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教育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改革研究

2018-06-11 06:30鲁娜娜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6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终身体育高校

鲁娜娜

摘 要:积极教育源于积极心理学,强调通过积极体验养成个体积极的品质,并最终培养幸福的人。从积极教育的内涵着手,论述了高校公共体育为何需要融入积极教育,并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贯彻积极教育的路径,包括秉持积极的体育价值观;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呈现积极的体育教学过程;构建积极的体育课堂评价;提供积极的课外体育训练、比赛体系。

关键词:积极教育 公共体育 高校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b)-0008-03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确立良好习惯所需要的活动能唤起和加深他们乐观愉快的情感,能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某种愉快的痕迹[1]”,而只有体验到这种美感,学生才会焕发出巨大的意志力,实现自我教育,从而培养良好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观点与积极教育倡导的观点不谋而合,当然,积极的情绪体验不止乐观、愉快,还有成就感、勇气、爱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使重复参与一件事情成为个人的心理需求而无须强迫,基于这个角度,高校体育课堂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就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才能营造积极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1 积极教育的内涵

积极教育是20世纪末起源于美国的教育运动,源自于对传统工具主义教育理念的批判和反思。传统教育根植于教师是知识、道德、思想权威,学生是幼稚的、不成熟的个体的深层次观念之下,在专制型教师权威逻辑之下,学生是知识灌输对象、被矫正的个体,教育追求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正确观念的形成,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情感。消极的课堂,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由此大量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积极教育应运而生,它“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在反思教育现实和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构想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强调教育并不只是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其克服缺点,而是要让学生发掘自身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培养和巩固这些积极品质[2]。”培养幸福的人应是积极教育的终极追求,虽然幸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体验,但一个个体能够“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并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3]。”这种积极教育里所大力倡导的积极体验应是个体幸福的状态。

2 高校公共体育为何需要积极教育

2.1 体育本质的诉求

苏霍姆里斯基说过“学校,只有当它成为孩子过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并努力求取知识和钻研科学的园地时,才能成为教育基地[1]”。教育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以知识传递、品格养成等为目的的互动,知识和经验只有内化进学生个体的知识、情感、经验体系才算实现了教育目的。因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求知欲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教育的前提,积极教育正式基于这样的认知提出了学校教育应倡导积极的教育理念,采取积极的教育行动,从而增强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并最终通过这样的途径达到学生主动求知和积极人格的养成。体育是教育的一分子,是借助于身体运动而实现个体身体和心理目标的活动,体育的对象是人,是个人借助体育运动这个媒介实现各不相同的目标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已认识到体育强身健体、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社交平台等功能,可放眼大学体育课堂,学习时间“无精打采、东张西望的面孔,懒散的身体”,自主学习时间“扎堆的聊天,不停的刷屏”。这种种消极的对抗无言诉说着他们被压抑的自我激励,被放逐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体育过程,如何让体育内化成他们的自我需求而不是外在压力,这需要我们反思并以积极教育的理念引领体育课堂。

2.2 实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的呼唤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提到:“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4]”。高校体育教学的具体目标是掌握运动技能,习得健康知识,但终极目标却是指向体育素养,运动习惯和健康行为方式。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鞭挞绳缚,待如拘囚”,为了达标硬着头皮参与锻炼,那么体育带给他的消极体验会成为他步入社会后体育参与的绊脚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总是选择能使自己感到快乐体验的行为[3]”。基于这样的理论,在卸除了达标和考核这种外在刺激之后,体育行为的持续有赖于积极的体育认知,积极的体育体验,体育组织的支持和激励等,体育健康行为的养成也有赖于学生主动内化健康教育知识并外化为个人行为。因此,从终极目标的实现来说,高校体育课堂亟待提升学生的积极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2.3 养成积极品质的需要

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著名球星科比高中时代的教练格瑞格·道纳认为:“体育可以培养孩子的个性,还有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辛勤工作、敬业、守时、遵守诺言、管理时间,这会让他们在以后生活中很受用[5]。”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参与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发展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体育对于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的促进作用需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积极的体育体验则是一种有效地载体。这是因为积极的情绪可以激发高级脑细胞的活跃性,而高级脑细胞则负责认知、美感、创造性行为、共情、幸福感等积极的品质。另外,诸如成就感、自豪感等这些体育过程中积极的体验不但是学习过程的背景,他们本身也是我们积极追求的道德或心理品质[6]。

