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8-06-11 09:57付媛媛
东方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职教学改革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但现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现有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素养;教学改革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现在高职的学生生源分为几类:一类是通过高考录取和单独招生录取的普通高中生,一类是单独招生录取的五年制中职学生。因地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不统一,导致不同区域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一。[1]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上看,学生接触计算机时间提早了,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2、教学目标和内容分析

高职院校各专业均采用较为统一的教学目标,大多只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对“为什么”没有清晰的定位和阐述,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相对接。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也应作相应调整。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

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相对简单,提不起兴趣;有部分学生存在轻文化重专业的思想,认为课程学不学无所谓。由于学生对课程认识不到位,加大了课程开展难度,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2、教学知识结构陈旧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经历了很多变革,但教学内容框架及本质变化较小,区别仅是新技术的介入和软件版本的更换,教学内容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几部分,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基本上千篇一律。[2]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办公软件应用”,学生能够学到的仅仅是课堂上的一些案例操作,却不知道举一反三,不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

3、教学方法老套

面对信息技术基础层次不一的学生,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先讲授知识点,然后通过任务驱动法,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完成任务,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知识点,最后通过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加深知识点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思维固化,依葫芦画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环境局限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投影仪教学,但由于投影仪不够清晰,坐在后三排的学生无法看清楚投影仪幕布上面的操作,导致课堂效果受到影响。如果使用一些教学软件(如极域的控屏软件)辅助教学,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把控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信息化全面推开,现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直接处于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环境中,尤其是物联网和云计算平台的诞生。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必须从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与目标着手,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1、加强“计算机思维”思想建设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的培养,积极构建一种计算机文化氛围,讓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计算机的特点和用途,树立并培养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动力。其次,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即学生为什么要学,学习内容是什么,怎么学。

2、根据学生层次开展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层次开展分层教学,建议将学生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两个层次。普通班面向计算机基础一般或零基础的学生,教学目标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解决问题。提高班面向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使他们在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同事,提高自身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考核方式以综合设计为主,优秀作品将进行现场测评和答辩。

开展分层教学,教学内容需要相应的调整,另外可以开设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选修课,实现1+X教育模式。

3、积极搭建计算机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为了改变以往单一形式的机房教学环境,积极搭建计算机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计算机相关文章,让学生在课后也能积极了解计算机相关信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创建课程学习网站及微课视频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最大自主学习空间。

4、以考促学

根据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希望获得国家级的计算机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有以下积极影响:(1)有利于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2)有利于激发教学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在宝,许海成,杨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50-51.

[2]顾锦江.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职教通讯,2015(9):25-26.

作者简介:付媛媛(1984.6-),女(汉族),湖南永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高职教学改革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