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仿写训练

2018-05-20 00:00陈维群
读写算 2018年28期

陈维群

摘 要 任何一种技能都必须具备两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因此,我们要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语言规律,进行仿写。本文从“仿写的意义”、“仿写的策略”、“仿写中创新”几方面阐述训练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作文起步;多元开放;仿中求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202-01

轻轻地打开语文书,静静地聆听书中的智慧之声——书中有纯美情怀的流淌,有诗意盎然的表达。那些灵动的语言,丰富的人文元素,如一泓清泉,潋滟生辉。經典是美的,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处于沉睡状态的,需要我们带领孩子去唤醒它,拥抱它,让它活在孩子们的生命里。如何激活和唤醒呢?方法固然很多,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重视仿写训练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一、仿写,作文起步的阶梯

仿写,又称模仿写作,是作者照他人文章(或语句)的立意、布局、结构、表达方式等进行自我情感或信息的书面展示。从仿写的含义可知,仿写是一种模仿性学习范畴,是作文起步的阶梯。”仿写的范例就是写作规律和模式的具体化,是“形象化的写作理论”,是小学生认识写作规律的感性材料。因此,我们可以以范例的章法为章法,依章循法引导学生从事写作练习。

二、仿写是多元、开放的

仿写可以从形式到内容;从情感到理性,从课内到课外,从经典到随笔,不受拘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一)句式的仿写

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石,好语言的准确使用,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要撷取课文中极富生命力的语言,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句式训练,让孩子掌握句式的特点。

1.我们可抓住课文中的中心句,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句式,凝练的语言,表达厚重的思想。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中,最后一段有这样一个句式:“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随地想去就去的故地。”将书喻为朋友、故地,这些美好亲切的事物,显得活泼而形象,简单而深刻,生动地表达了阅读带给人丰硕收获和精神享受。待学生明白写法后,教师可趁热打铁,进行读写结合,让学生也来试一试。

2.课文中有些句子连用好几个动词,一气呵气,节奏明快,让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窃读记》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这句话句子工整,连用五个动词,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的我……孩子们可以仿照它的样子,写写放学后往家赶,或者由于某种原因往学校、教室、车站、商店、田野……赶的场景。

(二)片段的仿写

1.开头和结尾的仿写。任何一篇优秀习作都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所以,在追寻“儿童精神”的前提下,关注写作知识和技巧是必要的,情景开头,睹物思人式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自然式开头,含蓄结尾,篇末点题,前后照应……这种开头结尾模式都能在课文中找到范例,我们可以随时随机加以指导。

《麦哨》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是谁有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周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哨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这种含蓄,悠选的结尾,就可以作为“经典”进行仿写,举一反三。

再如《花的勇气》的结尾:“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像这种篇末点题,直点中心的结尾法,锁定后,稍加点拔,也可载入孩子们的文章中,使他们茅塞顿开,把作文写得更严谨,严完美。

2.细节描写的仿写。很多课文就是因为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想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就得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例如《全神贯注》第四自然段作者就是通过细节描写,再现了罗丹修改作品时的情绪变化,凸现了他对雕塑的痴迷。模仿这一段,让学生写写“奶奶听京剧”、“爷爷下棋”、“足球迷——爸爸”、“韩剧迷——妈妈”、“小书虫”、……学生笔下生花,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一一跃然纸上。

当然还有总分段式、场面描写……这些都可以随时随文进行仿写。

3.在不同文体中仿。说明文简单明了;诗歌则通过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想象、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散文有诗的意境,诗的节奏,它把诗音乐美和散文的舒放、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融入文本,用心体会,在比较鉴赏中慎重选择范例,学范例,仿范例,初步明白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

4.在课外读物中仿。习作教学需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黄宗羲说:“文章之道,非可一蹴而就者,苟好之,则必求天下之书而读之。”只有用一本又一本的书作为台阶,才能垫高学生遥望和祈想的视野。想让学生写好文章,必须让学生潜心赏读,贮存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的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向笔端。

5.在学生佳作中仿。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推荐美文佳作,拿到班级中进行交流,观摩,可以由教师边读边讲评,让学生分组赏析、讨论,最后集中点评。在碰撞中获取灵感,激发习作欲望,有效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

三、仿写是鲜活的、成长的

不论哪种仿写,都得要求学生仿中有变,仿中有新。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真情实感。仿写的最终目的是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充分学习范例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材料与个人的感受,打破习惯性思维,以实际生活为依据充分发挥想象,独立地、创造性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