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海安县蚕业家庭农场的生产风险防控

2018-06-07 11:02黄俊明戎世芳顾盖柱陈忠立
中国蚕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海安县蚕业家蚕

黄俊明 王 军 吉 华 戎世芳 王 敬 顾盖柱 陈忠立

(1海安县蚕桑技术推广站, 江苏海安 226600; 2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海安 226600)

海安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曾经获得“中国茧丝绸之乡”“中国湖桑之乡”“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全县茧丝绸产业年产值2016年达到90多亿元,是海安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1],是海安县地方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进一步稳定海安县蚕桑产业,我们在调查海安县蚕业家庭农场养蚕经营情况,并分析蚕业家庭农场发生蚕作不稳定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蚕业家庭农场风险防控的对策措施,供同仁商榷。

1 蚕业家庭农场建设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制约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资源、环境、劳动力等问题日渐突出,蚕桑产业的比较优势不再明显。因此,海安县一直在探索推进传统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建设高效规模蚕业,实施规模化、精品化、高效化的蚕桑生产方式。2013年开始,海安县着手研究探索蚕桑产业规模经营、试点建设蚕业家庭农场的相关问题,2014年创建了首家蚕业家庭农场——海安县先农蚕桑家庭农场,2015年和2016年分别新建蚕业家庭农场11家和19家。到2017年底,海安县已累计建成蚕业家庭农场79家,合计桑园面积206.7 hm2,所有蚕业家庭农场的桑园面积都在1.3~7.0 hm2之间,平均每家蚕业家庭农场的桑园面积约为2.6 hm2、年饲养蚕种160盒左右。虽然海安县推进以蚕业家庭农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目前才刚刚起步,但是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吸引了有识人士的积极参与。目前海安县已建成的79家蚕业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大部分是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员,其中还有不少30岁左右的年轻人。3年多来,在蚕业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蚕业家庭农场在经营、技术、管理上逐步成熟,生产的蚕茧质量不断提高,经营效益也逐步增加,初步显示出规模化、集约化新型蚕业经营主体的生命活力。如白甸镇的邹冯蚕业家庭农场,2015年开始蚕业家庭农场的建设,蚕业家庭农场的土地面积约3.7 hm2,其中桑园面积3.3 hm2。2017年,全年4期共饲养蚕种200盒,生产鲜茧7 900 kg,实现收入45万元,平均每667 m2桑园饲养蚕种4.1盒、产茧量160 kg、蚕茧产值9 180元。另外,该蚕业家庭农场还开展了桑园套养套种,其中套养蛋鸡7 500羽、肉鸡1万羽、山羊180头、鸭850只,总产值50万元,全年获利40多万元。

2 蚕业家庭农场养蚕经营情况

作为传统蚕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式,蚕业家庭农场的建设和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蚕业家庭农场的经营者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桑园和蚕室条件开差较大、周边环境不尽相同,蚕业家庭农场的生产成绩开差很大,像邹冯蚕业家庭农场多季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并不多。2016年起,我们在海安县每个区镇选取1个蚕业家庭农场,同时将全县首家蚕业家庭农场和桑园面积最大的蚕业家庭农场列入样本,共计12家,开展了相关调查。根据我们对海安县12家蚕业家庭农场2016—2017年春蚕期和中秋蚕期生产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等病害在各蚕业家庭农场都有发生,病毒病特别是血液型脓病呈流行趋势,真菌病和细菌病在个别蚕业家庭农场危害也较为严重,蚕业家庭农场进行蚕业生产过程中家蚕的传染性蚕病发病率比农村面上的略低、中毒情况比农村面上的严重,平均生产成绩也略差于面上(表1)。另外,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上大量使用对家蚕有毒的农药治虫,导致蚕业家庭农场家蚕发生农药中毒的恶性事件日益增多,给蚕作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而且家蚕一旦发生农药中毒,不仅蚕业家庭农场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引起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利于蚕桑行业的健康发展。

