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模式

2018-06-07 15:55耿彧,白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互联网+互联网

耿彧,白涛

[摘 要]“互联网+”悄然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行机制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高校需将信息技术、数据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将传统的封闭式教育转向共享开放的终身教育,优化网络课程资源,深入探索在线教育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加强师生间互动交流,实现高校教育可持续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8.098

[中图分类号]G642.0;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8-0-02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共同衍生的产物,将传统行业与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在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下,“互联网+”时代拓宽了高校教育与教学的改革空间,并带来了新的挑战,相应的教育变革也势在必行。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现状

“互联网+”的网络化、广域性与开放性等特点极大地影响着各行各业,包括教育、金融、医疗等,人们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种活动。高等教育若要立足于“互联网+”背景平台从封闭走向开放,必须将信息技术、数据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计算机技术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数据挖掘;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可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及可视化;物联网技术可提供全新的教学环境支持,使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即时通讯产品获得更多的交流与学习形式。“互联网+”不仅使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也使教学情境发生了变化,通过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创设“故事情境”;利用互联网的丰富信息来源引入案例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在网上利用虚拟实验室创设“模拟实验情境”,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然而,高校教育改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互联网技术使全球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但绝大数的高校并没有实现互联网与教育的真正融合,仍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知识讲解,仅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了一些课程资源,缺乏多学科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其次,没有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考核认定机制,如众多高校加盟了MOOC平台,学生在平台上所学课程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也没有学分置换方案。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者呈现出了多元化状态,即具有选择多元、兴趣多元、基础多元等特点,高校目前并未对学生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且参差不齐的学生质量影响了“互联网+”背景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效果。

2 适应“互联网+”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对学习方式的认知模式,并推动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互联网+”教育变革的本质是从群体学习转变为个体学习,从规模教学转变为定制化教学,其中,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固定授课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互联网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引发高校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微课,被称为“知识脉冲”,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设计的一种情境教学环境,主要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和任务等教学资源的整合,将碎片化的非線性内容融于传统教学之中,主要用于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和启蒙。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研究发现,一般人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时间在10分钟以内,所以微课时长小于6分钟为最佳。微课具有碎片化、不系统的局限性,因此只适用于教学辅助与内容链接。

以微课为核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颠倒”教学理念、师生角色与教学流程的翻转课堂成为目前较为主流的一种教学方法改革,将教学流程从传统教学中的“课上讲授、课下练习”翻转为“线上自学、线下练习”。教学内容由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基本掌握,大量的课堂时间资源用于师生间的答疑解惑及互动交流,从而实现师生的协作学习,并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广度与深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实施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还要有极强的课堂把控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自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习态度懒散则无法跟上整个教学进度;对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改变班级结构进行分层教学。

为了真正打破教育的时空限制,在微课与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上,慕课应运而生,实现了一种大型、开放式的网络教学,不同国家与地域的学生均可通过在线课堂进行学习,相应地在线完成测试、解答与讨论等教学环节,最终可获得该学校认可的学分。慕课引发了智能教育,建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目前,国内自主建设的慕课平台及课程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分别来自政府、高校和企业层面。如“爱课程”网中国大家MOOC平台、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华文慕课、MOOC平台、珞珈在线、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和果壳网“MOOC学院”等。尽管国内对慕课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研究基础薄弱、理论支撑不足、共识度与认同度不高、课程供给与需求脱节、发展动力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和市场化生存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慕课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走向了“后MOOC”时代。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即SPOC教学模式,将慕课的在线教学资源应用于校内的某些专业或某些课程,实现线上课程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在线教学与实体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

3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对策

“互联网+”时代具有独特的教育特征,在环境、模式和资源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环境由教室课堂变为网络与课堂的融合环境。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教师答疑解惑为辅的混合式教学。知识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教学资源由纸质教材扩展到网络共享资源。由此,高校与学习者必须要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条件。

(1)高校的硬件平台建设。硬件设备是高校开展线上学习模式的物质支撑,为了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必须搭建内容丰富、稳定快捷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充分考虑网络带宽、服务器负载和存储空间等问题,建设集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于一体的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真正地实现从信息技术到数据技术的数据形态转变,加强“云”“网”“端”三者的建设和融合。

(2)在线学习系统建设。在线教学从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向提供网络课程任务转变,需要同时满足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为了让学生较好地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个教学方案。首先建立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以此让学生明晰总体知识架构,然后明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及需达到的掌握程度。其次,教师要将学习内容分解为较短的微视频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了解需求与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参考资料以延伸阅读,并设计合理的评测试题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3)加强教师及团队建设。在线教育是专业化教学团队协同合作的结果,高校应积极推进课程团队建设,实现教师间分工合作,从课程设置到微视频录制,再到网页美工设计及网站优化都要精心设计,为达到良好的用户网上访问体验及在线学习效果做好资源保障。作为教师团队中的成员,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的能力,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包括数字化校园、媒体设备的使用、课件制作和辅助软件的运用技巧。学校也要制订校内与外培计划,为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供政策支持。此外,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讲授”职能,将师生关系转变为网友关系,由管理者向设计者转变。

(4)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技术将知识与信息集成于网络之中,与教育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通道。知识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快速积累及其快速的更新速度,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包括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与自我控制4个方面的能力。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者应该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能力,从互联网的知识仓库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有价值的资料。自主学習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实现分层指导,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使学生消除学习的负面情绪,增加学习自信心。

(5)建立适应互联网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随着网络教学模式的逐步深化,教师应在单纯重视考试成绩的结果性评价中加入学习过程评价指标,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学习时长、学习研讨、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交流、分享和贡献知识的能力。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要建立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所有评价指标都应通过“网评”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并引导教学趋向。此外,进一步完善慕课学分互认的机制,促进与高校之间的资源进行合作与交流。

4 结 语

“互联网+”为高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高校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并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调整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建设“智慧”校园。此外,学习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打造自适应的个性化学习环境,突破时空限制,真正地实现终身学习,即“活到老,学到老”。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定制化教学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7.

[2]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9).

[3]蔡忠兵,刘志文.高校慕课建设:现状、问题与走向[J].高教探索,2017(11).

[4]刘刚,李佳,梁晗.“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2).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