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指向初中美术教育的真实评价

2018-06-16 06:07沈俊明
关键词:表现性场域速写

沈俊明

摘 要: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根本目的,通过评价进行甄别、鉴定、选拔和淘汰。它阻碍了学生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与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因此在当今教育界纷繁发生出多样性的新型教学评价形式。本文从表现性评价的内涵入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此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初中美术

中图分类号:G633.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56-1

教学评价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适应这一趋势,而表现性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评价的不足。纵观国内关于表现性评价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从而影响了其优势的发挥。基于此,笔者认为要从实践上充实表现性评价的研究。

一、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表现性评价是按照一定标准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表现进行的观察和判断。其具体内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目的:表现性评价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完成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和节点上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为后续学习的节奏和方式、方法提供源于内驱力的支持信息。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师可以根据表现性评价的任务设计内容,也可以根据已经收集到的评价信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调整教学计划,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

二是内容:表现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并展示解决问题过程的表现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三是场域:表现性评价的场域是贴近真实生活的教育教学情境。

四是方式:表现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创造贴近真实的问题情境,从而观察学生实际操作和表现,进行分析和判断,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和基础,为之后的组织教学指明方向。

二、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现从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中学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变迁中的家园》来谈表现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风景速写的教学。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把主要教学内容放在了风景速写的两种表现方式上:线造型风景速写及面造型风景速写。

设计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在配合教学视频让学生从感性层面上分别学习了解线造型风景速写及面造型风景速写的前提下,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基础层面上基本掌握在速写中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校园运用上节课所学知识,选择一种风景速写表现形式完成一幅学校附近公园风景速写。

在第一课时中,我把让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风景速写的两种表现形式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这个重要目标,首先让学生通过观看两段分别不同指向线造型和面造型的视频,使得学生初步了解两种速写表现形式。这主要是让学生从感性层面上通过视频了解两种表现方式的不同风格特点。线造型速写通过线条的曲直变化,参差变化以及疏密变化,从线条的层面上营造画面的意境;面造型速写通过画面的黑白灰布局,从光线下的明暗層面上艺术的在现世界。在随后的练习环节中,我给每组同学提供了一张简单的建筑照片,并预设了如下情景:“同学们,今天你们都是艺术家。当你们见到桌上的照片,请你分别用线造型速写及面造型速写的两种方式把照片中的画面表现在画纸上。作品要求能够反映两种表现方式的不同特点。”在作业完成后,根据作业中反映出的不同问题,教师对典型作业中的问题点评,并进一步的组织教学活动进行阐述。

1.从作业的目的来说。

此次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作业反映出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在课中做出教学补充及修改;也便于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不足有所认识,从而知道自己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怎样去有的放矢的主动加强学习。如学生发现在线造型速写中错综的线条会使画面造成凌乱的感觉,那么怎样组织线条才能使画面统一呢?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条的疏密及方向等应服务于画面的整体黑白灰关系。所以作业的安排符合表现性评价中“表现性评价把调整和促进教与学作为评价的最终目的”的表述。

2.从作业的内容来说。

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心出发直接动笔描绘,能够反映出学生具有的技能及基础状况。从而为之后的教学安排指明方向。此内容安排符合表现性评价的内容中“把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达表现作为评价的内容”的表述。

3.从作业的场域设置上来说。

在练习的过程中,用照片中的建筑实景,而不用画家的作品作为练习对象,使得练习更贴近真实。这个过程符合表现性评价的场域中“表现性评价把贴近真实活动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评价的现实场域”的表述。

4.从作业的评价方式上来说。

作业要求以线造型及面造型两种表现形式完成,学生在已有对两种表现形式了解的基础上,主观的实际操作完成作业,并对作业进行分析点评。这样的点评符合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表现性评价把不设限地对学生实际操作和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作为主要方式”的表述。

实践证明,表现性评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及老师的教学效率,更为学生在将来的作品中的表现技能的实际运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技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这是一种接近当前教育目的的真实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霍力岩,黄爽.表现性评价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丁邦平.从“形成性评价”到“学习性评价”:课堂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8(09).

[3]吴仕军.中职学生的学业评价:现状与建议[D].苏州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表现性场域速写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青年速写·归》
查无此人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风景速写
张自启速写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