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2018-06-04 07:40,,,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洛韦带状疱疹皮损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湖南 衡阳 42100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潜伏感染,并持久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脑感觉神经节内,在各种诱因刺激下,病毒再激活引起的皮肤病[1]。多发生于劳累、使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等抵抗力低下的成年人,典型皮损为单侧沿神经节分布的红斑、簇集性水疱,伴程度不一的神经痛。头面部带状疱疹主要包括三叉神经带状疱疹(trigeminal nerve)及耳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ticus),前者可分为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可累及角膜、口腔;后者可累及膝状神经节,影响感觉纤维及神经的运动,产生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即拉姆齐-亨特综合症(Ramsy-Hunt syndrome)[2]。头面部带状疱疹多见于多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常症状显著,疼痛异常剧烈,水肿明显,严重者可继发失明、脑炎,甚至死亡。因此,及时的抗病毒治疗,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的重要措施。膦甲酸钠是一种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机制是非竞争性地阻断病毒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DNA合成[3]。它不依赖细胞或病毒的胸苷磷酸激酶(TK)激活,因此当病毒株对核苷类抗病毒药耐药时,膦甲酸钠治疗依然有效[4]。本文予静滴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口服泛昔洛韦片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50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笔者单位的门诊、病房收治带状疱疹患者563例,其中头面部带状疱疹共有109例,排除有以下标准中任一项的不合格病例: ①对膦甲酸钠、泛昔洛韦过敏或者不能耐受;②服用过其他抗病毒药;③严重心功能、肝肾功能不全;④原发性免疫缺陷,激素或化疗诱发继发性免疫抑制;⑤有精神病病史;⑥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共有98例病例资料入组分析,对照组48例予口服泛昔洛韦片,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44~82 岁,平均65岁;治疗组50例予口服泛昔洛韦片联合静滴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8~85岁,平均6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48例,口服泛昔洛韦片(商品名:诺百宁 山东海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25 g,1日2次,予基础治疗(如:口服维生素B1 10 mg,1日3次,口服甲钴胺胶囊 0.5 mg,1日3次、收敛渗出、抗局部继发感染等)。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安济 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 g/250 mL,1日1次,疗程为7天,予2个疗程,滴注时充分水化(加大补液量或喝水超过2 L),缓慢滴注不小于2 h。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以笔者单位首次治疗为第1天,得到如下疗效评价指标[5]:皮疹面积(百分法),皮疹控制天数( 停止新出水疱),皮疹好转天数(一半以上水疱结痂),皮疹痊愈天数(一半以上结痂脱落)。疼痛疗效指标:疼痛开始缓解天数,疼痛明显缓解天数。综合疗效判断标准[6]:①痊愈:疼痛消失,皮损完全消退;②显效:疼痛基本消失,皮损消退≥75%;③有效:疼痛减轻,皮损消退≥50%;④无效:疼痛无明显减轻,皮损消退<5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2个疗程后,治疗组在结痂、 脱痂、止痛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但止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比较(天)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为79.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3.463,P<0.05)。见表2。

表2 综合疗效比较(例,%)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所有患者每周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并详细记录自觉症状。治疗组患者出现恶心1例,头晕2例,未出现肾功能损害;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急性肾损伤1例(表现为尿量轻度减少、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停药后1周恢复正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vs6.3%,χ2=0.00266,P>0.05)。

3 讨 论

带状疱疹是由VZV再激活所致炎症性皮肤病,头面部带状疱疹疼痛更为剧烈,水肿明显,因部位特殊,且多发于老年人,更需积极有效治疗。泛昔洛韦作为抗疱疹病毒药物,口服吸收满意,在肠壁可快速活化成喷昔洛韦,也能有效避免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高,故近年来临床上在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皮肤病中已广泛应用。但因VZV可对需要TK激活的泛昔洛韦耐药,膦甲酸钠可直接针对病毒 DNA 聚合酶,无需经病毒TK激活[4],因此二者联用能更快速有效控制病情。

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多为老年患者,且常患有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等基础疾病,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证明膦甲酸钠用于头面部带状疱疹较为安全。笔者改良了用药方法,即充分水化、缓慢滴注及单次给药。这些方法可能解释了为何本试验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重要原因[7]。

本文结果证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中,应用膦甲酸钠滴注联合口服泛昔洛韦片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泛昔洛韦片(P<0.05),且在结痂、脱痂、止痛时间方面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种药物联用能较快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安全性高,且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KAWAI K, GEBREMESKEL BG, ACOSTA CJ. Systematic review of incide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herpes zoster: towards a global perspective[J]. BMJ Open, 2014, 4(4):e004833.

[2] SANTOSANTUNES J, NUNES A C, MACEDO G. Ramsay-hunt syndrome in a patient with Crohn’s disease under adalimumab: first case report[J]. Gastroenterología Y Hepatología, 2015, 38(7):443-4.

[3] WAGSTAFF AJ,BRYSON HM. FOSCARNET.A reappraisal of its antiviral activity,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use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with viral infections[J].Drugs,1994,48( 2):199-226.

[4] BLEYMEHL K, CINATL J, SCHMIDTCHANASIT J. Phenotyp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varicella-zoster virus mutants resistant to acyclovir, brivudine and/or foscarnet[J]. Medical Microbiology & Immunology, 2011, 200(3):193-202.

[5] 关欣, 陈诗翔, 徐敏丽,等. 膦甲酸钠治疗112例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12).

[6] 王秀敏,张建明,李海英.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17(4):35-6.

[7] 李丹丹,解倩,王悦,等.膦甲酸钠相关急性肾衰竭[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5) : 317-9.

(本文编辑:蒋湘莲)

猜你喜欢
洛韦带状疱疹皮损
STANDING WITH CHINA AND THE CPC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万赛维的属性剖析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独参汤治愈面部带状疱疹之目赤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