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8-06-09 02:52郭训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郭训玉

摘要:作为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主要是对数学研究对象的一种高度概括与抽象。通过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与科学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奠定数学学习的良好基础,可以有助于数学问题的合理解决。概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得到师生的共同参与,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感悟与体会。而且在理解的过程中,对概念进行逐渐的概括与抽象,最终使得概念得以建立,借此对问题进行更加合理、准确的分析与解决。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概念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非常基础并且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才可以更加准确地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全面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数学知识体系得到不断优化,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就要结合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应用,全面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一、概念的引入

1.生活案例引入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采用生活案例引入的方法可以为学生创造亲切感,有效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彼此间的距离,使得学生更加热爱数学学习。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直线和线段”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卡片,然后引导学生能够对卡片的四个角进行仔细的观察,从而帮助学生发现直线与线段彼此间存在的关联。

2.数学情境引入。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思维也比较活跃,因此,一旦其对某个题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其就会认真地进行思考与探究。因此,为了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概念知识。

二、概念的建立

1.对概念的感性认识。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实物与教具等材料帮助學生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概念的延伸与有效扩展。例如,在为学生讲解“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是以长方形盒子为例的。但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充分地了解面积这一概念,并非只是关注对方形物体面积的计算。要能够借助于圆形以及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帮助学生实现对面积概念的感性认识,使其对面积给予初步了解。

2.建立概念表象。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不高,通常都是借助于形象对事物进行感知的。在实际学习中,其往往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感知。所以,建立概念表象就要求学生能够脱离直观的事物,培养其抽象思维。所以,在完成学习活动以后,教师不要立即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归纳,而是要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仔细回忆。之后,再鼓励并引导学生可以抽象性地归纳与概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

3.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小学生初步对概念形成表象以后,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可以采用归纳总结、加强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并且要加强对概念中关键词语的深入分析,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概念的属性。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分数的性质”相关知识时,文中提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单位“1”等代表的具体含义。在学生全面了解这些问题以后,就可以更加深刻、准确地把握分数的概念。

三、数学概念的巩固与深化

概念教学法的最后环节是将已建立的概念进行巩固和深化,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形成固定的、正确的思维定式,并通过个人的消化和理解进一步升华,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这一步骤是将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关键一步,只有将数学概念形成理性认知,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数学概念,将概念学习转化为数学能力。一般的巩固方法就是督促学生对已学概念反复记忆和运用,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但是对概念的深化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通过个人理解衍生出更深的认识。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异同,将整个模块的数学知识进行串联,最终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对概念进行深化。

四、概念的应用

引入、建立和掌握概念的最终目的即为能够运用概念有效地解决各种实际数学问题,全面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建立数学概念以后,教师要根据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作业练习的过程中,要结合概念中的重难点合理地设置训练题目,有效地完成巩固练习。教师要根据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合理地设置一些具有不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巩固数学概念,增强学生对问题的解決能力。要引导并且鼓励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数学概念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分类与整理,进而帮助学生能够产生完善的概念知识体系,使得学生可以基于对数学概念的全面了解,运用个人的语言对其进行复述,帮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前后的知识进行反复推导,进行相互验证,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完成对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借助概念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复杂过程,既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消化理解,也需要教师的严格指导和把控。数学概念教学法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教学安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备丰富的教学素材,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环节。概念教学法能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过程,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许中丽.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30(3):92-95.

[2] 许中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3):40-44.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