3 高校公共体育贯彻积极教育的路径

3.1 秉持积极的体育价值观

为了遏制高校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降和提升参与率,体育成了一门考试科目。但考试大棒之下,临时抱佛脚,硬着头皮参与体育的现象成了普通现象。为了能让学生视体育为乐途从而主动参与体育,我们应秉持积极的体育价值观,认识到体育过程也可以是“累并快乐着”的,而要实现此种目标,动机的激发和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设计就至关重要。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加入拓展训练的内容,通过学习小组协作寻宝来消弭耐久跑的枯燥性。另外,高校体育除了发掘有体育天分的学生,给体育特长生一个自我展现和实现的平台,也可以通过实现每个个体各不相同的体育目标来款待生命。

3.2 树立积极的学生观

传统的教育基于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是需要矫正的未成年人,因此,教育实践致力于发现学生的不足然后实施教育进行纠正,这种“类医学”式的消极教育抑制了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需要。在此教育大背景之下,高校体育课堂忽视学生本身的运动需求,不相信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利用各种考核,课堂纪律迫使学生进行运动参与,利用充斥于课堂各个环节的“纠正错误法”来矫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要建立积极的高校体育课堂,我们应该坚持“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之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6]。”在体育课堂中多运用主动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相信每个个体具有寻求社会定位,自我完善的需求,提供学习资源,营造信任、宽容的课堂氛围,让学会探究的动机和能力日益茁壮,从而培养出能主动参与体育的人。

3.3 呈现积极的体育教学过程

认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1]”。由此反思我们的高校体育课堂,大部分课堂始于课堂常规、宣布教学内容,再到集中讲解,分组练习,纠正错误,最后的总结评论,从形式上我们呈现出了整齐如一的课堂。但如果站在学生体验的角度来看,被迫感应是此类课堂的主旋律,而积极的体验要求体育学习过程以探究—试错—自我矫正—完善为主要路径,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激励学生。另外,积极的体育教学过程并不排斥挫折和困难,相反,积极体验的核心是学生打破自身平衡,超越自我原有状态和水平的实现性享受。因此,积极的体育教学过程还应该设置个性化体育目标,起始目标设置的标准应是“蹦一蹦够得着”,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逐步增加难度,通过这种目标的层级递加来达到学生的自我超越。

3.4 构建积极的体育课堂评价

合理的课堂评价能够反映教学结果,同时也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反馈。但当大学体育课堂即时评价以指出错误为主,结果评价主要手段是期末的技术技能和体能考核时,这样的评价目的指向的是区分学生,划分等级。“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7]”。要想构建积极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师应熟知技能掌握过程的规律,在初期学习阶段,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适时介入纠正学生的主要错误动作,避免过分关注细节错误。其次,教师应掌握积极评价的技巧,表扬应指向明确,如积极地尝试各种学习方法。指出错误时应包含肯定,如脚尖绷紧,你的动作会更优美。另外,谨记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健康第一,因此,除了终极性评价,要多运用相对性评价以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减少学生的挫败感。

3.5 提供积极的课外体育训练、比赛体系

传统的高校体育训练、比赛对象是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而运动会也大部分是田径运动会,因此,每到运动会时,赛场成了小部分学生的个人秀,大部分学生负责后勤服务、呐喊助威。这么说并不是要高校排斥传统田径运动会,只是说我们的训练和比赛应当多元化,既有个人秀,也应当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运动盛会。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可以通过举办弱化竞技因素的趣味运动会或者体育文化节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对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来实现,如某些日本学校的百米比赛,每个人根据小组比赛名次为本年级获得不同的积分。总之,在绝对性评价具有霸权地位的高校公共体育中,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可以也应当用相对性评价让学生把焦虑地与他人对比的目光转向自己,用从容不迫但坚定的姿态去追求运动中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王義高,蔡兴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 刘巧玲.积极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 任俊.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6(5):1-5.

[4] 梁慧杰.全民健身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思考[N].中国体育报,2017-05-22(7).

[5] 薛原.应试体育无法替代终身体育[N].人民日报,2012-11-21(15).

[6] (美)安迪·哈格里夫斯,著.知识社会中的教学[M].熊建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1.

[7]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终身体育高校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