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国内对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多重赋格的研究综述

2018-06-15 18:32潘逸筱
艺术评鉴 2018年8期
关键词:巴赫

潘逸筱

摘要:本文就国内近20年的主要音乐著作、音乐刊物、作曲理论教材与乐谱等文献上有关J.S.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多重赋格的研究进行分类和梳理,在深入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该研究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并对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巴赫 《平均律钢琴曲集》 多重赋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8-0010-05

J.S.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著名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它的两册《平均律钢琴曲集》(Well-Tempered Clavier,以下简称WTC)分别完成于1722年和1744年,[1]共有48首前奏曲和赋格,其中多重赋格的比例仅占约十分之一。多重赋格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乐思写成的赋格,分别以主要乐思数量谓之,如二重赋格、三重赋格等。[2]作为赋格体裁中最复杂的形式,其比单主题赋格更具有戏剧性,也更能表现赋格论证和思辨的本质,但同样因其高度的复杂性而在古典钢琴作品中所占比重较小。

至于WTC中共含有几首多重赋格,学术界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同意见。由刘小龙等翻译的美国音乐学家F·E·科尔比的《钢琴音乐简史》(Music for Piano: A Short History)(2010)中认为I 4(BVW849)和II 14①(BWV883)是三重赋格,II 4(BWV873)和II 18(BWV887)是二重赋格。[3]此外,陈铭志教授在《赋格学新论》(2007)中指出,II 23(BWV892)也应是一首二重赋格,其S2在S1②的副呈示部中28-30与S1结合出现[4](见谱例1),虽然有些学者认为此处高声部是固定对题,而陈铭志则指出该旋律在后面具有展开、再现等一系列发展,即有了主题的意义,并在全曲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因此,WTC中共含五首多重赋格。

国学者们在近20年对WTC多重赋格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类文献从不同角度對该领域进行了细致分析。笔者在对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发现,主要有作曲技术与演奏诠释两个层面的分析。

一、作曲技术分析

针对WTC中多重赋格的作曲技术分析类文献数量较多,主要有学术著作、学术论文与作曲理论教材。其内容包含有复调技法研究,如模仿、复对位、倒影对位、密接和应等手法的运用;和声发展逻辑研究,如调性布局、导向高潮处的和声张力;曲式结构研究,如前奏曲与赋格在风格、体裁等方面的联系;织体形态研究,如每一段声部数量的变化、主复调织体的对置等。

(一)学术著作

林华教授的《我爱巴赫——巴赫钢琴弹奏导读》(2004)对WTC中所有48首前奏曲与赋格都做了深入的作曲技术理论分析,同时还从“基本情感类型”的角度对各赋格主题做了音乐审美上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了演奏指导。书中从素材来源、主题发展手法等方面把五首多重赋格的创作特点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以II 4为例:书中介绍了其主题具有吉格舞曲的特征、多个间插段的素材来源于S1的尾部、再现部中两个主题纵向结合的形式、最后高潮点的安排等,[5]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以上作者对II 4的分析方法可以引领我们去理解巴赫其他作品的精髓,教会我们如何深入领悟巴赫音乐的内涵。

赵晓生教授于2005年至2008年相继推出了《时空重组——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上)(中)(下)》,这套著作涉及了对WTC中所有48首前奏曲与赋格的分析,包含了对各首多重赋格的段落划分、主题动机的发展变化分析、声部间的对位技术研究等,最后从时空重组的角度对每首赋格的特征做了归纳总结。如II 18,书中先介绍了其两个赋格主题的核心细胞组织均来自前奏曲,再用详细的结构图解析了各主题的发展变化过程、素材运用特征等,并且借助和声缩谱以清晰地展现了主题与对题结合时音高走向的发展脉络,最后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出这首多重赋格的精髓所在,即——“双主题三阶段四对题五细胞纵横交构型时空重组”[6]。随后作者推出了对这套书进行衍生总结的后续《BACH解密》(2008),在2012年又出版了《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结构分析版》,这是对上述著作精华的提炼与拓展,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作者这一系列著作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鸿篇巨著,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术论文

沈阳音乐学院瞿纬经老师的《套曲曲式思维在赋格中的开拓性应用——以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II卷第18首为例》(2015),从体裁融合的角度出发论证了II 18是将套曲曲式思维与赋格结构原则相融合的实例。文中指出,由于全曲可分为以S1为基础的赋格I、以S2为基础的赋格II及以S1和S2重叠为基础的赋格III,三大部分内部都有自身的呈示和展开,且相互之间均有明显的段落界限,所以全曲像巴赫以两个对比性主题创作出的两首单主题赋格与一首双主题赋格的联结体。[7]值得一提的是,II 18作为典型的“并列式结构二重赋格”[8]在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2001)等多个文献中都有涉及,其也影响了肖斯塔科维奇等后世作曲家们的二重赋格创作。

