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与中风

2018-05-30 09:20中日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孙艺红图片提供
中老年保健 2018年1期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房颤

文/中日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 孙艺红 图片提供/壹 图

心脏的跳动是我们生命的动力。平均算来,人活到100岁,心脏将跳动40亿次左右。而心跳的节奏,也就是心律,必须是均匀的、和谐的,当心脏的律动失去了和谐时,生命也会受到威胁。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就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

我国患房颤的人数超过1000万,而且新发患者还在不断增多,房颤造成的经济负担也在逐渐增大。房颤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是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血栓引发的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有10%~20%的房颤患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脑卒中。那么,房颤患者如何识别中风的风险?服用阿司匹林能帮助房颤患者预防中风吗?

不明原因的中风

刘女士73岁,因为“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来医院就诊。经过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缺血性中风)。在神经内科经过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后口服他汀类和阿司匹林等药物。刘女士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降压药后血压控制良好,这次出院后,她继续按时吃药,控制饮食,规律运动,血压和血脂都控制得非常好。谁知半年后,刘女士再次出现了一过性肢体活动不利,时间很短就恢复了,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一过性脑缺血(TIA)。为什么刘女士按医嘱服药,生活习惯也很健康,中风却又复发了呢?一张心电图解开了谜团,原来她还患有阵发性房颤。医生让她停用阿司匹林改服华法林,此后中风再没有复发。

长期房颤要防中风

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如基因变异、甲亢、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诱因。发生房颤后心脏跳动不规则,患者会感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精神不振,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原有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的症状也可能会加重。

更要引起重视的是,长期房颤会导致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风险加重。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引起中风或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出现致残或致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也会升高。40~50岁房颤的患病率为0.5%,而到了80岁以上患病率就达到约7.5%。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概率为健康人的5倍,35%的房颤患者一生中至少会发生一次脑卒中。而且房颤相关性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都更高,10%~20%的房颤患者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致残性卒中,房颤会使卒中的死亡率增加2倍。

房颤患者的血栓风险有多大

房颤患者患血栓的风险大约是没有房颤患者的6倍。同是房颤患者,风险也不同,主要与年龄、心脏功能、是否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有关。房颤患者血栓的风险与房颤的类型关系不大,即使阵发性发作的房颤患者也存在血栓风险。

目前国际上采用CHADS2评分或CHA2DS2-VSC评分对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危险进行分层,评分越高,房颤患者未来发生卒中及血栓栓塞的风险越高。这两个评分就是衡量房颤患者血栓风险高低的“尺子”,包括年龄(75岁以上2分,65岁以上1分)、心力衰竭(1分)、高血压(1分)、糖尿病(1分)、脑梗死(2分)、动脉疾病(1分)、女性(1分)。房颤患者累计的分数越高,血栓的风险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房颤患者如果突然出现头晕头痛,昏迷,一侧肢体瘫痪,失语,视物不清,腹痛,腿或手臂发白、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血栓,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临床上还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无症状性房颤可能比有症状的房颤更危险,发生中风或者心衰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患者可能因此死亡或致残。

预防房颤卒中不能靠阿司匹林

有效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和降低房颤相关卒中及其血栓栓塞事件发病率的关键。

抗凝治疗让血液不容易凝固,减少心脏里血栓的形成,也就减少了血栓脱落,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关于抗凝治疗,人们普遍误认为就是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所以是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于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卒中。因为,在动脉形成的血栓主要以血小板为主,也称“白血栓”,所以需要抗血小板治疗。但是,在心腔内形成的血栓,主要以凝血为主,所以抗血小板治疗无效。

房颤患者的血栓长在心房内,更类似静脉血栓的性质,故应该选择抗凝药物。华法林是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其降低中风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效果比阿司匹林更好,所以不能用阿司匹林代替华法林等抗凝药物预防房颤卒中的发生。

服用抗凝药物后,机体凝血受到影响,发生出血后不易止血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例如,静脉抽血后需要压迫时间稍长。另外,可能出现一些轻微出血,包括刷牙出血、鼻出血、皮肤出血点等。发生轻微出血时,可先咨询医生,并及时复查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发生严重出血的情况极少,如血尿、呕血、黑便甚至突然意识不清或活动不利等情况,这时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急诊就诊。出血往往与患者自身的疾病有关,例如存在溃疡病的患者在服用抗凝药物后更容易发生呕血或便血,因此,寻找原发病并进行治疗也非常重要。

华法林与很多药物和食物存在相互作用,并且不同患者有效安全剂量差别也很大,服药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每天只服一次,剂量要严格遵医嘱。

●定期复查凝血指标,稳定后可1个月查一次。

●饮食结构相对稳定,绿叶菜是可以吃的。

●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时一定要咨询医生。

●避免外伤和跌倒。

●遇到任何医疗情况(如拔牙、手术等),一定要跟医生说明“我在服用华法林”。

猜你喜欢
华法林抗凝房颤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Mutually Beneficial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华法林导致皮肤坏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