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一下,微软变“酷”

2018-05-25 07:07英子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拉包容性浏览器

□ 文/英子

“微软不酷。”在受尽了无数调侃和讥讽后,微软重新变得“酷”了,“简直酷到没朋友”。对微软而言,2000年代的10年堪称“失去的十年”—眼睁睁地看着Apple、Google、Facebook从身边飞奔而过,而微软进入的每一个领域—电子书、音乐、搜索、社交网络全都“竹篮打水一场空”。2014年2月,萨蒂亚·纳德拉接过CEO的职务。经过三四年的重振旗鼓,“失去的十年”已然成为遥远的记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微软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包括客户、开发者还有它的对手。在《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中,纳德拉巧妙的借用IE浏览器“刷新按钮”的动作模式:“刷新”。

“刷新”并不会改变浏览器页面上的框架,但却会带来全新的内容。2014年,在纳德拉接过帅印之前,微软股价长期徘徊在20美元—30美元之间。纳德拉接棒仅4年,微软的股票价格不仅回到且超过了历史高点。研报显示,微软上年度的股价上涨了35%以上,市值达到6500美元以上,较2014年上涨了300%以上,远远跑赢了美股的大盘。纳德拉不但扭转了微软“不酷”的态势,还使微软的商业模式变得更加灵活、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微软之所以“复兴”,只因做对一件事。除了微软Office SaaS化和推动Azure抢占了云市场先机,最为关键的一环莫过于“重新发现微软的灵魂”。正如纳德拉所言,“客户喜爱是比业绩更好的成功标志”,“多元化和包容性”使微软处于最佳状态。在本书中,纳德拉着重讲述了“Empathy(换位思考或同理心)”“Mindset(思维模式)”。通过两个词(或者概念),纳德拉回顾了微软这几年的变化以及他作为领导者去重新发现微软灵魂的心路历程。他认为,一个人无法去准确地预测未来科技变化,但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使他更好地对不确定性做出反应,并且在技术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去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这一个过程就是“刷新”。或者说,微软变“酷”的过程,就是“刷新”的结果。除了“云端至上、移动为王”,纳德拉又提出了代表科技的三个方向: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刷新”一下,“刷”出一个新微软,“刷新”了人们对微软的传统认知。

微软重新变酷了,标志性事件就是Hololens在Windows10发布会上横空出世。Windows10是第一步,微软还开发了很多产品和技术,比如支持iOS和Android开发等。一句话,Windows10不仅掀开了微软帝国的新篇章,还使微软变得更性感、更新潮。正如纳德拉所言,计算已是标配,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使得基于计算经济的云业务成为重要的增长点。在书中,纳德拉着重讲述了微软正在发生的转型、以及人工智能、混合现实和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带来颠覆式影响。在时代,我们是选择左边的“保持”(Hold)按钮,还是右边的“刷新”(Refresh)按钮?他认为,对于新事物,我们应保持乐观,不断“刷新”。

纳德拉希望微软不要躺在过去的光环中。在他的带领下,微软的关注重点不再是Windows和PC,而是Azure和Office 365等云计算产品。纳德拉还进一步指出:“微软应当在下一次计算革命,也就是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中拥有一席之地。”他强调,这些创新将有别于过去以来的微软产品,更加具备兼容性和包容性。

“在这个时代,”纳德拉认为,“对我来说,只有两件事情对于领导者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是永恒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多样性和包容性……第二是同情周围发生的伤痛。在微软,我们努力解决分歧,鼓励他们并相互融入……我们必须一起拥抱我们共同的人性,渴望创造一个充满尊重,同情和机遇的共同社会。”这一切,也正应了比尔·盖茨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个谦逊、有远见和务实的人。他既能针对策略提出有见地的问题,也能与核心工程师融洽相处。”

猜你喜欢
德拉包容性浏览器
珠唾集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它就是海德拉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Q3 德拉希:艺术狂热还是投资客?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反浏览器指纹追踪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亚洲的崛起需要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实现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