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写作能力的尝试

2018-06-16 06:07蔡静艳
关键词:读写结合有效性阅读教学

蔡静艳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该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阐述了从文本中的生动词句入手、从文本中的标点符号入手、从文本中的故事结尾入手、从文本阅读后的体会入手和从文本阅读后的作业入手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文本精准的字词、精美的语句、精巧的段式、精致的手法、精妙的构思、精彩的布局等,体会语言亮点,学习语言表达,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65-1

言为心声,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常常会精心选择和采用恰当的表达形式。因此,解读文本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说什么)和形式(怎么说)。笔者现结合《争论的故事》一课的教学,谈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具体做法。

一、从文本中的生动词句入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会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学以致用。这种品味润物无声,帮助学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如在《爭论的故事》一文教学时,我觉得文中“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这句话写得特别生动,尤其是“不以为然”、“大声争辩”这两个词用得非常恰当,让读者感受到了当时兄弟俩为了怎样吃大雁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紧张气氛。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了这两个词的妙处,并让学生明白了写好人物对话,提示语是多么重要。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继续观察课文插图中兄弟俩的神态、动作,想象一下,当时兄弟俩为了怎样吃大雁,还会争论些什么?学生有了前面写作方法上的指导,生动的句子一下就冒了出来,如:哥哥瞪大了眼睛,涨红了脸说:“我是哥哥,你就别罗嗦了,听我的,就煮着吃大雁。”弟弟双手叉腰,仰着头,大声地反驳道:“亏你还是大哥呢,怎么不知道关心弟弟,让让我呢?为什么就不能把大雁烤了吃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将人物对话写生动”这样的习作难点就在这样的对话中轻松地解决了。

二、从文本中的标点符号入手

标点符号是文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文本中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争论的故事》第十二自然段是一个删节号,它主要删去的是盛老师的同学们听了《争论的故事》后的一些感想。作为文章的空白点,同时也是一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教师牢牢地抓住了这个符号。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想象一下,盛老师的学生还会有哪些想法呢?学生的阅读体验一下被调动起来,纷纷说:“这兄弟俩应该在大雁飞过他们头顶的时候就射下来,然后再讨论怎样吃大雁的问题。”“做任何事情,机会往往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善于抓住机会,否则就后悔莫及了。”……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学生的回答,既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也是对自己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三、从文本中的故事结尾入手

故事的结尾往往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点睛之笔,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绝对不能放过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可通过设计一些练习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争论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可是,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教师就抓住这个结尾,引导学生想象,看到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兄弟俩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抓住兄弟俩的神态、动作、语言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哥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垂头丧气地说:“早知今日,刚才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相互谦让一下呢?”弟弟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捶胸顿足道:“我们刚才为什么要争论不休呢?到手的大雁就这样白白飞走了!”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既明确了文章的主旨,又进行了人物语言的训练,真是一举两得啊!

四、从文本阅读后的体会入手

阅读是读懂文章,作文是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阅读进行写作,有利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重组创新。在《争论的故事》一文的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说:“《争论的故事》我们学完了,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想对兄弟俩说些什么呢?”学生随即谈了自己许多的感想,有的是针对兄弟俩的做法来谈,有的是从自己明白的道理来谈。学生的情感是真挚的,感想是丰富的,表达的语言文字更是精彩的。

五、从文本阅读后的作业入手

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写作练习,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争论的故事》一课要结束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兄弟俩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以“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一天早上,又有一群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兄弟俩很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为开头续写故事。这个作业实际上是对阅读教学中所有读写结合训练点的有机整合。我想,经过前面多次的训练,学生在完成这样一个作业时,应该是感到非常轻松,也非常有趣的。

王尚文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叶圣陶也早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站在写作运用的角度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在阅读中学习学习语言表达,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有效性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