哈尔滨师范大学张磊教授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对复调音乐发展的意义》(2015),从主题、体裁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如II 23 的主题性格优雅高贵、II 18的主题则偏向宁静;II 4具有节拍清晰、节奏规整、速度较快的吉格舞曲的体裁特点。[9]此外,赣南师范学院伍润华老师的《赋格曲的内在结构力探索——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研究》(2006)、南京师范大学瞿淼音的硕士论文《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意义空间的三个维度》(2003)等文献都包含了对WTC中多重赋格作曲技术方面的深入解析,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三)作曲理论教材

在一些复调、音乐作品分析及和声等作曲理论教材中(见表1),也包含了大量对WTC中多重赋格的分析。这些教材一般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在对多重赋格各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基础上,对一些典型曲目做了详细的个案研究,且内容往往兼顾了写作与分析,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在陈铭志《赋格曲写作》中,作者介绍了在II 14的再现部中,三个主题在结合时形成了三种三重对位的处理方法[10](见表2)。巴赫用精妙的复对位手法将三个主题在主调#f小调与属调#c小调上进行排列组合,既保持了各主题原有的性格,又使得结合形式丰富多样。

在斯蒂凡·库斯特卡与多萝茜·佩恩合著的《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述》中,作者用简化还原的方法对II 14的S1进行了暗含和声的分析,在去掉和弦外音并把同和弦音进行简化与省略后,其织体简缩谱呈现出“一个精心设计的简单级进线条”[11](见谱例2)。通过该谱例我们可以看出巴赫巧妙地把一个从属音到主音的下行级进线条加以拓展,成为了一条迂回进行的旋律线,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由此可见,我国近20年各类文献对WTC中多重赋格的作曲技术分析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侧重点。学术著作会比较全面地分析每首多重赋格的各方面特点并探索其个性特征;学术论文则从微观的视角对作品进行深入详细的解析,力求以小见大;作曲理论教材在系统地讲解各知识点的同时,对一些典型作品的作曲技术进行个案研究。上述研究成果纷纷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成为了后人研究的重要基石。

二、演奏诠释分析

演奏诠释类文献主要包含了各WTC乐谱版本中的演奏注释及学术论文,其一般为先对音乐文本进行分析或做版本比较,再进行相应的演奏研究,同时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理解及演奏经验。此类内容包含有:对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把握,如模仿古代钢琴的触键、各主题的运音与分句、各类装饰音的奏法;对作品宏观结构的解读,如各部分速度的安排、不同段落结构功能的诠释、不同乐谱版本与音响版本的比较等。

(一)乐谱演奏注释

由唐哲教授翻译的美国音乐家维拉德·阿·帕尔默与朱迪斯·施奈德编著的《J·S·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2007)是一部针对WTC演奏的百科全书,其从演奏的多个角度对WTC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佐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加以说明。书中先对乐谱的各版本进行了的比较,并根据巴赫手稿编订了本书的乐谱版本;随后介绍巴洛克时期作品的演奏特点,含速度、运音法、装饰音的奏法等;再对每首作品的乐谱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其中编者用浅色的字体在谱面上注上了指法、力度、速度等;最后还对众多演奏家们的录音版本进行比较研究。以I4为例:在赋格的速度上,车尔尼(Carl Czerny,1791-1857)的版本為 =112,而比绍夫(Hans Bischoff,1852-1889)的版本为 =100[12];在S1的运音方式上(见谱例3),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1866-1924)用非连奏而古尔德(Glenn Herbert Gould, 1932-1982)用连奏。[12]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对WTC演奏的各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且书中提供的各录音版本中的运音法与速度等都可以供我们选择,以使我们的演奏在符合时代风格的基础上具有自己的个性。

由李雪梅翻译的德国音乐家布鲁诺·穆杰里尼编订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2001)在分析作品结构与素材使用的基础上,更偏重对每首曲子演奏细节上的指导,如在乐谱上标注具体的声部力度处理、分句、触键法等。以II 4为例,编者指出其两个主题的四次结合再现的力度都应有所区别,即48、55、61、66的力度分别为f、mp、mf、f,[13]这样能使力度发展脉络呈现出“先强,后由弱渐强”的逻辑,并且两处强奏能形成高潮点,从而承载两个主题在前面发展所产生的音乐张力。

(二)学术论文

星海音乐学院赵力老师的《演绎音乐的语境——从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87)谈起》(2010)一文分别对II 18的结构特点、主题特点、风格特点做了细致的解析与相应的演奏分析,使演奏符合巴洛克的时代特点并更具有说服力。文中指出这两个赋格主题间具有“反向进行”与“主属呼应”的关系,我们应用连奏为主来弹S1,用断奏为主弹S2,以此突出二者的对比与呼应。[14]四川音乐学院徐懿老师的《论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2012)对WTC第二册的每首前奏曲与赋格的风格特征与演奏处理都做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如II 4 要求用快速的手指跑动弹出清晰的声音,以体现舞曲的风格。II 23的S1高贵隽永、情感丰富,我们要用适中的速度弹出深情的歌唱性。[15]

