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2018-05-22 07:34李自平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调查结果活动课态度

李自平

(甘肃省镇原县教育体育局)

农村中小学的校园欺凌有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为了了解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及成因,课题组以甘肃镇原县部分乡镇农村初中作为案例,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对发生校园欺凌的时段、不同年级表现、态度以及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和访谈。下面具体进行讨论。

一、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现状

1.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是普遍存在的。从校园欺凌发生的时间看,主要发生在自习课、活动课和三餐时间,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

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三餐时间,占比为54.3%,因为三餐时间,学生自由时间比较长,学校管控比较松散,是高发期;其次在活动课时间,占比为43.2%,说明活动课学校监管也放得比较开,加之活动剧烈,产生冲突也在所难免。

2.校园欺凌在不同年级间的表现

为了掌握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年级差异,对四个问题:“你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辱骂和语言攻击;你曾被同学敲诈或勒索;你的东西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别人故意损坏;你曾在网络上受到攻击”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年级差异(%)

数据显示,总体上看,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发生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涨幅最大的主要集中在第三、第四个问题上。

3.学生遭遇校园欺凌后学生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发生校园欺凌后,学生本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对双方都存在较大的影响。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偏激或者以暴制暴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利于问题的化解,甚至为恶性循环埋下祸根,见表3。

表3 发生校园欺凌后学生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选择找人出气的学生占比10.2%。只有7.1%的学生将会选择报警,充分表明农村中学生法律意识较弱。

4.家长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及处理方式

校园欺凌发生后,学生家长的态度对学生及学校都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就问题“你在学校受欺负时,家长会给出什么反应或建议?”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发生校园欺凌后家长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数据显示,有3.9%的学生选择“忍一忍算了”;绝大多数家长会支持孩子找老师出面解决;主张其孩子自行解决的家长占比也不低。

二、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原因分析

1.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和应急机制缺失

2.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助长农村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

3.农村社会文化环境的非主流化诱导农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70.

[2]蒋一之.培养积极公民的另一种努力: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331-335.

猜你喜欢
调查结果活动课态度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态度决定一切
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