词汇量大、基础扎实,可以选择一些高年级的读物;有的学生喜欢探求宇宙奥秘,可以选择天文学类读物。

(二) 根据求知欲

教师应根据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带着疑惑去阅读相关书籍、找寻答案。例如:多鼓励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之最》之类的书籍,通过阅读学会自主探索问题、发现答案,这些书籍都是记录一些比较奇妙的事情,可以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根据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关心、爱护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情况,多分享阅读体会和心得,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组织开展读书类活动,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 根据文体类型

课外书籍的文体类型多种多样:人物传记类、文学作品、自然类书籍等,不同題材的书籍都能让学生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怀和精神,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例如:人物传记类的书籍多是讲述名人的成长历程、奋斗过程,通过阅读这类书籍可以让学生感受他们高尚的情操,使精神和内涵得以升华;自然类书籍一般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智慧,体会大自然的奥妙。

三、 小组合作学习

(一) 以兴趣组成读书小组

在组建读书小组时教师可以不加明确规定,让学生按照自身兴趣爱好,找到兴趣相投的伙伴,组建读书小组,自己制定读书计划、读书经验分享和总结,且结成小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督促学习,毕竟人越小越贪玩,结成小组之后假如有个同学某天懒惰了,还有人可以去督促,去监督,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 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读书-分享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每次读书活动都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例如:可以组织开展“好书总结会”“百家讲坛”等读书活动,根据组织活动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可以组织亲子阅读,可以是一个家庭、也可以是几个家庭,借助读书这一沟通桥梁,在孩子和父母间营造一种和谐的读书氛围,共同分享读书体会,拉进亲子之间的关系,提升整个家庭的文化水平,使家庭相处更加友好、和睦;家长毕竟经验多、接受的知识面广,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及时解决阅读中的难题,消除阅读障碍,帮助孩子理清文章思路,更加透彻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家长不断鼓励、肯定孩子的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率。

四、 结束语

“学讲”式教学给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阅读不只是读进去,而且还要讲出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文本,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提出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加强同学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分享读书经验和心得体会,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陈庆红.“学讲练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4(52):27.

[2]李大勋.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的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41):212.

[3]田江苏.“学讲行动”下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J].长江丛刊,2015(31).

[4]孙建化.浅析“学讲方式”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设置理念[J].才智,2015(28).

作者简介:

王义,江苏省徐州市,江苏徐州市睢宁县沙集中学。

猜你喜欢
学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
“学讲”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打造精彩的语文“学讲”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