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血压健康管理教育研究

2018-06-18 10:00邵娅茹王天南
好日子(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健康管理高血压

邵娅茹 王天南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在近些年来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有相关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的增长速率正在不断上升,长久发展下去会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现为研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社区高血压病健康管理和干预中的作用,本文对高血压健康管理教育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健康管理;教育研究;高血压

一、高血压健康管理教育内容

1.心理指导

正确引导患者学习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说明各种治疗能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指导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诉或鼓励其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使其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情绪波动,使患者能主动从各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并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告诉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持血压平稳。合理的饮食是指高纤维素、低盐及低脂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每天入盐应逐渐减至6g以下。还应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建议肥胖者减肥,烟酒嗜好者戒烟、限酒等。

3.休息及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避免过度紧张的工作,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并按照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适量运动和放松疗法。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要养成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一般每周3~5次,每次30~60min,运动之前应征询主诊医生的意见。运动强度以运动后不出现过度疲劳或明显不适为宜。运动时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眩晕、头痛、恶心、强烈的疲劳感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就诊。

4.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良好的控制血压可以延缓和减轻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随意中断治疗,如自行换药、减药、停药,将会引起血压的波动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应向患者耐心讲解所服降压药物的作用、服用剂量、服用時间、要求等,并反复强化,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有资料显示,加强高血压病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和提高治疗依从性可明显提高降压效果。

5.家庭自测血压指导。

患者在家中测量血压可以加深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进而深刻的体会到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对血压的影响。还能够避免由医生、护士测量血压而引起的“白大褂高血压”,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血压水平。测量血压要养成记录的习惯,记录内容包括:测量时间、血压值大小、当天的饮食、运动、服药情况和有无特殊的事件发生。如果没有家庭用的血压计,可以到附近的社区中心测量血压。

二、高血压健康管理内容

高血压自我管理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帮助高血压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技能,帮助患者自己解决疾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问题。研究表明,通过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可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的不断积累,现有的医护人力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弥补了原有的管理模式的不足,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医患关系。自我管理教育能让患者主动参与到疾病管理当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方法主要为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小型讲座、分发宣传册子及健康沙龙等,向患者耐心地解释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现状及预后,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树立信心。但自我管理教育并非简单说教,而应包含教会患者解决问题的技巧,协助其做好疾病的管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包括认识何为高血压、如何设定目标与制定行动计划、如何进行疲劳的管理等。目前,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主要应用在社区,改变以往单一的健康教育模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自我管理模式,使患者明白不良行为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帮助患者消除引起复发的不良因素,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意义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的目的高血压自我管理的定义是指在医疗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指导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与高血压相关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有重要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使其认知、行为发生变化,从而最大程度的控制疾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自我管理教育的注意点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受经济及文化程度等原因的影响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等影响了对高血压知识的教育及教育效果。要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医疗机构和社区必须加强对高血压知识的教育,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提高趣味性,要使患者愿意听,易接受,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可采取讲座、多媒体等教育形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教育是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中的一种经济、实用、易接受的教育方法,通过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水平,调动了患者参与及学习自我管理方法的主动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有效遏制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宝玉,陈纪春,李莹,等.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5):606-611.

[2]雷雨穎.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水平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3):30-32.

[3]王玉玲,莫亚兰,候昱竹,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1):30-33.

[4]周寒寒.高血压健康教育策略及其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3):25-27.

作者简介:

1邵娅茹,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辽东学院医学院护理学 研究方向:护理

2王天南,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辽东学院医学院护理学,研究方向:护理。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健康管理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高血压界定范围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