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黄东方鲀鱼种培育技术探讨

2018-06-13 08:00王明龙杨纪忠杨雁
水产养殖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塘鱼苗鱼种

王明龙,杨纪忠,杨雁

(上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上海 奉贤 201422)

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隶属于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海、黄海及渤海等,属于近海暖温性底层鱼类,俗称“满天星”。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养殖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菊黄东方鲀养殖技术的成熟,加上政府对该品种的养殖和食用逐步解禁,其养殖规模也日渐扩大,人们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国内对菊黄东方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苗种的繁殖,少量涉及到鱼种池塘培育的报道。该文主要对菊黄东方鲀鱼种的池塘培育管理、水质调控、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拟寻找一种安全、健康、稳产、稳收入的生产模式,以期为广大的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育池塘

养殖池塘选择在上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奉贤养殖基地内,共选用二大三小5口池塘,大塘面积为(9×667 m2)/口,水深为 1.8 m,池塘为正方形,塘壁四周为水泥护坡,塘底平坦,底泥10~20 cm。小塘面积为(4×667 m2)/口,水深为 1.5 m,池塘为长方形的土池,长宽比为3:1。5口池塘总面积为30×667 m2。

1.2 池塘设备配置

每口大塘配置2台1.5 kW的叶轮增氧机和2台0.75 kW的水车式增氧机;每口小塘配置3台0.75 kW的水车式增氧机。进水口为60目以上的筛绢过滤网袋,排水口设拦网排水设施,第一道为闸网,第二道为闸板。每口大塘配置料台6个,小塘配置料台4个,设置在池塘的中部,主要用于饲料的定点投喂。

1.3 养殖用水

池塘的养殖用水取自杭州湾,为天然半咸水,经初级沉淀后用水泵经进水沟进入培育池塘。海水盐度为 2~12,pH 为 7.5~8.5,透明度为 20~50 cm,溶解氧为4 mg/L以上。

1.4 池塘准备

在放苗前1个月进行池塘清塘消毒工作。先进水20 cm左右,用每667 m2用漂白粉10 kg化水进行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体及野生杂鱼等敌害生物。半月后进水1 m左右,并施以发酵好的有机肥,用以培育鱼苗下塘时适口的浮游动物。有机肥的用量为 20 kg/667 m2。

1.5 鱼苗的放养

菊黄东方鲀鱼苗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苗种技术中心提供。鱼苗放养时间6月1日,当时的平均水温为20.3℃。投放的鱼苗体长在0.4~0.5 cm/尾,首先在编号为1号、2号的两只大塘中各投放鱼苗85 000尾,两塘合计投放170 000尾,平均放养量9 444尾/667 m2。暂养至7月30日进行分塘饲养。其中从1号塘、2号塘移出,移入科4塘24 300尾、科5塘24 300尾、科6塘24 050尾。

1.6 培育管理

1.6.1 饲料投喂 在鱼苗培育期间,菊黄东方鲀主要投喂鳗鱼粉状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将其与水按1:0.9比例搅拌混匀后置于料台上进行投喂,投喂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晚,其次再根据水温、天气变化及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投喂次数和投喂量,确保鱼苗吃饱吃好。鱼苗下塘后主要以天然生物饵料为主,7 d后在池塘四周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抛料来吸引鱼苗前来摄食,最终全部用配合饲料取代培养的动物性饵料。

1.6.2 水质调控 鱼苗下塘后早期每隔3~4 d加注新水1次,每次在20 cm左右,直至水位达到1.8 m。由于7—9月份水温偏高,加上投食量加大,水质容易发生变化,池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相对偏高,为防止池水老化,每4~5 d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0~30 cm。6—10月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性季节,也是梅雨、高温、闷热、雷暴雨等特殊天气的多发季节。如何确保池塘较好的溶氧尤为重要。坚持中午开机1 h,傍晚至天亮开机。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及时预防鱼类缺氧浮头。

1.6.3 病害防治 坚持生态养殖的理念,以调解水质、控制饵料、保持水质清新为防治原则。

1.6.4 巡塘管理 坚持24 h随时观察池塘鱼类的摄食情况、天气、水质变化、鱼类的生长情况等,做到勤巡塘,多观察,发现有浮头征兆时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及时做好台账记录。

2 结果

2.1 菊黄东方鲀的放养与收获

2017年6月1日菊黄东方鲀鱼苗放养体长在0.8~1.0 cm间,起捕时菊黄东方鲀的平均体质量达91.2 g/尾,平均体长达8 cm,增长约为7 cm。平均成活率为90.32%。详细情况见表1、表2。

通过2017年6月1日—2017年11月20日近6个月的养殖,鱼种进入大棚进行越冬。

表1 鱼苗放养和分塘情况

表2 鱼种出塘情况统计

2.2 菊黄东方鲀的饲料投喂

经过6个月的外塘饲养培育,各塘菊黄东方鲀的饲料投喂量、鱼体增重量详细情况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2017年菊黄东方鲀鱼种培育的饲料系数在1.3~1.6间,平均值为1.38,与菊黄东方鲀成鱼养殖的饲料系数1.8相比,饲料的转化率比成鱼养殖要高,也可以说明随着菊黄东方鲀养殖规格的不断增大,其饲料系数也就越来越高,相对的经济效益也会降低。

表3 饲料投喂量及饵料系数

3 讨论与分析

3.1 鱼苗的放养密度

菊黄东方鲀鱼种培育早期鱼苗放养密度可以在1万尾/667 m2左右,经2个月左右的培育应及时分塘疏稀,密度控制在5 000~6 000尾/667 m2,以确保鱼种的正常成长。

3.2 饲料的投喂方式

通常养殖菊黄东方鲀的投喂方式是采用定点(池塘边)定时(早上、晚上各一次),以2 h之内吃完为标准。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实际,菊黄东方鲀属胆小怕惊的,但贪食,所以投喂方式改为定点在池塘中部,并根据鱼种吃食状况进行不定期地投喂饲料,这对鱼种培育的快速成长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3.3 水质的调控和防病治病

在整个鱼种培育过程中,水质的调控是极为重要的。日常管理中要密切观察水色及池鱼摄食动态的变化。当水质透明度降低,水色逐渐变浓时,要及时换水,防治藻类的老化至死,有效地控制水质的变化,从而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也避免了药物的使用。

猜你喜欢
大塘鱼苗鱼种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后脱贫时期民族村寨规划发展探索
锦绣“云城”春未央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区规划工作以广州市大塘社区规划为例
大塘镇:比出新路径 煮好“旅游饭”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