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微课进行初中语文预习的尝试

2018-06-16 06:07蒋晓蓉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预习微课

蒋晓蓉

摘 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把阅读教学比作一座高楼,那么预习就是高楼的地基。可见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开端,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預习。于永正老师曾说:“书不读熟不开讲”。如果课前预习的好,同学们就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精力集中,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预习;阅读教学;农村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23-1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视频。“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学生课前预习和自学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21世纪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它与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以视频学习为主,学习内容更直观形象,并且每个微课只围绕某一知识点设计。凭着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富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微课”已充分展现出自身的竞争力和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利用“微课”来指导学生预习,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之于传统的文本预习任务单,微课以鲜明的色彩,直观的形象,立体的动画,将初中学生的兴趣引起,微课在绘声绘色的展示中,通过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课本知识变得鲜活,从而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作用。

如在教学《散步》这篇课文时,笔者通过微课来引入学生的预习。通过微课出示一段导语:台湾作家张文亮有一首有趣的诗叫《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诗中写道:“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和蜗牛散步,真是突发奇想啊!和蜗牛散步,需要多大的耐心呀!下面,让我们从童话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一对中年夫妻和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儿子一起散步,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接着播放一组图片“前后都是妈妈和儿子”。再播放两段情境课文:(其一)“田野生命”并出示相关问题:(1)说说有关散步的时间(季节)、地点、人物。(2)你印象中的“初春”是什么样子呢?你见过“初春的田野”吗?(其二)“分歧选择”并出示相关问题: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笔者将散步中的情境以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引导课前自主铺垫,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上新课之前,充分利用相关资源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如文言文阅读教学,可在预习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新课学生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释义、重点句型的理解等,那么让学生在课前可以利用网络和工具书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不能解决的在课堂上有目的地提出,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很好地对自己不能很好理解的字词、句型提出疑问,教师也能够相应地做好知识店的重点讲解。在这种微课运用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很好地保证我们课堂上的效率,提高学生文言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再如,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程式化的教学环节如了解文体、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朗读正音及划分节奏等等,这些笔者都通过制作并利用“基础预习”的微课资源,在预习中让学生对要教授的课文进行基础的了解,这样就便于教师在上课时焦点于难点、精彩部分,让学生得以充分阅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也就能集中注意力解决困惑,有效地克服了语文课的“繁琐病”,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学生的思维通道

微课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光彩、颜色,视听并举,现象直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使学生感到自然、真切,有如身临其境。如教学《背影》一课时,在聚焦“望父买橘”的预习任务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三个问题:1.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2.在这个背影中父亲深沉的爱是怎样来呈现的?3.对于父亲的关心和疼爱,作者能理解吗?从哪里表现出来?考虑到农村中学的孩子因种种因素大多数脱离了真实的生活,缺乏生活气息的他们很难从生活的细节处去体悟到这份父子情深。于是笔者在布置学生聚焦“望父买橘”的预习任务时,利用微课先呈现了一段以筷子兄弟的一首《父亲》来配音的一段《父与子》的微视频,再播放朱自清《背影》的朗诵视频,当以两段主题及表现手法一致的视频来呈现人物及其行为时,同学们的情绪瞬间得到了高涨,他们的思维、想像、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被调动起来,形成了最佳的心理状态。通过微课的演示,利用它的直观性和真实感,弥补了学生的“生活空白”,开辟全方位立体的思维通道,加大了信息的接受量,促进学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强、鉴赏能力的提高。同学们的思路被打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气氛活跃了,个个都能畅所欲言。

总之,借助微课,既能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也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巧用“微课”,预习必将为语文课堂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学生必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必将促进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潘月葵.微课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探究.中学教学参考,2016(01).

[2]吴华飞.翻转阅读教学:从预习环节思考语文阅读教学重构.交流平台,2017(13).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语文预习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解决策略简析
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