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适宜土壤

2018-06-06 02:43郭晓雯张红玉
甘肃农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职生高中生传统

■郭晓雯,张红玉

(1.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2.甘肃武山县一中,甘肃 武山 741300)

在前期几所学校传承文化情况的访谈了解基础上,今年课题组部分成员就所在的全日制高中武山县第一中学和高职学校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推广》的问卷调查,用问卷星回收有效问卷572份,印发纸质问卷1 300份,回收1 300份。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高职生和在校高中生,高职生有一年级和二年级四个系的学生,共572人,其中男生137人,女生435人,采用问卷星网上调查。高中生1 300人,高中三个年级都有,高一年级文理不分科人数占892人,高二文科生108人,高二高三理科生共300人,其中男生706人,女生594人,男女生比为1.19∶1,由于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对高中生采用纸质问卷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文化内容了解的深入和细致程度、文化传播传承方式、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等方面展开,从收集整理的数据来看,学生认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乐意了解更多的文化内容,喜欢多样的文化传播方式,希望更多了解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调查可知,校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基础,也是可行的。

一、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适宜土壤

从统计数据来看,高职生和高中生95%以上的同学希望更多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97.9%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应该继承,98%以上的同学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推广,97.38%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有意义,这说明不论高中生还是高职生都希望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更多,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有意义,值得推广。

学生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道德建设、政治、经济等方面作用都巨大,说明文化作用和影响力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强国的理念深入到了学生心中。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识,高职生想了解传统民俗的占68.71%,高中生占64.41%,说明他们最关注与生活相关且熟悉的方面,其次是古典文学,分别占63.11%和64.4%。感兴趣的文化内容依次是传统节日、古典文学、国画书法、民族音乐或乐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思想、传统工艺的玉器和瓷器、民族戏曲及其他。在每项文化内容的了解与熟知上高中生要比高职生相应比例高,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像国画、书法、京剧等内容,知道、能感受、能区分的比例要高于高职生,说明高中生知识面总体要广,知识储备更好一些。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最想看到的内容依次为诗词曲赋、民间艺术、地方民俗、古典散文及小说、儒佛道思想及其他。93%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不论文科理科生都应该学,它是中国文化的根。

有空会参加文化传承活动的高中生占56%,高职生占45.1%;自己会参加,还会动员别人一起参加的高中生为27.1%,高职生为41.78%;不会参加,但会支持的分别为16.9%和12.59%;只有0.52%的高职生表示不参加也不支持。以上数据说明99%以上的学生认可且有时间会参与文化传承活动。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承要多头并进

(一)课堂教学是古代文化传承的主渠道

以武山一中学习成都七中为例,他们让学生利用周六周天进行大量经典书籍阅读,每周交一篇读书笔记。经调查,接受本次调查的高中生中读过四大名著的人占到54.2%,阅读过部分的占44.1%,一本没有读过的占1.7%。知道四书五经的人占81.3%,知道部分的为18.7%,不知道的为0。说明武山一中学习成都七中的网课经验做法很有效。

高职生读过四大名著的占到30.25%,66.43%的同学只读过一部分,19人一本都没有读过。知道四书五经的占51.75%,知道部分的占43.53%,不知道的为4.72%。说明高职学生的阅读量需要提高,教学中可结合人文素质课,加大学生阅读量,养成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对四书五经的态度,高中生中有71.1%的认为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学习,28.9%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高职生中55.94%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42.83%认为要取其精华去学习;认为四书五经的陈腐观念束缚现代人思想,没必要学习的,高中生为0,高职生为1.22%。作为儒家文化典籍,学生整体较认可它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和极强的价值参考。对于全盘继承还是有选择继承,高中生选择扬弃要比全盘继承的人数要多,说明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高中生更注重选择性。

被称为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对儒学思想大致了解的高中生占到83%,高职生占到69.09%,高职生基本不知道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人比知道能区分的人数多16.86%,高中生中这个比例刚好相反。说明高中生文化底子较好,人文课程门类多,课时长,基础扎实,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深厚,不认为传统文化典籍是古文,学生读懂和理解有难度;而高职生有一半人认为有难度,读不懂,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中专学校,基础相对薄弱。

不论高中生还是高职生,94%以上的同学愿意花课外时间阅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方面书籍。对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作家和作品如诗经、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关汉卿、龚自珍等人代表性作品均知道,这要归功于十几年的文史学习,让学生窥见了历史的风貌和中国文学的绚烂与多彩,也认可传统文人的品格。

表1 学生崇尚的中国文人品格列表

96.4%的人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些名言是真理,什么时候都有用。

(二)艺术类型普及要“专业+趣味”

学生对国画的态度,能从较专业角度进行点评的只占5.7%,能感受国画艺术美但不能较专业评价的同学占到46.18%,愿意了解的同学占到全部人数的44%。综上所述,学生还是愿意了解怎样欣赏国画艺术,但缺乏专业知识辅导,校园里可以多安排文化普及和艺术讲座的内容。

对书法艺术,高职生能看出是哪位名家作品以及基本能区分篆书、行书、草书和隶书的占23.6%,高中生是54.3%,勉强可以分清的高职生占57.17%,高中生占40.1%,高中生比高职生更懂得书法知识。综上所述,无论高中还是高职生都希望能更多了解中国书法知识。

