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018-05-25 06:07罗鹏飞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音乐要素新鲜度实效性

罗鹏飞

摘要:音乐课是中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但就现阶段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来看,低效性是音乐教学最真实的教学现状,如何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便成了广大音乐教育者最为关注的话题。文章从初中音乐教学的角度出发,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中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兴趣;“新鲜度”;音乐要素;实效性

一、重视合理导人,巧设活动,持续课堂“新鲜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关键。学生有了兴趣,认知效果和学习效率才会大幅度的提升。

1.巧设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导入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燃起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其对音乐的求知欲。音乐课堂上的导入设计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要对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表現作品起到铺垫作用,注重实际性、高效性、趣味性原则。

在讲授《重整河山待后生》一课时,由于歌曲采用的是京韵大鼓的说唱形式,教师可以运用评书说唱“只见一年轻的后生,胯下骑一黑色宝车,身背一件神秘乐器,向远处疾奔而去……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来作为这节课的导入,把京韵大鼓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迅速燃起学生对这种说唱艺术的兴趣,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致。

2.巧设活动,持续课堂“新鲜度”

由于好奇心,学生可能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事物很感兴趣,但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所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精美的教具、精心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多种形式的互动表演等,这些都已经远远达不到他们对音乐课的期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巧设多种活动,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让学生有获得知识的喜悦感。

如《黄河船夫曲》一课,教师导入时播放阿宝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燃起学生兴趣,再从这首歌引入到陕北民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顺利过渡到了《黄河船夫曲》的教学。教师拓展环节,播放陕北地形地貌图,让学生与陕北零距离接触,通过模仿在黄河岸边与船夫喊话的情景,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体验歌曲音高方面的特点。学生对这种声音高亢、旋律高低起伏特点的理解都是来源于“零距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出其不意的变化、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兴趣,得到了获取知识的喜悦。

二、深入挖掘音乐要素,优化知识结构,增强教学实效性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听觉的主动性,还要深入挖掘歌曲中的音乐要素,最大限度地优化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将这种积极性、主动性延续到音乐学习中,从而使学生爱上音乐,主动学习音乐。

1.充分挖掘音乐要素,提升学习效率

音乐的要素包括基本要素(音高、音值、音强、音色)和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节拍、旋律、曲调、和声等)。学生只有对音乐的要素与特征有所理解,才能做到爱音乐,主动学习音乐。

《黄河船夫曲》是一首陕北民歌,旋律跳跃性较强。教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首先,从音乐的音高、音强、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陕北民歌的特点,拉近与陕北民歌的距离,为理解作品、有韵味地演唱歌曲做好铺垫;其次,挖掘歌曲中的形式要素,如速度、音程、旋律线,通过观察随音乐一起流动的旋律线发现歌曲中重复手法的运用及演唱歌曲时为什么要高声唱、反复唱,从而知道歌曲的创作和地形、环境、风土人情密切相关;最后,抓住装饰音、衬词和方言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方言演唱、多种形式的合作等形式,体会陕北民歌一字一音、尾音长、降调、字正腔硬的特点。可见,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音乐要素,才能真正展现作品的魅力,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师在使用教材中应遵循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的原则。聆听民族乐曲《二泉映月》时,由于起初学生对阿炳并不了解,教师在欣赏前可先重点强调阿炳的悲惨经历及其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再将他创作《二泉映月》时的背景介绍给学生。学生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就会用心去聆听,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体会到叹息、心酸、苦闷。当再次欣赏时,教师将二胡的技法运用与表现情感的联系贯穿其中,使学生很容易深入理解音乐,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提升初中音乐课的实效性是—个值得深^探究的话题,我们应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音乐要素新鲜度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鉴要素,赏形象
鉴要素,赏形象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音乐教学中如何突出音乐的本体性
基于TTI的冷鲜羊肉新鲜度研究
不同新鲜度金枪鱼肉蒸煮品质的研究
几种鱼体新鲜度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鲈鱼新鲜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