在关于WTC的各演奏教学方面的论文中,陈比纲教授的《钢琴教学中的巴赫复调作品》(1994)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结合自身丰富的钢琴演奏与教学经验,对WTC中多首赋格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符合了“教演结合”的理念,颇具借鉴意义。如针对II 14这首艰深的三重赋格,作者建议我们应用不同的触键以突出每个主题的特点,即S1严肃、S2有力、S3流动, [16]尤其是在全曲结束前三个主题的纵向结合之处要注意各声部层次的清晰。不过目前国内对WTC的演奏教学研究文献还为数不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本身的高难度演奏技术与深厚的复调理论素养的综合要求。

根据以上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在乐谱演奏注释还是学术论文中,学者们所聚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1.对同一首多重赋格中不同主题演绎。笔者认为,在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演奏者应用触键、力度、运音等方面的变化来刻画出每个主题的性格,同时也要注意各主题间的对比和联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演奏更具表现力。2.对整体风格的把握。我们必须对巴洛克时期的历史背景、运音法、装饰音的演奏、不同体裁的特点等有个全面的认识后才能进一步地指导我们的演奏。此外,正如著名钢琴家傅聪所说:“钢琴家不只是光彩的手指”,[17]上述文献也反映了分析能力对于演奏家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在深入分析基础上的演奏才最有说服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近20年对巴赫WTC中多重赋格的作曲技术与演奏诠释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尚存发掘空间,如对各主题间思辨性的研究较为缺乏。论证和思辨是赋格的本质,多重赋格中各主题在演绎过程中存在着融合、对比和冲突,我们应从作曲技术的角度深入分析其思辨性。从巴洛克时期的巴赫到古典时期的贝多芬,再到20世纪的肖斯塔科维奇以及陈铭志等作曲家们都创作过多重赋格,我们将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后即可发现——在这一复杂体裁的变化演进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年代的作曲家对赋格思辨性处理的不同之处:巴赫在主题本身体现思辨原则;贝多芬在主题发展过程中体现思辨性;肖斯塔科维奇则同时兼顾了以上两个方面;我国早期作曲家则往往将赋格体裁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如用民歌性质的抒情主题,其思辨性被隐匿处理。若将贝多芬与巴赫的赋格相比较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贝多芬将多重赋格的思辨性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如贝多芬《b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作品106)的第四乐章,在这首庞大的二重赋格中,S1是包含了大音程跳进、颤音、跑动等音型与多种节奏型的长式主题,S2则是只有六个四分音符的短式主题,这二者在呈示、展开、综合再现的过程中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性。所以笔者认为,对于赋格思辨性本质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更能突显赋格体裁的本质,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随着当今国际间音乐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及我国更多优秀音乐研究者们的涌现,我国的音乐创作、表演、教学等方面正不断地蓬勃发展。笔者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到巴赫作品的研究队伍中来,我们对WTC中多重赋格的研究会取得更多丰硕的成果!

注释:

①I与II分别指《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与第二册。

②S1与S2分别指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

参考文献:

[1][德]阿尔伯特·施韦泽.论巴赫[M].何源,陈广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林华.复调音乐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3][美]F·E·科尔比.钢琴音乐简史[M].刘小龙,孙静,李霏霏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4]陈铭志.赋格学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5]林华.我爱巴赫——巴赫钢琴弹奏导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赵晓生.时空重组——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中)[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7]瞿纬经.套曲曲式思维在赋格中的开拓性应用——以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II卷第18首为例[J].当代音乐,2015,(08):116.

[8]于苏贤.复调音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9]张磊.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对复调音乐发展的意义[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02):101-102.

[10]陈铭志.赋格曲写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11][美]斯蒂凡·库斯特卡,多萝西·佩恩.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述(第6版)[M].杜晓十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12][美]维拉德·阿·帕爾默 朱迪斯·施奈德. J·S·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上)[M].唐哲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13][德]布鲁诺·穆杰里尼.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II[M].李雪梅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14]赵力.演绎音乐的语境——从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87)谈起[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03):200.

[15]徐懿.论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J].黄河之声,2012,(10):16-17.

[16]陈比纲.钢琴教学中的巴赫复调作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03):35.

[17]曹飞跃.钢琴家不只是光彩的手指[J].北方人(悦读),2012,(09):26.

猜你喜欢
巴赫
等候第七名囚犯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一个也不能少
一个也不能少
一个也不能少
一生都在争工资的巴赫
巴赫的故事
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
莱比锡的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