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川剧脸谱艺术设计的创新研究

2018-06-08 09:28谢科
戏剧之家 2018年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

谢科

【摘 要】川剧脸谱主要是以当地习俗文化作为基底,其艺术造型独特、色彩艳丽、线条柔美,通过抽象的图案展示人物面部的筋络、骨骼以及肌肉纹理,暗喻人物忠奸善恶。川剧脸谱的艺术设计主要是源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正确评价及对戏曲人物的深度剖析,和观众审美要求相一致性,自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对川剧脸谱的艺术设计创新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丰富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以此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

【关键词】川剧脸谱;艺术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009-02

川剧脸谱是一种神奇而古老的装饰艺术,其中丑角和净角具有极其丰富的艳丽、象形、夸张的色彩,充满了想象力和美感。川剧脸谱设计异常独特,整个脸谱无论是布局、轮廓还是形态均简洁优美,不但富有精神内涵且形神俱佳。随着时代发展川剧脸谱设计也做了相应创新,通过创新有效丰富川剧脸谱的艺术内涵。

一、川剧脸谱艺术设计的题材创新

经过数代川剧演艺人日积月累的探索,川剧不但剧目题材非常广泛而且数量繁盛。川剧艺人在设计脸谱时,比较喜欢选择和中国历史相关的题材为剧目,不但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因为那个时代的川剧观众在一个比较特殊环境中,观看川剧能够达到感同身受的功效。

首先川剧脸谱艺术和西方题材相融合,实现川剧脸谱多样化;融合外国题材体现川剧脸谱多样化;引入西方的经典文艺作品,让川剧脸谱内容多样化;并采用中国传统形式表现西方题材,西方观众通过这门艺术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美,还能够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通过西方题材创新川剧脸谱,为设计脸谱提供了新途径。

其次西方题材和川剧脸谱艺术相融合入,能够实现跨文化的传播效果。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展,文化是各个国家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能够促进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将西方题材引入川剧脸谱艺术中,并采用川剧脸谱形式演绎西方题材的人物形象。通过这种题材实现中西文化交流,让西方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川剧脸谱艺术中,从而寻找更多的文化交流契合点,提高川剧脸谱扩文化传播效果。

最后西方文化和川剧脸谱艺术相融合,促进川剧脸谱的经济收益。通过西方题材将传统戏曲引上国际平台,全人类都能了解与感受川剧脸谱艺术。成都市川剧团依据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改编成川剧《欲海狂潮》,获取了中国观众一致好评,这是典型的中西文化结合产物。而且《欲海狂潮》在纽约、华盛顿、亚特兰大、斯克兰顿等各大城市巡演,得到美国观众的好评和赞赏,并且该川剧在美的每张票价高达几百元人民币,不但给川剧脸谱艺术带来经济收益,还深受观众喜爱。

二、川剧脸谱艺术设计的卡通化

从中国市场来看,动画片占据一席之位,在市场中出现各种卡通动物形象逗人喜爱。知名度较高的有米老鼠,近年出现的喜洋洋、熊大熊二、光头强等,一些经典卡通形象如甜甜私房猫、多啦A梦等均家喻户晓。川剧脸谱中融入卡通动物形象,突破川剧脸谱传统画法,将川剧脸谱卡通化,这种模式能够得到各届人士青睐,不仅拓展脸谱的市场,还提倡了动物环境保护。实现川剧脸谱艺术设计的卡通化,其意义在于扩大了受众群众、缩短陌生感、提升川剧脸谱的市场价值及培养孩子喜爱动物。一直以来,川剧脸谱艺术富有一种神秘感,人们对脸谱既敬畏又崇拜,但是将卡通动物形象融合到川剧脸谱艺术中,让川剧脸谱艺术具有更多亲和力,不但有效缓解人们的压力,还能够降低人们对脸谱的陌生感,提高观众的幸福感。

中国人口中儿童数量较巨大。从统计数据可知,中国每一年大约有2000万孩子出生,儿童是一个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卡通动物脸谱能够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心理所需,并且通过这种熟悉的卡通形象,有效降低孩子对艺术存在的陌生感。如果将这些卡通动物融合到文具、玩具、书籍以及儿童娱乐场所等,必将被儿童接受、喜爱。因所选形象均为国际上的知名卡通动物形象,脸谱经过创新后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在国际上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

对于川剧脸谱设计的创新问题,欧阳荣华老师最具代表性,他在《川剧脸谱大全》中就将卡通脸谱绘制进去,通过这种脸谱不但提高了脸谱的趣味性,同时也拓展了脸谱的受众。而且通过动画形象的脸谱,打破传统脸谱的画法,但是这种动画形象较夸张,因脸谱主要为色块,通过表演者的眼神而体现出其灵活性,让脸谱具有动态感。欧阳荣华绘制的川剧脸谱,比较重视色彩明快、线条流畅,注重勾画鼻、眉的力度,创作了很多不同形状的新脸谱。比如给《四川好人》这个川剧舞台背景创作了1.8米高的脸谱。縱观中国市面,这种创新型脸谱在市场上的数量并不多,因此要大量进行创新,要形成一定市场,欧阳荣华绘制的新脸谱自然就具有借鉴价值与学习价值。

虽然川剧脸谱备受喜爱,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竞争压力下人们希望精神上得到放松,释放压力成为一种心理需求,自然对川剧脸谱保持着“庄严”态度,也就存在距离感。将日本动画融入到脸谱中,能够唤醒人们的童真,改变川剧脸谱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不但增添趣味性,还降低脸谱和观众间的陌生感。实现日本动画精髓的中国化,能够有效演绎中国的传统戏曲,不仅能够唤醒人们内心的纯真,还能够提高川剧脸谱的受众,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三、川剧脸谱艺术设计的材料创新

