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课堂设计的探索

2018-06-16 06:07郑梅
关键词:情感渗透新课改

郑梅

摘 要:新课程改革重视英语阅读的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优化课堂阅读教学则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和能力,更要深化课文内涵,并扩展课文外延,从而达成知识的有效扩展和迁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导入设计;语篇能力;互动探究;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71-2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载体,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忽视了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动态地、多元地、综合地构建“导入、阅读、质疑、发展”的英语阅读教学平台,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悟、畅想;在开放合作中迸发创新异彩。

一、巧设导入环节,催生兴趣迁移

上课伊始,导入人心。导入语篇的内容应愈细愈精,创设语篇的情景应多情多趣,以便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既起到过渡流畅的作用,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欲望。

一是趣味性。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埃克斯兰曾说:“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和果酱”。趣味可以拨动思维之弦,使师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阅读课文中,令教学目标水到渠成。比如,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Unit2的Turandot in Beijing时,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歌剧《图兰朵》的片段,通过对音乐和画面的描述,引出图兰朵的故事,使学生趣味盎然,加深理解。

二是衔接性。在译林牛津高中英语模9Unit 4 Behind beliefs阅读部分,先可以呈现学生熟悉的谚语背景,让学生猜出学生熟悉的谚语如No pains, No gains; Practice makes perfect.r然后接着展示:Clay of feet and kill the fatted calf课堂要新学的谚语,引起学生对这些谚语的origin和background的好奇心,從而顺畅的进入阅读部分的主题。

三是探究性。设置扣人心弦的问题,吸引学生渴求了解探究,达到催人思索、引人入胜的目的。恰当的悬念是一种兴奋剂,具有“精”、“新”、“奇”的特点。比如,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Unit2的The curse of the mummy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提问来导入:

—What is Egypt wellknown for? (Pyramids)

—What is inside the pyramid? ( treasures and mummies)

—Are you interested in treasures? Do you want to enter the pyramid to get the treasures?

—Do you think one can really become safe and wealthy if they enter the pyramid?

针对不同题材与体裁的文章可采用多种导入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

二、培养语篇能力,结合浅尝细嚼

书有浅尝者,只须大体涉猎;亦有细嚼者,则须孜孜全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材料灵活地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

一是略读。快速阅读进行分段和主题句归纳。教会学生善于关注文章的首段和末段以及每段的第一句话,作者会在首段陈述写作意图,也可能在尾段总结全篇。首段后的各个段落往往是对首段的展开。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10第四单元Fight against cybercrime的阅读部分,让学生略读文章,然后完成以下文章的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

Be a wise reader:

Passage structure:

Paragraphs12 What are the types?

Paragraphs34 What are the effects?

Paragraphs56 Why is it difficult?

Paragraphs78 How can we fight it?

二是跳读。主要是抓住关键词。采取竖视视向阅读的方法只读关键词,旨在培养快速阅读技巧。关键词是指主语、谓语、宾语;文章标题、引号部分、粗体字、黑体字、大写字、斜体字、划线部分;承接语、过渡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如读记叙文时注意Why,What,Who,When,Where,How等。

三是精读。围绕猜测词义,理解中心思想,综合概括,抓住细节,逻辑判断推理等布置任务,让学生按具体任务悉心研读。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触发思考,产生创见。同样以牛津高中英语模10第四单元Fight against cybercrime的阅读部分为例: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环节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How many types of cybercrimes are there? what are they?

2.What effects does cybercrime have on our life or society?

3.What are the reasons why cybercrime is difficult to fight against?

4.Why does the writer conclude that the only solution i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这四个问题是对应了略读环节的四个核心问题,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问题链。学生必须在理清各段的主题句和支撑句的基础上才能解决这四个问题,因而也起到了统摄全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老师在呈现两个题目:

1.Paragraph 3 is mainly developed .

A. by cause and effect B. by examples

C. by comparison D. by numbers

2.What does the word “this” (Line 40) refer to?

在精读部分老師的问题由浅入深,细节查找到推理判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三、创造质疑时空,搭建探究舞台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目前的阅读课堂已从传统的“知识性”转变为“探究、创新性”课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不仅要为学生的质疑创造时空,还要给学生的探究搭建舞台,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 想象、创新的天空。

1.问题必须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教师要通过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多方位的思考,使其主体性得以真正发挥,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在教模块10unit4 Reading部分,在学生知晓第三段设计的方法的前提下,接着抛出下面这个问题:Why do you think Paragraph 3 is designed like this?

学生要回答出这样的问题,就必须看到这样的结构:most people... Many people... Some people... the writer tries to give examples to support the topic sentence.

2.问题又要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例如,在上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Advertisements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集思广益(Brainstorming),提问Can you cooperate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to design an advertisement that is original, eyecatching and persuasive?要求创造一则新颖,吸引人并有说服力的广告。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为完成“知识向能力过渡”的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通过扩展文章的语言层面、情感层面和知识层面,使阅读教学成为全面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教育研究,2002(10).

[2]王海燕.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03).

[3]姚喜明,潘攀.英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外语教学,2004(01).

猜你喜欢
情感渗透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试论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渗透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情感研究
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