表1海安县雅周等12家蚕业家庭农场2016—2017年春蚕期和中秋蚕期的生产情况

农场名称(所属区镇)桑园面积/hm2春蚕期中秋蚕期饲养蚕种/盒盒种产茧量/kg传染性蚕病发病率/%中毒率/%饲养蚕种/盒盒种产茧量/kg传染性蚕病发病率/%中毒率/%雅周(雅周镇)3.30110.033.74.20.5150.030.85.515.2曲塘(曲塘镇)3.00130.031.53.120.2140.028.03.510.2城东(城东镇)2.8095.038.42.31.0132.033.13.31.5先龙(大公镇)2.00105.040.52.00.5112.033.22.51.1鑫公(大公镇)2.80100.040.32.80.5130.031.02.91.2角斜(角斜镇)2.7085.041.72.60.3128.036.02.81.0孙庄(高新区)2.7090.035.43.82.6120.025.84.13.6青萍(高新区)4.70180.030.84.63.9248.024.84.95.5鑫南(南莫镇)2.90100.038.02.92.0140.033.53.23.3鑫甸(白甸镇)2.70105.046.02.00.0126.042.82.90.5鑫墩(墩头镇)3.60140.043.32.30.0156.038.33.10.5李堡(李堡镇)2.80102.025.02.212.0128.025.03.320.2平均3.00111.837.12.93.6142.531.93.55.3全县50户平均0.143.140.13.50.93.832.94.22.3

盒种装卵量为26 000粒。

3 蚕业家庭农场发生蚕作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3.1 管理及技术水平偏低

由于蚕业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原来大部分为企业主、小老板或是小规模养蚕户,他们没有开展大规模蚕业生产的管理经验和家蚕饲养的技术水平。而且不少蚕业家庭农场所聘请的技术骨干也基本是仅有几年养蚕经验的农民,开展蚕业家庭农场规模生产的管理水平和家蚕饲养技术水平偏低。

3.2 防病意识不强

蚕业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和养蚕职工对蚕病防治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也缺乏规模生产防治蚕病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蚕业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对大规模生产发生蚕病损失无“恐惧感”,对蚕病防治以“预防为主”的策略和措施理解不深,造成养蚕前的消毒、蚕期中的隔离消毒、蚕期结束后的回山消毒等技术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甚至有的蚕业家庭农场不愿在消毒防病工作上多投入,造成养蚕前消毒不彻底、蚕期中少用药或不用药,对蚕病的发生和危害任其自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只重视春蚕期的消毒而忽视夏秋蚕期的消毒工作,只注意前批蚕的消毒而放松后批蚕的消毒工作,造成上批蚕的病原留存下来,感染下批蚕发病;二是只注意蚕室内蚕具的消毒,而忽视蚕网、蚕筷、鹅毛、塑料布等零星小蚕具的消毒工作,导致消毒不全面不彻底;三是在消毒方法上,药剂消毒不够标准,用药浓度不准确,用药量不足,喷洒不全面,保湿时间不够,从而影响消毒防病的效果;四是对病蚕、旧蔟、蚕沙等管理不严,随便乱丢、随地摊晒,造成病原四处扩散,增加了家蚕感染发病的几率。

3.3 治虫用药污染桑叶

有研究表明,微量农药中毒是蚕桑生产中导致家蚕发生不结茧的重要原因[2-3]。据我们调查,蚕业家庭农场发生农药中毒轻的出现大量的不结茧蚕,严重的近乎绝收,海安县蚕业家庭农场发生家蚕微量农药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桑园周边作物治虫用药的影响。粮食和蔬菜治虫的时间大部分与蚕期重叠,治虫用药又多使用沙蚕毒素类和菊酯类等残毒期长、对蚕高毒的农药,靠近粮田、菜地的桑园极易受到其他作物治虫用药的影响,而使桑叶受到农药污染,导致家蚕吃下受农药污染的桑叶而发生农药中毒事件。二是桑园治虫用药的影响。有的农场主贪图方便和便宜,在桑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购买使用成份不纯的农药,或任意提高药物的使用浓度,导致农药残毒期延长,从而引起家蚕出现微量农药中毒。三是新建桑园或其周边农田治虫后没有采叶试喂的习惯。基本没有建立治虫档案,也没有建立在农药残毒期过后再采桑养蚕的制度,给发生大面积家蚕急性农药中毒埋下了隐患。

4 蚕业家庭农场风险防控的关键措施

4.1 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

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与农场主共同参与蚕业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提高科学养蚕水平。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工作,针对蚕业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点,开展层层技术培训,普及消毒防病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防病技术规范,使消毒防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4.2 因地制宜进行养蚕布局

