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利用传统节日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

2018-05-22 09:17王盛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3期

王盛军

[摘 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里都凝聚着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他们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伟大民族情感的凝结。中小学教师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节点、以中华传统美德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融于学校教育、教学及生活的各层面,可有效地达到潜移默化、知行统一的效果,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關键词]中华传统节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9-0064-02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中央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中小学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主战场,要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培育和弘扬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达到潜移默化、知行统一的效果。

一、把握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1.坚持贴近生活原则

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尤其是要与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进一步结合,使之更贴近学生、贴近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情况,让学生的身心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并且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同时学校要根据学生是未成年人的一些特点、生活习惯和学习特性,使教育活动在学生身上能够深入浅出,做到在学习中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2.坚持继承创新原则

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培育和弘扬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达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又要努力体现新时期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的要求。

3.坚持实践体验原则

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努力做到“知行统一”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准则要求和实践环节要求,进一步树立学生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的意识,进一步使学生养成在实践中认知社会,在实践中自控的好习惯。

二、诵读经典,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中国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都是优秀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是伟大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之间文化认同、维系国家主权统一、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小学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象征意义及蕴含的传统美德,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不断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例如,中秋节期间,可以以团结、团圆为主题,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广大师生诵读一些传统的国学经典作品(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还可引导师生吟诵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和历代著名诗人的经典诗句(如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中,进一步汲取精神文化营养,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九九重阳节期间,可以以“敬老孝亲”为主题,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诗词,诵读一些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和历代诗人尊老爱幼的经典诗句(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传统“孝”文化的魅力。另外,还可在每年9月28日,即孔子诞辰日,举行祭孔典礼,开设《论语》讲座,开展《论语》诵读等纪念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二,即孟子诞辰日,举行“中华母亲节”活动,以此倡导感激母恩、感谢母爱之风,培育师生的感恩之情。

三、传承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

中华文化的精髓无疑就是中华传统美德,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教师要教育每一名学生,让他们深深地懂得: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只有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学校在利用中华节日广泛诵读经典的同时,可紧扣主题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

例如,清明节时,可以以纪念先人、缅怀先烈为主题,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开展扫墓、祭祀英烈等活动。在阳春三月,学校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组织学校师生进行植树绿化、沐春踏青、风筝比赛等活动,引导大家亲近自然、关爱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端午节期间,可以以缅怀伟人、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讲传统美德故事活动,开展讲美德故事比赛,让广大师生在英雄模范、历史名人、道德楷模和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中接受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爱国情感的、对社会有价值的人。重阳节时,可以开展“孝敬老人”服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社区、村委会的“五保老人”“困难家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体现出学生最纯真、最质朴、最贴心的关怀,培养他们从小亲老、爱老、敬老、助老的美德,进一步树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以点带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生活

中华传统节日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节点。但要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还应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节点、以中华传统美德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融于学校教育教学及生活的各个层面。

例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寓“传统文化”“24字人知人晓工程”于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墙中,以文化打造校园,用环境熏陶师生;可以整合国学经典,开发国学校本课程,组织开展国学诵读活动,在读中悟,悟中学;可以广泛开展书法、国画、戏曲、武术等国粹的启蒙教育,努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抓起,教育学生做到“五带”(把微笑带给同学、把礼貌带给朋友、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给他人、把诚信带给社会)“六无”(校园无纸屑、教室无杂物、地上无痰迹、墙上无污渍、桌椅无刻印、走廊无嘈杂),教育学生注意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礼貌言行,包括升旗礼仪、尊师礼仪、课堂礼仪、就餐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并经常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讲诚信、友善待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修养。

总之,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学校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感化和教育世人;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和勤朴节俭教育,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点带面,将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准。

(特约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