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背景下保定高校大学生就业与英语水平需求的研究

2018-05-18 10:47魏慧梁
考试周刊 2018年45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英语水平京津冀

摘 要:本文通过两项调查,即驻保高校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调查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英语需求的调查,得出结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应针对学生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大学生就业;英语水平

一、 大学生之于英语态度

作为构成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门课程,大学外语一直是多方关注的焦点。继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又应运而生。在教育部发布的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2017工作要点中,各学科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具有对外语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应对信息化时代进行了多方面的外语教学改革,比如政策研究、实践研究、课程设计与发展的研究、方法创新与效果评价的研究等等。可以说,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是还是有其诸多的问题。

笔者针对即将毕业的900名2014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学生是来自河北科技学院、河北金融学院和河北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旨在揭示目前大学外语课程的问题和学生需要、喜欢什么样的英语课程,进而进行适应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目标,面试时从容应对,提升就业竞争力。发放的9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830份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习英语的用途和目的、学习英语的习惯,以及英语课程改革的建议。学习英语的用途和目的设计了三个问题:1. 大学英语是否促进了英语水平的提高?2. 你认为大学英语是否对就业有帮助?3. 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没有提高英语水平;且对就业没有太大帮助,他们在就业时往往会排除有英语要求的用人单位;关于学习英语的目的,部分学生选择考试、四六级或托福等考试,基础薄弱的学生认为英语过于难,因此选择放弃英语的学习,另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对今后的作用的确很少。学习英语的习惯这一内容的设计与第一部分内容是相联系的,往往认为对英语水平提高和就业有帮助的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相对较好,调查问卷中还问及了学习英语的方法,这有助于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三部分内容对教学改革的建议,学生大部分是对听、说这样能力的建议,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多多涉及专业英语,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奠定基础。

通过调查,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是河北科技学院,学生通过四六级往往是基于高中的底子,再加上大学英语的词汇而已。教师还只是注重课文的讲解和学习,对应用的能力以及其今后学习英语的后劲力的讲解微乎其微。

二、 用人单位之于英语需求

京津冀一体化对于驻保高校的大学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毕业生面临的工作选择越来越多,同时京津冀一体化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走访了几个人才市场,发现北京天津的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需求要高出河北省很多,而英语四级成绩是应届毕业生面试的必要条件。对英语有需求的工作岗位涉及了金融、旅游、饭店等领域,更别提外资企业对“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需求了。

结合河北科技学院学生的情况,很多毕业生往往在工作之后才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很多大型企业的薪资是与英语水平挂钩的,比如长城汽车、中银大厦。笔者之前的一个学生在北京面试工作时,被要求用英文介绍之前的一个项目。所以可以看出英语是一项必备技能。

三、 教师之于英语课程的改革

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于2017年2月6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提升国家外语能力任重而道远》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外语能力与多个领域有很大联系。《中国英语等级量表——工作手册》也呼之欲出。从国家层面,英语,作为一种外语,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多种多样。

针对河北科技学院的情况,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低,英语课时较少,且专业英语、学生英语涉及较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薄弱等情况。笔者采用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改革。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

笔者针对2017级的会计学专业2班和财务管理专业2班的学生进行了“对分课堂”的听说课程教学改革,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分别是36人。大学外语一听说课程是32个课时,16周。第一周为概述课,概述本学期的听说课的上课模式,最后一周为复习课;每2周完成一个单元。第一周,教师讲述该单元主题的文化点、常用语句、并进行简短练习;作业是学生录制音频,内容是模仿课本音频,并提前两天提交学习群。第二周的第一节课,学生分组练习对话,教师随机抽取练习对话并且讲评。第二节课,教师讲评学生录制的音频作业,并且其他学生做与该音频内容相符的练习。

如此设置听说课程,第一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过程性评价;第二学生的分组对话练习贴近实际生活,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均有帮助;第三,音频模仿的学习群建立,有助于学生建立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10.

[2]李宇明.提升國家外语能力任重而道远[N].人民日报,2017(2).

[3]王守仁.谈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J].外国语,2016(3):2-4.

作者简介:

魏慧梁,讲师,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英语水平京津冀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