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2018-05-20 00:00冯爱英
读写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发散思维实践教学

冯爱英

摘 要 本文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制定科学的计划、明确教材重点,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对策,旨在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196-01

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会给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革,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作为绝对的主体,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制不够完善。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尤为重要。若教学体制不够完善,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效率造成影响,出现师资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数学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学体制不够完善则会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进而对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教学观念滞后。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有些教师在制定全新的教学模式时,没有结合自身问题进行讨论,将重心全部放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学内容中,导致教师在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后,收效甚微。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教师的教学思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教学效率无法提升,学生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学生的兴趣不足,进而无法提升教学效率。

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对策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制定科学的计划。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要想保证改革的效果,不能离开教师的主观理念,教师作为重要的引导者,在各个教学活动中担任着负责人。因此,教师就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于个人的主要义务及职责进行认清,明确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位置。基于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要逐步弱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责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绝对的主体,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将自身的位置放在引导者上,将学生引入到数学的情景中,要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学习需求有充分的了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手段,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简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明确教材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辅助工具,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注重立足于实际,不仅仅以单一的教材教学为主,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转变原有的数学课堂。例如,利用课外教学的形式带领学生走出去,或者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等,利用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进行二次根式的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找出学生普遍无法理解的难点,使教师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中担任辅助的角色,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提出,进而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由于初中的教学不仅仅是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模式,要在实践过程中检验真理,基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生更加应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社会学习,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若学生仅仅是单一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就会在学习中遇到很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得到学校与教师的大力支持,开展相应的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去工厂及学校进行参观,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将生活与理论知识相互相应,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活动穿插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与教师都能够明确到数学课堂改革的重要性,逐步将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提高。

(四)激發学生的发散思维。首先,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基于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就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良好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进一步加深对于数学思想的渗透。例如,在进行“正边形与圆”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关于正边形的边长,内切圆的半径等知识,就可以通过归类比的形式进行教学,更加清晰的解决学生的问题,逐步实现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基础目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教学体制需要不断的完善。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多个角度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将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全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教学体制,进一步策划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云涛.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7(23).

[2]王晓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3]葛盼彦.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1).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发散思维实践教学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