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立人传承传统文化 以美宜人促进德性成长

2018-06-16 06:07许红丹
关键词:审美素养文化传承书法

许红丹

摘 要:规范先行,传承好汉字书写的根基;了解文字演变史,读懂中国文字里的故事;解析文字结构,感知独体字的意象之美;分析文字的结构组合,由合体字的书写美学催生书法教学中学生德性的成长;组词拓展,体验汉字世界蕴含的无穷韵味和意境美。

关键词:书法;文化传承;审美素养;德性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74-1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一门传统艺术,堪称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一直以来,我们通过汉字书法教学,带领学生一步步践行着“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课程价值目标,同时,也通过汉字书写中笔划的造型与字体的结构,努力提升着学生对美的感知力,从而引导学生美好道德情感的升华,促进学生德性的成长。下面,笔者想以一堂硬笔书法校本课《秋韵》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笔者在书法教学中的做法与感想。

一、了解文字演变史,读懂中国文字里的故事

《秋韵》这一课,我以学习书写“秋”为基本目标,同时引领学生走入以“秋”为例的中国汉字文化世界,感受中国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本课的导入阶段,我首先出示了三个甲骨文字,并告诉学生,它们都是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同一个字的三种不同写法,让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然后出示篆文中的“秋”,学生很快地辨认出“秋”字,紧接着,我又问学生: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这样来写“秋”字呢?然后通过一段视频带领学生去了解“秋”字是如何从古时候演变成现在这个模样的。最终,得出结论:原来古人最早的文字是画出来的!里面还藏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你看这个“龝”字:下面为什么要加“火”呢?右边又为什么有只乌龟呢?其实那是古人在秋天到来时要用火来烧龟甲,来占卜秋天是否有收成。总之,看到“火”就知道那是用来烧龟甲的,看到“禾”就知道烧了龟甲是来预兆来年丰收的。

二、解析文字结构,感知独体字的意象之美

在新课展开,进入“秋”字书写学习环节时,我先是带着孩子一起研究“秋”的字体结构,紧接着,我就给出了学生两个问题:一个“秋”字左右结构,左边禾右边火,那么它们俩是怎样互相靠拢巧妙地组合成了“秋”字的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秋”字呢?然后带领学生,通过大屏幕实物投影分别对“禾”和“火”这两个独体字进行了结构分析和演示书写。写“禾”字时,我将用笔的快慢、轻重和音乐的节奏结合起来,引出了“音美悦耳”的美学理念,告诉学生这里的撇捺就像人的两条腿,稳稳地牢牢地站在大地上,联系做人要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同时还引申出了书法中的“意美入心”美学思想。其实,这些都非常形象地表述出了文字笔画中的意象之美。

三、分析文字的结构组合,由合体字的书写美学催生书法教学中学生德性的成长

在前面“禾”“火”两个独体字书写的示范结束后,我立即带领学生学习“秋”的书写:首先,我直接通过大屏幕写出秋字,然后问学生:老师在组合书写的过程中,禾和火这两个独体字的笔画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发现,禾字的横右边变短了,捺为了给火让位,把自己的笔锋藏起来了,变成了一个长点;而火呢,左点落在了禾字的横和长点的中间偏旁一点,竖撇的撇尖最后穿插到了长点的下面,同时两个字都变窄了。这里的一借让一穿插使得整个“秋”字看起来中间收紧、四周舒展,而这就是书法中所讲的“形美感目”。事实上,这一个步骤已经揭示了合体字书写时要注意笔划借让、穿插的书写方法,

“秋”字书写练习结束后,我进一步增加了书写难度,带领学生探讨和尝试书写“秋”和偏旁形成的组合字。我从中选择了“愁”和“愀”这两个字来进行尝试:愁字,上下结构,秋字在上占位多,心字在下占位少,书写的奥秘又是笔划的谦让穿插!愀字,左右结构,中间的禾字最谦让,它虽居中但极力地收缩自己的笔划,左右两侧又将笔划与之互相穿插向中间靠拢,形成了一股向心力,做到了四周舒展、内紧外松,有了美的感觉。其实写字和做人一样,同学们平时和小朋友相处也要学会谦逊礼让,而不可锋芒毕露。到这里,我通过汉字愁、愀的结构分析及随后的书写,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与人相处也要学会谦让,使学生的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成长。

四、组词拓展,体验汉字世界蕴含的无穷韵味和意境美

在愁愀两字的书写点评结束后,我又继续带领学生进行了秋字的延伸:首先让大家思考,为什么古人要用一个秋字加上心字底来写出“愁”字呢?不管是愁还是愀字似乎都带有忧伤悲凉之意,那么,你看到了秋字,你又会想到哪些和秋有关的词语呢?老师想到的是一句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老师和诗人一样,更多看到的是秋的美好!然后我又出示了充满意蕴的秋收、秋叶、秋波这样的组词……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我没有进行具体的示范,但是我给学生的书写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写组词时大家要注意横中线要对齐,字要尽可能做到重心平稳,笔划要疏密匀称,整体大小要协调。

汉字依靠视觉,在视觉里,图像的会意变得非常重要,“言有尽而意无穷”。组词拓展部分,是我借着“秋”字对“韵”字的升华。通过这个步骤,学生领悟到了文字以外的别样画面,而我又进一步激发起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书法艺术的喜爱。

这一堂以“秋韵”为题的书法课,我带领学生通过对秋字的赏析和书写,共同感受到了秋的独特韵味,学生不仅学到了汉字组合书写中笔划的谦让和穿插等技巧,而且还学到了从学生书法习惯的养成到文字结构的解析和书写方法,品尝到了从文字书写中的美学标准到其中蕴含的德性成长及无穷韵味,让我和学生都得到了秋天般美丽而丰硕的收获!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文化传承书法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诗书画苑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