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特点的探究

2018-05-18 11:39王坤王进文杨建广王义李新程志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探索创新班级文化学生

王坤 王进文 杨建广 王义 李新 程志

摘 要 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基于我们十年的教学体会,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思想导向作用和实践操作功能,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需要努力建设优质、实用的班级文化,以促进班级管理活动有效进行。探究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特点,对班级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使我们的教学策略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又符合班级学生实际。

关键词 班级文化;学生;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059-01

班级文化建设指对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和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进行管理研究。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营造健康、愉悦的教育环境,能够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素养的发展。我们总结出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有以下特点:

一、制度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打造优秀班级文化,制度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是班级建设的第一步,它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进行一定的激励、制约。班级成立初期,要制定班规,要在平等民主的人文环境中按照规范行事,让学生在良好制度的影响下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从遵从到创建,从服从到自主,在学习习惯和班级意识尚未养成时,推动班级考勤制度,达到自觉执行的目的。制度性是班级文化的基本特点,又是班级文化之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的前提。

二、自觉性

在制度的规范下,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的意识。利用班级文化激励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意识。老师的角色从“主持与推行者”逐渐转向“支持者”,学生由遵守者走向制度创建与自觉维护者,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班会、歌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班级文化提升学生班级文化意识。让学生慢慢养成不乱丢垃圾、书籍摆放整齐等习惯。

三、集体性

班级是一个大集体,班级文化的重点在学生的集体性行为,通过集体活动沟通与交流,使学生互相协作,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团体协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集体性是形成优秀班级的基础,但集体性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需要老师和班级内每个成员的努力,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慢慢接受,把集体性影响内化,同时发掘每个学生自身的优点。让每一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点,并且进行碰撞、调整,最后形成合力,打造出班级优秀的团队精神。

四、渗透性

班级文化会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与精神,指导与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可以把班级内部的评比宣传栏充分地利用起来,增加对班级制度的文化宣传,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生活于其中的学生才会主動去尊重这个制度,久而久之则渗透学生思想,制度不再是强制,而是自觉遵守。班级文化的渗透性,决定着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文化氛围中,会形成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学生愿意在班级文化中生活,提升个人境界。

五、民主性

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发展,构建民主性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让班级文化充分反映出民主性,如果教师总是展示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学生对教师很容易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从而不敢和教师进行一定的交流,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不知道学生的能力,也不知道学生的发展需要。在班级的各项评选中,采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体现公平公正。让每位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使大家的意见得到充分采纳,进而形成制度。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充分的认同,民主性才能充分体现,保证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顺利,民主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六、多样性

班级文化的种类多样,从内容看,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从性质分,又可分为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仅从物质文化看又包括班级的门窗、黑板、多媒体、图书、班级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这些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不仅保持原有的传统的班级文化内容,还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制定班奖项时,要多元化,设定总成绩优秀奖、单科优秀奖、学习进步奖、劳动模范奖等等,教师要更多地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努力创造奇迹”。利用网络、微信创新班级文化的形式,丰富班级文化内容,比如:语文课的导读学案中,举办“走进唐代诗仙——李白”,以歌曲“李白”引导学生兴趣,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网络上搜集“李白”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与整理,接着成立班级微信群,并上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但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让学生畅所欲言,让班级文化成为不脱离时代的高铁列车。

班集体的生命在于形成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以上六个特性非常典型。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不仅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柳海民.教育原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探索创新班级文化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一次“有序”的数学课堂引入的反思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英语练习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初探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