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探讨

2018-06-11 10:07李磊
丝路视野 2018年35期
关键词:职业学院实践创新

李磊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学院和大学在中国单方面强调艺术的功能服务社会和政治事务,存在缺乏创新主题的情况,导致缺乏创新和实用功能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加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和实践是必然的趋势。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实践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做好创新教育与实践高职院校的艺术与设计专业。

【关键词】职业学院;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实践

为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设计人才方面应全面发展与协调。与此同时,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也是高职院校应尽的责任。

一、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从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专业的知识以及专业的技能,且还应该拥有沟通、营销、投资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艺术设计教育在高职院校一定要赶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高质量的复合设计拥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视觉的设计以及创新的能力。

(二)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特点的要求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一种综合教育,它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以及发展智慧還有丰富的想象力,综合各种知识和技能。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

培养更多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也是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革新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明确培养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的目标、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

二、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在培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过程中,大多数人对各种新的教育理念、人文理念等认识不足,并且就此没有加以充分的注重,没有真正理解教育本质。教育质量被认为属于一种培训模式,有的人甚至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只是标准教育,一技之长不如综合素质高,缺乏创新学习。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生家长对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欠缺准确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是不准确的,和学生毕业后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三)生源素质普遍偏低

目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种类繁多。因为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依然有所欠缺,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以及素质各不相同,而且受招生规模扩大的影响,招生分数线普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才培养的实施带来影响,并且成为提高高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瓶颈。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方法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善于运用不同技能的创新人才。学校应该依照社会市场需求以及岗位需求,将专业课程、技能课程、基础课程能够有机结合。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创新教学计划与课程体制

从表面上看,教学计划写得很简单,结构基本相同。但实际上,教学计划的结构、内容规划与衔接、具体实施等都不容小觑。教学内容和结构需要依靠教学计划的指导,一个全面而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确保培训目标明确。可见,教学计划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实行生产与学习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直接渠道。

(三)创新教学方法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人才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学生更注重表现,缺乏创新。在这方面,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他们的技能,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第一,应该重视创新精神以及发散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思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力。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发他们的潜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高职院校在中国单方面强调艺术的功能服务社会以及政治事务,存在缺乏创新的主题的情况,导致缺乏创新和实用功能差。因此要想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性的艺术设计人才,教师则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设计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将会在今后的发展中走得越来越远。

猜你喜欢
职业学院实践创新
浅谈高等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方法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