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生长速率测定试验总结

2018-06-13 08:00严维辉唐建清杨九祥陈友明杨家宏
水产养殖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泥池克氏苗种

严维辉 ,唐建清 ,杨九祥 ,陈友明 ,杨家宏

(1.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2.高邮市亿德家庭农场,江苏 高邮 225600;3.高邮农村能源生态环保技术推广站,江苏 高邮 225600)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及美国南部地区,1918年左右传入日本,20世纪30年代左右由日本传入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目前已归化为我国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广阔养殖前景的淡水虾类品种。

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起步于美国的路易安娜州,我国克氏原螯虾养殖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2015年全国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已超过900万亩,养殖模式多种多样,养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行业产值已超过1 400亿元。

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普遍反映生长速度较快,但快到什么程度、高密度养殖条件下从苗种长成商品虾的准确时间多长?这方面报到相对较少。该试验的设计方案为:在生产中普遍的放养密度、正常管理条件下,对虾的生长进行定期测定,观察其生长状况,有利于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点及条件

试验点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试验基地内,试验池共4口,编号分别为 B2、B3、B4、B7,面积均为 2.2 m×2.3 m 的水泥池,可灌水深度为45 cm,具有可控微流水条件,流水量为72 h彻底换水一次。

2 试验过程

2.1 消毒

苗种放养前20 d干池清扫,并用20 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泼洒消毒(包括池壁)。24 h后进水,初次进水深度为30 cm。

2.2 移植水生植物

前期每只池的四角底部各放置一盆(盆口直径18 cm)栽植好、已成活的伊乐藻,水面移植有水花生及蕹菜(比例为4:1),占池总面积的60%,中期池子每角底部补放一盆(盆口直径18 cm)栽植好、已成活的轮叶黑藻。

2.3 苗种放养

苗种来源于该基地自己繁育的苗,根据克氏原螯虾实际养殖生产中的普遍放养情况,只设计了一种放养密度,为12尾/m2,共设计4个平行试验,放养规格平均为5.93 g/尾左右,放养时间为6月18日。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2.4 日常管理

放养后第2天即开始投喂饲料,饲料品种为“帅丰牌”全价颗粒料,粗蛋白含量为36%,每日投喂两次,时间分别为7:00前后及17:00后,上午投喂日投喂量的30%左右,下午投喂日投喂量的70%左右,每次投喂量以3 h内略有剩余为准,并根据天气、水温、摄食情况,每日及时进行调整。整个养殖过程中一直保持微流水的存在。

2.5 测定

为了尽量减小对其生长的影响,确定20 d进行一次生长状况的测定。测定结束后放回原池继续养殖。

3 试验结果

3.1 生长情况

各生长阶段测定结果见表2。

3.2 水温

养殖过程中水温变化见表3。

3.3 投饲

投饲量见表4。

4 小结与分析

克氏原螯虾正常的养殖条件下,每667 m2放养规格为5 g/尾的虾苗6 000尾左右,经过60 d左右的养殖,完全可以达到上市规格(35 g/尾以上)。

表2 生长情况测定

表3 水温变化

表4 投饲情况

由表2、表3可以看出,克氏原螯虾快速生长时的水温在25℃左右(7月10日—7月27日、9月6日—9月25日),个体体质量增加均在7 g以上,而当水温达到28℃后,生长极为缓慢,体质量几乎没增加。

由于受试验条件限制,试验池水位过浅,而且是水泥池,受天气影响较大,高水温期来得早且时间长,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环境条件会不一样,生长速度应该比试验过程中更快。

试验中饵料系数达到1.3以上,这与试验池(水泥池+流水)没有天然饵料有关,同时与水生植物生长不旺盛也有一定的关系。正常池塘养殖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的饵料系数应该小于1.3。

猜你喜欢
水泥池克氏苗种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鳗鲡水泥池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总结
南美白对虾尾水水泥池大棚控温高产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浅谈水泥池莲菜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