所谓材料创新,就是在现有材料基础上开发新材料,从而提高材料的质量,改善材料性能。不仅在舞台上使用脸谱,而且市场上有脸谱工艺品,使用了金属、陶器及玻璃,成为家中装饰品。如果这些材料缺乏丰富的内涵,在图案上融入脸谱,就缺乏更深的含义,这也是现在工艺品脸谱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要创新材料。对川剧脸谱的材料创新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采用各种质感提高脸谱的美感。因不同材料的感觉特征不同,因此人们情感体验上也存在差异。如木材给人自然亲切、粗髓及复古质朴之感;而金属则给人现代科技、坚硬光滑及冷漠理性之感;皮革给人感性、柔软之感。因此不同材质用到同一脸谱上,具有不同视觉效果,自然也就增强川剧脸谱艺术的美感。因此将材料外部形态转化到内部蕴涵,这是创新脸谱材料的关键因素。

(二)通过美好寓意拓展脸谱市场。各种图案如动物、图案及植物等都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例如牡丹象征富贵,葫芦象征吉祥,梅花象征高洁等等。而艺术家冯九伦利用葫芦壳硬和外壳光滑的特征,抓住材料自身包含的寓意,把葫芦和川剧脸谱结合起来,传递双层美好寓意。

创新川剧脸谱的材料时,必须考虑到材质质地及象征意义。对材料进行创新,可选择竹子作为制作脸谱的新材料,因竹子在中国代表君子,象征着虚心、坚韧、正直以及高雅的精神象征,竹子具有非常好的韧性,其纹理通直、外表光滑坚硬,能够制成各种类型的工艺品。并且因四川盆地的气候是竹子生长的最佳条件,在四川的竹子种类比较多,这些竹子都能够用作脸谱的原材料,用来制造川剧脸谱艺术设计的新材料。应用竹子,可以制成主屏、竹雕及竹瓶等各种脸谱,而且竹类脸谱销到海内外,川剧脸谱和竹艺品相结合,为川剧脸谱艺术拓展新市场,提高了经济效益。随着时代发展,艺术观念不断提高,川剧脸谱必须要高度重视开发与利用新材料,采用不同材料表达出脸谱艺术的情感,材料创新能够给川剧脸谱艺术设计提供想象空间与创造思路,丰富脸谱艺术的表现力。同时川剧脸谱艺术设计时,还应该和沙画、金属、皮影及黏土等多种材料相结合,从而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效果,并且运用不同材料还能够衍生新的寓意。只有进一步认识材料,正确对待新材料,理性、大胆选择材料,合理应用材料,让材料全面、充分的服务于脸谱艺术,才能让川剧脸谱艺术设计作品更表现力,实现艺术形式和观念之间的真正平衡。

四、川剧脸谱艺术设计的舞台创新

舞台是川剧脸谱艺术表演的载体,以人为主的表现形式,通过灯光、音乐作为辅助,渲染舞台氛围,而舞台艺术具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比如武术、曲艺以及戏剧等等,创建舞台艺术常常源于故事的横断面,依照分幕形式转化到特定场景,从而体现出故事情节。通过分场形式转化成流动的空间,实现了景随情变。

随着观众视野不断扩大,如果依靠川剧在舞台上的效果,必定不能满足现代观众所需,观众会认为舞台较陈旧,缺乏新颖度,因此在设计川剧脸谱艺术的当务之急是要创新舞台。在创新舞台时,应用3D技术将平面转化成三维,给自由转换川剧脸谱艺术创造了基本条件,如今采用3D新技术让观众带来一种全新体验,能够感受到视觉及心理上的冲击力,因此观众不再通过演员去凭空想象和虚拟表演所营造的情境,通过3D技术展现逼真的立体影像,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新受众。如今其他各种戏种都逐渐采用现代科技,例如《牛郎织女》是改编后的新黄梅戏,这个戏剧中最大的亮点即创新舞台艺术,并且通过3D技术把舞台转化成“实景”,当观众看此戏剧时,要戴上3D眼镜,整个舞台设计成升降区域,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出“鹊桥相会”、“天女下凡”等各种气势恢宏场面,让观众犹如置身现实场景中,能够感受戏曲内容的悲欢离合。将3D技术和川剧脸谱艺术相结合,对川剧脸谱艺术意义深刻。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脸谱艺术在舞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科技同时具有双面性,在服务川剧脸谱艺术同时,必将损害脸谱艺术设计。对艺术自身而言,只有技术才是提高艺术的保障,更是传播艺术的有效途径。如果为了艺术而艺术,必然导致艺术丧失发展的科技舞台,因此要以技术作为保障,奋力追求艺术。既为艺术营造出了无限的想象空間,也能提高脸谱的观赏性,促进表演者频繁使用。只有促进脸谱艺术不断创新,才能推动脸谱艺术持续发展,拓展脸谱艺术的市场,吸引更多年级观众,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让川剧脸谱艺术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本文从题材、舞台技术及材料等方面探讨艺术设计创新,通过创新激发人们的欣赏欲望,将脸谱艺术传承下去。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研究川剧脸谱艺术的设计创新时,就必须要增加脸谱设计的趣味性,缩短脸谱陌生感,扩大受众群体。并且通过川剧脸谱艺术设计的创新研究,促进川剧脸谱艺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华威.丑而不丑灿若繁星一川剧大师周企何舞台形象简谈[J].中国戏剧,2013(11).

[2]屈小强.己蜀文化与川剧脸谱[J].艺术长廊,2008(1).

[3]王定欧.川剧文化成因与历史演进轨迹[J].四川戏剧,2013(3).

[4]曾怡园.川剧脸谱的艺术特征与设计艺术应用浅析[J].四川戏剧,2010(2).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创新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