66.25%喜欢或比较喜欢古典器乐,听过《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乐曲。30%左右的同学表示对古典器乐听的少,有机会会考虑听一下。如果感受到了古乐之美,估计会有更多人成为中国古典器乐的粉丝。

表2 高职高中生对各种艺术类型感兴趣人数统计

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印象,69.52%的人表示较喜欢,近30%的人表示没感觉或不喜欢。戏曲类型中喜欢秦腔的人最多,有近一半,喜欢京剧和黄梅戏的人分别为39.22%和33.03%,其他类型喜欢的比例很低,这表明相熟的戏剧喜欢的人多。秦腔是甘肃民间较流行的剧种,本地人从小就听,更多人喜欢在情理当中。作为国粹的京剧和流传较广的黄梅戏,有部分同学喜欢也是因为熟悉。30%的同学对传统戏剧不喜欢或没感觉,认为剧情拖沓,和时代脱节,没有电影、电视剧轻松。可见传统艺术形式在校园普及还需要多多引导,传播形式要“专业+趣味”。

(三)发扬甘肃民风淳朴特点,加大与生活有关的文化内容的宣传

甘肃是一个文化特色鲜明的省份,多民族、多样性的文化异彩纷呈,大多数同学都知道甘肃的特色文化,像古文化遗存、特色饮食、特色风光、特色民居、宗教遗存等,也乐意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发展成就自豪。

在家乡最受欢迎的人是勤劳质朴品德好的人、德高望重的人、凭聪明和勤劳致富的人以及家风好门风好的人。只有4.84%认为有权势的人和不管用什么手段发了财的人会受欢迎,这个数据说明甘肃民风淳朴,人们依然看重勤劳、德行及取之有道的发财方式。

45.03%的人表示对不求上进的人不会反感,各人有各人的活法,51.32%的人表示会反感,不求上进,意味着缺乏责任感。这组数据说明当今学生认识多元化,价值观多样化。

93.58%的喜欢中国传统节日,只有6.42%的人认为西方节日有新奇感,喜欢西方节日。对节日习俗活动68.71%感兴趣并有所了解,23.6%的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并能与长辈一起过,41.61%不太参与,29.02%的表示不会参与活动。以上信息说明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扬有市场,但还需要寻找合适渠道,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传承和发扬才能实现。

对传统工艺有67.1%的喜欢,但不了解瓷器玉器等传统工艺品想深入了解的占43.53%,学生缺乏了解的渠道,大国重器,工匠精神的发扬,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要传统与现代结合

对于希望用什么方式了解中国优秀文化这项调查,高中生和高职生选择方式完全一致,第一为图书,第二为网络,分别占到了65.21%和56.05%,第三为讲座,第四为开设相应课程。至于采用什么方式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次序依次是: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在教科书上增加相关内容、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举办大型宣传活动、重拾传统以及其他。无论高中生还是高职生,表示愿意通过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了解文化内容。这是令人可喜的,通过讲座、课本、课外阅读等方式传承中国文化,在校园可推行。

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高中生与高职生认识一致,比例相当。一致认为文化传承应注重提升人文素质,要与日常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相结合,注重道德养成,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68.39%的人认为是缺少实践,51.19%的人认为是对文化传播不重视。有58.22%的表示愿意参加在课余时间开设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讲座,看情况而定的占38.54%的人,学校文化普及内容和形式如果能吸引学生,看情况而定的人就会积极参与,通过讲座展示等形式的文化传播就有了广大受众。

表3 参加过文化活动的人数统计

根据表3,学生参与最多的活动是经典诵读,占到52.32%,参加过传统文化讲座和知识竞赛的分别占到24.75%和18.8%,什么活动都没有参与的学生占到了22.6%。现在校园文化活动类型少,学生参与度低,需要领导重视、老师创造机会,让这样才能形成良好有序的文化氛围。

四、明确校园传承优秀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方向

通过调查分析,结合之前的访谈了解,在校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良好基础,和教育目标结合起来长期做,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结合本项目已开展的线上文化之旅公众号的文化传承活动,依据更为明确,内容选择的贴合性和适应性会更加突出。

线下文化传承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方向和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文化传承的重点,结合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有侧重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承,依照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多渠道多方面的开展学习实践,对于重视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文化功能效果的作用不能轻视。同时对作为文化传承重要补充的课程外,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有序开展文化实践活动也有了方向和目标。

有利于进行本土文化的开发与传承,把当地历史文化遗迹、地域文化特征、民俗特点等内容引入传承目标,增强文化代入感,激发兴趣,吸取传统文化养分,关注身边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体味身边的文化风采和魅力。

本次调查之所以选择这两所学校,一是资源便利,二是高职生与高中生,高职生的调查有利于小范围校园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的展开,而对不分文理科的高中生而言,不论高中生即将升入大学校园是理工科院校还是文科院校,他们对文化的态度以及对文化的倾向也有利于高校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工作更有针对性,有利于线上线下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实践活动的成功和普及。

[1]黄春英.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6,(12):35-37.

[2]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高职生高中生传统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