根据蚕业家庭农场的特点推行全年多批次养蚕,科学合理地确定每期家蚕的饲养数量,防止发生种叶不平衡的情况;养蚕季节尽可能避开大田农业治虫用药期;选用推广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蚕品种;加强桑园肥培管理,提供适熟、新鲜、营养丰富、无污染的桑叶,确保蚕业家庭农场饲养家蚕的用叶安全。

4.3 建立严格的蚕病防治制度

一是选用高效广谱的消毒药剂,进行彻底消毒。一定要选用高效广谱的消毒药剂,如蚕用消毒净(三氯异氰脲酸、碳酸氢钠粉)、消杀精(复合次氯酸钙粉)等。在消毒措施上,要一期比一期严格,夏蚕期消毒比春蚕期严格,秋蚕期消毒比夏蚕期彻底,养蚕用具要批批消、件件消,蚕室要室室消,以达到彻底消毒的要求。二是做好养蚕期间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蚕座内交叉传染。严格执行“四防”措施,即一防手脚带菌,进出蚕室要踏过石灰坑,洗手后给桑喂蚕;二防用具带菌,小蚕网、塑料布要每龄消毒1次,蚕匾、大蚕网要经常在烈日下暴晒,每次除沙后,要用0.5%的石灰浆或含0.3% 有效氯的漂白粉液喷洒地面消毒;三防蚕座混育,发现病蚕应立即淘汰隔离,病蚕投入石灰缸,并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四防蚕沙、旧蔟到处扩散病菌,应妥善处理蚕沙和废弃的旧蔟,或将它们制作成堆肥,充分发酵腐熟后使用。

4.4 提高小蚕饲育水平

蚕业家庭农场应该配套建设高规格的能自动进行温湿度控制的小蚕饲育室,并安排专人负责小蚕饲养。同时,要从正规渠道订购合格的蚕种,并做好蚕种的补催青保护工作;严格按照小蚕的生理特点进行加温补湿、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养蚕作业,确保10 d眠3眠,并做好眠起处理,以满足家蚕的生长发育要求,增强蚕体抗病力,为无病高产打下基础。

4.5 加强大蚕饲养管理

蚕业家庭农场要建设环境可控的大蚕室,改善家蚕饲养的环境条件。另外,要加强分批提青,隔离与淘汰弱小蚕和病蚕;采用新鲜石灰粉、灭僵灵等广谱高效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消毒时要严格按使用方法进行操作;注意稀放通风,调节好蚕室小气候;减少蚕座内相互传染的机会,在注重控制病毒病、真菌病危害的同时,注意防范蝇蛆病和细菌病的发生。

4.6 防范农药中毒

合理布局蚕业家庭农场,蚕业家庭农场规划时应尽量做到桑园连片集中,形成区域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片区,要尽可能减少桑树与其他作物“插花”,有条件的地区,在蚕业家庭农场桑园的周围栽植树木,培植防护林,最大限度地减少蚕业家庭农场外围使用农药对蚕业家庭农场内桑园桑叶的污染,减少家蚕农药中毒的风险。

另外,蚕业家庭农场在养蚕期间聘请的外来帮工人员应该相对固定,不能频繁回家从事其他农事工作,特别是不能从事治虫用药工作,如进行了治虫用药操作,必须在洗澡并换上干净的衣服后方可进入蚕室;帮工人员喂好桑叶后不要立即离开蚕室,应注意观察家蚕的食桑情况,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降低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加强与桑园周围作物农户的沟通,在养蚕季节尽可能避免使用容易造成家蚕中毒的农药。严格掌握桑园治虫农药的浓度和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三无”农药,严格按使用说明操作,避免桑叶中的农药残留对家蚕的危害。

[1] 黄俊明,王军.谈蚕业家庭农场的蚕病防治[G]//中国蚕学会生理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蚕学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蚕病理学与病虫害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2017:146-149.

[2] 王军,黄俊明,李兵,等.海安县蚕业家庭农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蚕业,2017,39(1):35-36.

[3] 严松俊.规模养蚕集成技术示范与应用[J].江苏蚕业,2015,37(3):38-42.

猜你喜欢
海安县蚕业家蚕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综合活动:等等,绣球花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可爱的小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