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探讨

2018-06-18 10:00黎平
好日子(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措施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分散精力,思维不够活跃,学习质量不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教师需通过不同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本文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措施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相反,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就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在兴趣的趋势下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兴趣都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多媒体一类的辅助教学工具,或者一些实物教具利用起来,通过侧面的方式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这样能够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在“轴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轴对称图形,通过色彩鲜艳的各类物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探索的欲望。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张裁剪出轴对称图形,图案由学生自己设计,裁剪下来以后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一些颜色。而学生自己制作的这些图形则可以作为本节课的辅助教学工具,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能强化自身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即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在学生能自己总结出知识后,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教师占课堂的主导,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很差。教师应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多动手练习,主动去获取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转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手脑并用。

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为例,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调动学生的思维。什么是二次函数?在二次函数y=x2中,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第一个问题能帮助学生回想二次函数的基本表达式及其定义,即若两个变量x、y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二次函数。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要求学生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直观地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学生需要先观察y=x2的表达式,选择适当的x值,并计算相应的y值,将对应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然后,根据表格中所记录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得到函数的图像。接下来,学生需要去分析函数的图像形状、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y随x的变化规律、图像特点等。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又能使学生主动、全面学习地二次函数性质。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不仅具有很強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完成数学实验,这就会影响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验的机会,不仅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统计调查”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操作教材中“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的实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瓶中的豆子全部倒出来,一粒一粒地数。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豆子比较少的情况,在数的过程中还容易出错。所以,学生可以通过用样本去估计总体的方法去计算出瓶中的豆子数量。从瓶中取出一些豆子,将豆子数量m记录下来,并给这些豆子做上记号。然后,将这些豆子放回瓶中,使其与瓶中的豆子均匀混合。从瓶中再取出一些豆子p,记录下这些豆子的数量,数出带有记号的豆子粒数n。因此,通过计算这些豆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可以用样本去估计总数,且估计出的总数准确率比较高。通过上述的实验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原理,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刘金香.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提高策略和方法[J].情感读本,2018,(17):55.

[2]刘元.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9):139.

[3]杨嗣兵.初中数学习题课课堂效率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10):70.

作者简介:

黎平,出生年月:1976年10月,性别:男,籍贯: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  民族:汉族,最高学历:专科  职称:副高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