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语行为探讨

2018-05-30 19:24李华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李华

摘要:幼儿阶段是儿童接受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实施者,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幼儿语言的教育问题为契机,针对现阶段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教师言语

一、引言

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通常情况下人类语言的获得是在倾听者与说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观察与模仿产生的,人类通过在环境中的互动来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外部的环境会给幼儿语言教育带来一定的刺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会发生内化作用。另外,三到六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其言语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主要模仿和观察对象,对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言语行为具有高度的控制性

目前,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言语行为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使用具有指令性的语言来控制幼儿行为或者是教学活动,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通常掌握着课堂教育的话语权,例如某示范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讲授“平衡”,在摞起的4本书上面放了一根50厘米长的直尺,尺子左右各放了一个幼儿日常喝水用的不锈钢杯子和一个陶瓷杯。教师问幼儿,“你们看,现在平衡了,两个杯子里的水是不是一样多啊?”大部分小朋友说不一样多。刚开始,教师还耐着性子“引导”:“你们再看看是不是一样多的?”小朋友不买账,继续说不一样多。教师生气了,把两杯水端到每个孩子面前,质问道“仔细看清楚,到底是不是一樣多?”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都说“一样多”,幼儿都被逼迫着说出了违心的答案,长此以往造成了教师与幼儿之间对话不平等的问题。

(2)教师提问有效性不足

从当前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来看,教师提问多是封闭性的,缺乏对内容启蒙性与教育性的考虑,许多时候教师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琐碎的问“喜欢吗”“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而孩子们也大多都只是机械地、不动脑筋地去回答、去应付“喜欢”“好”“对”。幼儿回答问题时只能按照教师预想的方向进行思考,虽然有利于教学的顺畅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语言思维的发展,使语言学习变的更加被动。

(3)对学生情感关注不足,表扬缺乏针对性

据相关调查数据了解,教师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采用积极强化言语行为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比重在百分之六十以上,但是大部分教师缺乏对幼儿情感的关注,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幼儿表扬不够具体缺乏情感,影响了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师幼之间的情感信任。比如,手工活动结束后一群幼儿围绕教师争先恐后地陈述自己的手工作品,教师被叽叽喳喳的声音弄得很不耐烦,并无心听幼儿表达,只是敷衍地用“你真棒!”泛泛式赞许或应付两句便打发了幼儿,幼儿并不知道自己“棒”在了何处,这种倾听与表扬实际上偏属于“物理”性质上的听觉,实际上是在敷衍幼儿,并不利于儿童早期阅读能力以及语言技能的培养与发展。

三、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语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由于教学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导致部分授课内容单调重复,甚至部分年长教师照搬教案内容,工作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影响幼儿语言学习;其次,幼儿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教师教龄以及思想观念都会通过言语行为体现出来,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幼儿园某中班,L教师经常与表现优秀的孩子亲昵在一起,称呼幼儿“宝贝”。同班某男孩方言很重,在班级里显得很另类、少言、孤行。教师与其他家长私下说,“别搭理他,从农村接过来的,浑身坏习惯,用衣服擦鼻涕、抢人家东西!”有所偏爱和歧视的错误观念违背了教育公平性原则,给弱势幼儿群体的心灵带来了伤害的同时也背离了教书育人的职责。最后,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引导性语言,及时反思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方法上调整和优化教师语言,立足于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为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强有力的保障。

四、关于提高幼儿教师言语行为的主要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加强对新课改内容的研究,认清职业性质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将幼儿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尊重和平等对待他们,增强幼儿课程参与度,提升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坚持人性化原则,虽然幼儿年龄较小但并不意味着幼儿作为语言学习的主体地位就要因此丧失,幼儿教师应当逐渐实现由传统权威角色想教引导者的转变,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投入更多的情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

(2)构建平等、民主、自由的师幼对话关系

教师与幼儿的平等对话能够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消除幼儿内心的紧张与不安,进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信任和依赖,更愿意敞开心扉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信心,真正实现“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目标。

(3)提升教师语言行为的有效性

哲学家约翰.奥斯丁说过人们说话的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行为的实施过程,这种行为就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实现的。如果说教师说过的每一句语言都是一种行为,那么教师应当定期进行反思,其语言行为是否产生了积极地教育效果。教师语言行为的有效性表现在提问过程中应当做到对幼儿的启发性,适当加入开放性的提问,给幼儿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另外,幼儿回答之后教师要进行积极地反馈,有针对性的进行表扬,让幼儿明确自己进步的点,从而有的放矢,达到强化的积极效果。

(4)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为幼儿的语言模仿对象,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增强语言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才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正确使用名词,避免重复使用代词,提升语言的可理解性。

五、结语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语言教育的实质与内涵才能实现教学方法的转换,才能使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迈向新台阶。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龙丰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语言教育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语言是刀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